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松赤枯病

馬尾松赤枯病

馬尾松赤枯病是馬尾松幼林一種主要葉部病害,拉丁學名: Pestalotiopsis funerea Desm, 是由枯斑盤多毛孢引起的,此病的發生與氣候,地形,地勢,坡向,坡位和松林經營管理等情況密切相關,通過加強營林措施,增強松樹抗病力;清除病原,隔斷侵染源,實施放煙,撒灰及葉面噴霧等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較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尾松赤枯病
  • 病原拉丁學名:Pestalotiopsis funerea Desm
  • 病原分類地位:貴州、四川、廣西、廣東
  • 病因:枯斑盤多毛孢
分布範圍,主要危害,表現症狀,病原分析,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分布範圍

赤枯病是馬尾松幼林一種主要葉部病害。據中國國內普查,貴州、四川、廣西、廣東、雲南、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福建、江蘇、河南、陝西等省(區)都有發生。近年在貴州省每年發生面積高達幾十萬公頃,僅獨山林場1974年發病面積約4000餘公頃,株感病率達100%。
四川忠縣石子林場的600公頃馬尾松人工林中約450多公頃受害,葉感病率39.5%~99.7%,病情指數28.6~76.4。1987年貴州省黃平縣橫坡林場的馬尾松種子林感病率82%~100%,病情指數40.9~54.7。火炬松幼林株感病率100%,病情指數達81.2%~99.4,個別林分新梢死亡達50%一70%,林木瀕於死亡。

主要危害

病害主要危害幼林新葉,少數老葉也受害。受害葉半截或全葉枯死,受害林分一片枯紅,狀似火燒。病葉與健葉相比,其含水量和乾物質的平均損失率,分別為68.4%和39.2%,病害越重,損失就越大。病株平均高生長量降低46.7%~58.4%,年主梢生長量降低73.5%。
本病除為害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外,還侵染其它針葉樹,如雲南松(P.yunnanensis)、黑松、黃山松(P.huangshanensis)、油松(P.tabulaeformis)、華山松(P.armandi)、火炬松(P.taeda)、濕地松(P.elliottii)及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金錢松(Pseudolalrix amabilis)等。各種寄主中以馬尾松、濕地松,火炬松、雲南松受害最重。本病常與赤落葉病或落針病同時混生。

表現症狀

受害葉初現褐黃色或淡黃棕色段斑,後變淡棕紅色,最後呈淺灰色或暗灰色,病斑邊緣褐色。病部散生圓形或廣橢圓形,由白膜包裹的黑色小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新病葉在室溫下保濕1~3天后,出現黑褐色絲狀或卷鬚狀分生孢子角。根據病斑上、下部葉組織是否枯死,計有葉尖枯死型、葉基枯死型、段斑枯死型和全株枯死型四種症狀。
馬尾松赤枯病馬尾松赤枯病

病原分析

馬尾松赤枯病病原菌是枯斑盤多毛孢(Pestalotiopsis funerea Desm.)分生孢子盤黑色,初埋生於寄主表皮下,後外露,直徑約100~200μm,散生於葉面。分生孢子梭形或橢圓形,大小15~25μm×7~10μm,5個細胞,分隔處縊縮,中間3個細胞褐色,兩端細胞圓錐形,無色,頂端有2~4根無色刺毛,長約10~19μm,分生孢子梗短。
用初發病的針葉分離,容易得到純菌種。菌落圓形,白色,邊緣整齊,氣生菌絲髮達,白色茸毛狀,菌落中心基質略帶橙黃色或色稍淡。在24~29℃下培養9~12天,開始產生分生孢子盤,呈大小不等的小黑點,久置成一發亮的黑色粘液團。分生孢子在5~33℃之間都能萌發,以20一30℃萌發量較多。無傷或有傷接種,經3~6天大量出現症狀,潛育期2~7天。有傷接種平均發病率48.5%。最高達81.8%;無傷接種,平均發病率21.4%,最高達42.8%。在自然光的條件下進行接種時,應明暗交替。

發生規律

1973年以來,貴州、四川兩省有關單位先後對病菌的侵染循環做了研究。馬尾松赤枯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絲體在樹上病葉中越冬。在落地病葉上越冬者極少,且全部以分生孢子越冬。翌年平均氣溫16℃以上時,約5月上旬,分生孢子開始散放。以6月(四川)及7月(貴州)捕捉量最多,6月及8月次之,11月份(月平均溫度16℃以下)基本停止散放。一般雨天或雨後捕捉孢子量最多,晴天較少。林緣、樹梢及樹冠,比林內、冠下及冠內發病重,這表明分生孢子借雨水機械脫離,隨雨滴被氣流帶走。
根據在貴州觀察,病害一般於5月開始發生,當時月平均溫度為19.5~19.9℃。6~9月為發病盛期,其間月平均溫度20.3~22.9℃,月降雨量68.2~346.6mm,月平均相對濕度84%~86%。7月出現發病高峰期(月降雨量247~298.2mm,月平均相對濕度86%~89%)。以後,隨氣溫下降;發病率逐漸降低。當月平均溫度降至12℃以下時,即11月以後,病害基本停止發生。可見,氣溫是影響病害發生、發展的主要因子。而多雨高濕有利於病害的發生髮展。新葉感病後一星期左右,產生新的子實體,遇雨產生大量分生孢子盤,以此進行多次重複侵染,5~9月均可產生新的子實體,7月為高峰期。

防治方法

1965年貴州省林科所開始用621煙劑防治本病,效果良好,後經40萬畝的套用推廣,效果達65%~99%。1974年四川永川森林病蟲防治試驗站等單位用621煙劑試驗,大面積防治效果為61%~87%。經試驗,621硫煙劑加硫磺細粉(按8:2比例均勻混合而成)防治效果為91%~95%,741煙劑效果為88%~92%。此外,5%可濕性退菌特粉、退菌特重煙劑和621菲醌煙劑也均有一定效果。煙劑防治本病宜於6月進行,用量每公頃11~15kg,一年一次即可。如遇赤枯病和赤落葉病或落葉病混生的林分,需在6月和8月各放一次,各一次用藥量應適當增加。
1988年貴州省林科所用其研製的兩種抗生細菌(代號P751和Bc752菌株)製劑農豐菌,經130多公頃一次性噴霧防治試驗,防治馬尾松種子園赤枯病相對效果35.9%~74.2%,實際效果51.3%一52.3%。防治火炬松幼林赤枯病實際效果為46.8%~64.9%。每畝用原菌液137~410ml(濃度為45.5~108cfu/m1.和7×108cfu/ml),比用煙劑防治降低費用47%~83%,而不污染環境,對人畜安全,比煙劑更適合種子園赤枯病防治。經室內測定,P751和Bc752菌株對赤枯病分生孢子萌發抑制率分別為78.3%和94.3%,高於化學農藥托布律。經調查,同一林分馬尾松感病率97%~100%,病情指數33~88,而葵花松(原名海南五針松),感病率僅0%~11%,病情指數0~4。可見,葵花松對赤枯病具有較強的抗病性。因此,選用葵花松造林,是防治本病的一種較好途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