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明代
成化至
弘治年間(1465~1605)十分流行,據說是從
朝鮮國傳到京城的。剛開始穿“馬尾裙”的,只有富商、貴公子、歌妓等人,以後武臣也加入了這個行列,北京才開始有織賣者。於是無貴無賤,服者日盛,到了
成化末年,朝廷官員都穿上了“馬尾裙”。
弘治初,一給事中建言:“京中士人好著馬尾襯裙,因此官馬被人偷拔鬃尾,有誤軍國大計。乞要禁革。”。由此可見當時馬尾裙之流行。同時也成為明代服飾制度的一大挑戰,於是到了
弘治時期,有了禁令。
清
查繼佐《罪唯錄》志卷四《冠服志》謂:“(明憲宗)
成化中,馬尾裙盛行。此制始於
朝鮮國,流入京師,京師人亦漸習為之,閣臣萬安,冬夏不脫。(參考
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特色
生活於十五世紀中下葉的
王錡在《寓圃筆記》中記載:發裙之制,以馬尾編成,繫於襯衣之內。體肥者一裙,瘦削者或二三,使外衣之張,儼若一傘。
陸容《菽園雜記》載:馬尾裙始於
朝鮮國,流入京師,京師人買服之,未有能織者。初服者惟富商、貴公子、歌妓而已。以後武臣多服之,京師始有織賣者,於是無貴無賤,服者日盛。至
成化末年,朝臣多服之者矣。大抵服者下體虛奢,取觀美耳。
閣老萬公安冬夏不脫;宗伯周公洪謨重服二腰;年幼
侯伯、
駙馬至有以弓弦貫其齊者。大臣不服者惟黎吏侍淳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