馬山由來
馬山是長清境內堪與靈岩、五峰並駕齊驅的名山,其旅遊資源內容之豐富、底蘊之深厚,即便在整個濟南地區尚未開發的名山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僅就馬山的人文旅遊資源進行一番鉤沉發微的工作,作為馬山開發的依據。
馬山本名格馬山,訛為隔馬山。《左傳》記載,魯襄公十八年(前555年)十一月初一日,以晉國為首的諸侯聯軍攻克齊國的防門重地(今長清區孝里鎮廣里村西北)而進占平陰邑(故扯在今孝里鎮東張一帶),然後沿著現今孝里經義合、土屋至崮頭的山澗谷地尾追潰退的齊軍。當時,齊軍負責殿後的閹人夙沙衛,為了阻擋追兵,他將戰車拴成一排堵塞道路。大夫殖綽、郭最曰:“子殿國師,齊之辱也。子姑先乎!”懷恨在心的夙沙衛為了報復,就在小路的狹隘處殺掉幾匹戰馬,堵住隘口,將殖綽、郭最擋在後面,晉國人追來,輕而易舉就把他倆俘虜了。
夙沙衛殺馬塞路的隘口即今馬山與歸德兩鎮交境上的石門。嘉慶《平陰縣誌》卷二:“周魯襄公十八年,晉侯伐齊,齊侯御諸平陰,塹防門而守之廣里,登巫山以望晉師,遂由石門道夜遁。按,巫山即今孝里舖之孝堂山,尚有碑記可考。其東山內有赴濟南古路,兩山對峙,曰石門。”石門,又名大石門。民國《長清縣誌》卷十六:“漢盧區土屋莊之東南雲頭山西有土屋至崮頭之要路,名曰大石門。此地東西石崖,削壁千尺,有峽道寬丈余,長約里許。”
與石門隔河相望者即馬山,近在咫尺,因此後人遂稱此山為“格馬山”。“格馬”者,殺馬也。《魏書·地形志(三)》“山茌,有鹹山、祗山、格馬山。”按,北魏山茌縣治在今長清張夏,其轄地大致相當於今馬山以東的長清東南區域。又,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云:“(漢賓谷)水出南格馬山賓溪谷,北經盧縣故城北、陳敦戍南,西北流,與中川水合,謂之格馬口。”是知格馬山之名至遲北魏時就已出現。而也正在這個時候,格馬山或省作“馬山”。《水經注·汶水注》云:“汶水又西,溝水注之,水出東北馬山,西南流經棘亭南……。”按,所謂溝水,即今肥城北境之康王河。
迨及唐宋,格馬山訛為“隔馬山”。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李吉甫著《郡縣圖志》,其卷十“齊州·長清縣”條云:“隔馬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左傳》曰,晉侯伐齊,齊師遁,夙沙衛殺馬於隘以塞道,後因為隔馬山。”北宋徽宗大觀三年東平陳彥元《隔馬神君廟記》云:“盧城圯澗中,得唐中和二年義昌軍節度押衙。國子祭酒兼御史大夫李公瞻作廟縣中時石刻,載齊師為晉所敗,殺馬隘道,晉師不得過,謂以是得名(隔馬山)。字當為格,而今謂隔馬,疑與《左傳》不合。”(《元好問全集》卷三十四《東遊略記》引)此後,隔馬山以“殺馬山隔道”而得名,遂成定說,如元於欽《齊乘》(捲雲)、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十三)以及道光《長清縣誌》、卷一引《舊志》等皆主此說。
由上可見,格馬山雖訛為“隔馬山”,但仍以《左傳》夙沙衛殺馬於隘為本事,倒也算是尊重客觀之歷史事實。然而陳彥元《隔馬神君廟記》又云:“里俗相傳,景德中,契丹寇兗、鄆,山之神陰障戎馬,使不得南,以是得名。”這說明北宋時,“隔馬山”之得名又出一新說,然而因為此說帶有明顯的民族感情,且荒誕不經,故不能傳遠。不過由這個後起的傳說,使人們在解釋隔馬山的得名時,開始拋棄《左傳》的本事,而只就“隔馬”的字面上做文章了——“謂山勢高峻,馬不能過,故有隔馬之稱”)(民國《長清縣誌》卷一庸敬子《游馬山記》引時人說。)
前引《水經注·汶水注》,知北魏時格馬山已經開始省作馬山,由此也可以推測,唐宋以後,隔馬山也可省作馬山。
馬山之得名還有一說,民國《縣誌》云:“因此山形勢似馬山,故又稱曰馬山。”並引晚清光緒年間邑人庸敬子《游馬山記》云:“蓋山之大勢,入山之處如馬尾,修廟之處如馬脊,車轍峰如馬項,南首西向者如馬頭,因知山之命名以此,而峰高隔馬、殺馬塞道之說,皆不足信矣。”就現在文獻看,以山體的形狀來解釋馬山的得名,應當不會早於清朝中葉,道光《縣誌》尚無是說。但是我們推測,民間此說恐怕起源甚早。由於此說直白形象,對於普通的鄉間百姓來說 ,更容易認同和接受,於是後來尤其百餘年來大為流行,乃至馬山得名之真義幾乎湮沒不彰了。
但是,“形勢似馬”一說,畢竟是根據山勢想像出來的,事實上總有不似馬匹之處,比如有馬耳、馬鬃、馬脊、馬尾,而馬腿何在呢?為著彌縫這個缺憾,民間遂有馬山被泰山奶奶壓趴在地、馬腿被壓在馬肚子下的傳說。另外,馬山得名之真義畢竟在民間還有些影像,於是便有車轍峰的傳說。民國《縣誌》卷一云:“馬耳峰北有車轍峰,俗傳殖綽、郭最至山麓,道塞,車莫能前,回視追兵漸近,正躊躇間,旋見雲生足下,高與山齊。既逾山,見山頂上有二車溝,故名車轍峰。”這可算作馬山得名本義的孑遺了。
以上就是馬山一名緣起及嬗變大致過程,概言之:本名格馬山,訛為隔馬山,省作馬山。其間過程甚為複雜,與史實、傳說、神話、宗教、迷信以及山的形狀皆有關係,本身就是民俗志和地名志研究的一個頗具典型意義的個例,同時也是開展馬山旅遊的一項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因此不避繁冗之嫌,專作一節文字予以考證。
馬山廟會
快到馬山時,遠遠望去,在馬山半山腰有非常引人注目的用柏樹種植而成的“毛主席萬歲”五個大字。從遠望去,非常壯觀。聽說是一九五九年種植的,生長至今。 驅車到山腳下,就是石階了,趕廟會的人真不少,車水馬龍。上山路很窄,上上下下的人非常擁擠。
現今山上的廟宇,是當地民眾自發組織募捐,在原址上重新建廟塑神。可能是由於財源不足,看到重建的廟宇非常簡陋,廟裡的神象也不象其他廟宇的那樣雄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