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馬城曾,在《資治通鑑》中,就有東漢安帝時鮮卑族兩次發兵進攻馬城的記載。原因就是馬城居要衝之地,糧草豐足,東漢時期馬城豪族莊園規模挺大,經濟發展優裕。馬城村北200米處曾出土過漢墓,隋唐時期,作為重要的糧草囤積地和水陸交通樞紐,在支援唐王朝徹底征服高麗的
戰爭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唐開元十八年,灤河水運興旺,馬城南8里至暖泉,是運糧的通道。唐玄宗李隆基(武則天的孫子,又稱唐明皇)鑒於馬城的特殊地理位置及戰略地位,下旨設馬城縣,管轄今天的灤南、灤縣、樂亭、唐海及丰南東境。馬城縣城居灤河西岸,北通燕山山脈,依託長城關塞,南通渤海,位居重要,城小但很堅固,城周長1444步(舊制一步為五尺),城牆高達丈五,有五座城門,城內街道整齊,市井繁華,城門高懸吊橋,城外有護城河環繞,易守難攻。道光七年、二十七年曾兩次修整城牆,街口建起寺院廟堂。轄區良田萬頃,農桑鹽鐵,糧草豐足,戶數逾萬,成為邊塞名縣。遼代,遼太祖在此發家把從宋邊境州縣所俘虜的人口安置在平灤馬城一帶,使馬城成為遼統治下的重要農業區域,富庶之縣。宣和四年(1122年)11月,宋朝改馬城為安城,金天會三年(1125年)九月,宋金兩軍曾激戰於馬城。此後,南宋與金長期對峙,金政權逐漸穩固。此時農業生產達到高峰,鹽鐵業也成為當地的經濟支柱,特別是鹽業規模更大,成為往陝西、河南等地調運海鹽的運轉中心和金融中心。
經濟發展
近年來,本著“特色化主導產業,產業化運行機制,標準化生產技術,品牌化優質產品”的結構調整思路,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初步形成了鮮桃生產、蛋雞養殖、民營經濟三大主導產業,有效地促進了全鎮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鮮桃生產
鮮桃生產是馬城的傳統產業,廣大民眾對鮮桃栽培有多年的豐富經驗和充分的積極性,近幾年來,鮮桃面積迅速增加,截止目前,鮮桃面積已達8000畝,占全鎮耕地面積的30%,並形成了邸莊、劉莊、翟莊和灤河套兩個鮮桃集中產區,產業化生產已具規模。通過高接換頭、更新樹種、無公害管理和套袋技術的實施,實現了品種的優種化,早桃有早豐王、選3號、沙子早生等新品種;中熟以久保系列為主;晚桃有重陽紅、京玉、大京紅、北京24、香山水蜜等優新品種,實現了早、中、晚熟品種的合理搭配,並大力推廣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於2002年取得5000畝無公害鮮桃認證,並註冊了“灤河沿”品牌。全鎮每年可向社會提供無公害優質鮮桃9000噸。
畜禽養殖
全鎮蛋雞存欄量12萬隻,日產雞蛋1.8萬斤,現已建成馬城、栗園營、大王莊等5個標準化蛋雞養殖小區,養殖方式已從過去的分散養殖過渡到規模養殖,形成了統一消毒、統一防疫的疫病防治體系。
風景介紹
馬城建縣後,不僅表現在其政治、經濟、軍事上的中心地位,文化方面也獨領風騷,佛教文化尤為突出。馬城村附近就有廟宇72座,僅城關就有22座。北門外有灤河神祠、神台寺、龍王廟、火神廟;東門外有老爺廟、娘娘廟、玉皇廟、馬神廟;南門外有觀音廟;城內有三官廟、萬佛廟、城隍廟、真武廟、藥王廟、天齊廟、財神廟、清靜庵、浮屠祠、五道廟等。此外,還有“玉皇一千,天齊八百、菩薩六百”三口大鐘。馬城古城布局為“三關四街五座門”,各關街都有廟,各街口都對著廟,即所謂“四街不露相”,寺廟多為唐初至元初所建,要是這些寺廟還在,說不定今天的馬城還是旅遊勝地呢。
馬城自漢初成為邊塞重鎮,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置縣,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撤銷馬城縣,共延續了582年,比灤州建縣早183年,比樂亭建縣早449年。後來其重要位置逐漸被灤州所取代,但馬城畢竟有過五個多世紀的輝煌歷史,馬城所起的作用,當載於史冊,流傳後世。
民營經濟
以鑄造、選礦為主導的民營企業蓬勃發展。骨幹企業有冀灤選礦廠、鐵護欄鑄造廠、拖拉機剎車鑄件廠等。水泥地磚、農機修造廠生產的產品以其質優價格合理打開了市場。沿路私營企業不斷發展,房地產、鐵礦石加工、商業混凝土攪拌、刀具加工、木材加工、麵粉加工、機動車運輸和農機車棚製造及商業、餐飲、服務等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民營經濟從業人員已達到1200多人,拓寬了全鎮農民的增收渠道。
村名由來
馬城村:據縣誌記載:馬城,舊縣名,亦系古寨名。唐開元28年(公元740年)曾置馬城縣,以通水運。中國古地名大詞典載:馬城縣在直隸灤縣南20公里。馬城縣曾有城牆,周長1444步,高一丈五尺,系古集鎮之一,“二”、“七”為集。
大王莊村:相傳,明朝初年,有山西山後陸洲移民至此地立村。因王姓戶大人多,故名大王家莊,後簡稱大王莊。
大李莊村:相傳,明朝初年,曾有趙家一戶在此居住,始稱趙莊子。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山西山後陸洲移民至此,因李家人多戶大,故改名李家莊,後稱大李莊。
賀莊村:相傳,明朝初年,賀姓祖先賀昌功由山西山後陸洲洪洞縣邑寧莊八甲大槐樹下遷至此地。原有趙李兩家居住,賀姓遷來後人多得勢,故稱賀家莊,簡稱賀莊。
興旺莊村:相傳,過去在大王莊以東灤河沿上,有一村稱鬼王莊,又名河沿莊,後因灤河泛濫被沖毀,居民來此建村,後又有移民遷入,取人財兩旺之意,得名興旺莊。
南王莊村:相傳,過去該村叫翟藺莊。明朝初年,先祖王豪由山西山後陸洲遷至此地,因王姓人多戶大,故稱小王家莊。又因位於馬城東南,亦稱南小王家莊,簡稱南小王莊。
郝莊村(含郝莊、小郝莊兩個自然村):相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有姓郝的一家在此地居住,取名郝莊。永樂初年,趙、王、張、劉幾家由山西山後陸洲移民至此,仍沿用原村名至今。小郝莊:相傳,明永樂年間,有一名姓李名寶的人在此地居住,以後又從郝莊搬來邸、王、劉等戶。建村後取名小郝莊。
多餘屯村:相傳,明朝永樂年間,外省移民來此定居時,大部分給了住宅。陳、楊、劉等8姓由山西山後陸洲大槐樹下移民到此地較晚,沒給住宅,立村後故稱多餘屯,並沿用至今。
東坨子村:相傳,清朝順治年間(公元1644-1661年)陳、石兩家由多餘屯村搬到東沙坨子上居住,後聚集戶逐漸增多,建村後取名東坨子。
南坨子村(含南坨子和南行子兩個自然村):相傳,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有陳、顧兩戶由多餘屯村遷到村東南沙坨高地居住。後因人口增多,形成村莊,因位於多餘屯南部,故名南坨子。南行子村:相傳,民國初年,該地系一片成行樹林,由周姓看管,因位於多餘屯之南,故稱南行子。
糜莊村:相傳,明朝初年,有高、梁、糜三姓由山西山後陸洲遷至此地居住,因糜姓是皇親,有權有勢,故稱米家莊,後稱糜莊。
栢莊村:相傳,明朝初年,有白姓人家在此居住,取名白家莊。後山西山後陸洲移民到此定居,先用白家莊村名,後寫成柏莊。
湛店子村:相傳,明朝永樂初年,這裡有姓湛的一戶在此居住,人稱湛家店,俗稱湛店子。山西山後陸洲移民至此定居後,仍用原村名。
邸莊村:相傳,過去由山西山後陸洲移民至此地定居,因邸姓戶大人多,故名邸家莊,簡稱邸莊。
老劉莊村:相傳,過去有山西山後陸洲移民至此地建村,因劉姓人多戶大,故名劉家莊,又稱北劉莊。1982年地名標準化處理時更名為老劉莊。
翟莊村:相傳,翟姓先祖由山西山後陸洲遷至此地,故名翟家莊,後簡稱翟莊。
栗園營村:相傳,過去曾有姓高的人家在此經營栗樹園。後山西山後陸洲移民至此地立村,故取名栗園營。
崗子村:相傳,明朝永樂初年,徐、李等姓由山西山後陸洲移至此地,建村於高崗上,故名崗子村。
橋頭營村:相傳,過去有山西山後陸洲移民至此,在清河橋頭建村居住。因此地曾住過兵營,故稱橋頭營。
田台村:相傳,過去有田姓由山西山後陸洲遷民至此地立村,因位於高台上,故名田家台,後簡稱田台。
張台村:相傳,過去有張姓由山西山後陸洲移民至此地,建村在高台上,故名張家台,後簡稱張台。
馬台村:相傳,過去有王、梁、鄒、馬幾姓由山西山後陸洲移至此地,在高台上立村,馬姓戶大人多,故稱馬家台,後簡稱馬台。
東營村:相傳,清宣統3年(公元1911年)王姓由本縣橋頭營村搬到此地建村,因在樂營以東,故取名東營。
文物古蹟
馬城漢墓
在馬城莊北大約300米處的地方原來是神台寺,東面、西面、北面都是耕地。1978年,馬城村村民在取土時發現大型磚墓,據說是漢墓,當時大隊讓民眾拆了,用磚蓋了8間飼養處,墓葬都破壞了,就留下銀釉罐1個,陶盒、陶雞、陶罐各一個和一些陶片。這些在《灤南縣文化志》中有記載。
灤州馬城縣南七里橋碑
承事郎事前主簿 廬(啟臣) 撰
平洲平軍,禹貢冀州分野,所謂夾右碣石者是已。在商周時孤竹國之故地也。秦為右北平郡,漢魏而後更名平洲,唐制兵府加(額)興平軍,今因之不改。山重水複,方且千里,城小而堅,燕薊之東,號為雄鎮,(支)郡曰灤,刺史所治,今之刺史,古之太守耳,三鮮隸焉,馬城其一也。厥(萬戶),(厥)土惟黃壤,厥田惟(栗麥),(厥木為桑),厥(筐)絲(桌椅)組,又並海多魚鹽之利。(傜)賦調發,(當)境(內)七縣三分之一,民頗富且廉,然來號繁劇難治,其西有一水溪,源流極清,而入海不清,土俗因呼為清水河,直縣沿西南十里許,匯為澤,其水益深。舊有木橋,積久腐敗,不勝輪蹄,至橫潦暴漲,河水渺彌,行者熟視而不能渡,咫尺有千里之阻,吁可閔哉!大定甲申歲玉州盧啟臣來主簿書事,每以公事經過,未嘗不嗟悼之。爾後從事京師,袞袞紅塵間逾兩年。因有代,且永給解代之義,得告而還,寓於城中之浮屠祠,明日有父老八九人,樽酒盤果,羅跪於前奉殤為壽,且告曰:“吾等不佞,幸遇賢夫子,嘗佐是邑,奴史子民,公清疾惡,非有道,非其義,無一介之取與,多遷而遠不根之謗,其意要之於濟人。今新成一橋,拯民濡泥,將礱一石為碑,求文以記之。事雖云云不足記,然且副吾子所以兼濟之意,庸何傷?”辭謝未之許,翌日至橋所,父老盡在焉。(復置酒固請)作文,辭不能已,因請其所用功。乃曰:橋九間,棟柱皆巨石,上飾以紅欄,兩頭備土為通道,石獅獸四尾,其高例逾尋,圍闊稱足。總用石一千三百載有奇,功不啻二萬,錢無慮萬餘,索自經始逮低績,幾二年矣。(因相與視之,以實計費),知其信然。噫嘻是皆村老戶氓資產,出血汁,尤宜纖牆厚藏,以為自足汁,反舍己之有,或亦假貸以成(利物之事,良可嘉嘆。與夫豪猾肉食,身載高位,蠶食漁奪,皇皇於財)利,名為治人,其實為害人者,豈可同日而語哉!如羌有廉恥,能不愧矣。遂命筆態之。《易》稱作舟楫,《書》曰乘四載,《詩》雲造為梁,橋之時義,豈始於此耶?若夫秋霖潰岸,冬水流澌,篙工無施,揭力不可,當此之際,斯橋之功,可勝道哉,可勝道哉!
大定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都惟那稱君鈗 立石
饒 濟 書
裴仁端 刊
昭信校尉行縣丞飛騎尉 高順昌
從仕郎主簿 文志華
昭信校尉行縣丞飛騎尉 李輝
敦信校尉行縣丞飛騎尉 宋倬
據說這個碑是馬城縣西南七里清河上的七里橋上的,金代馬城縣沿西有溪流叫青河,又叫清水河。相傳青河發源於馬城西三里的翟家莊(今翟莊)西北,青河水很深,水清,那時被稱為“銅幫鐵底運糧船”,說七里橋還沉沒過運瓷器的木船,埋在河道里,解放初期還有一段桅桿露在地上,老人們說清朝皇帝乾隆乘船巡視的時候曾路過七里橋。
據,《灤南縣文化志》、《灤南文物古蹟尋蹤》中記載,當時橋是東西走向,8墩9孔,平梁微拱,長15米、寬3.3米,高2.7米,每孔架設石樑三根,梁長1.7米,樑上鋪設石面板,上雕裝飾圖案,橋兩頭置石獅4個。碑高136厘米。寬90厘米,楷書碑記。另外還有橋名碣一塊,高90厘米,寬60厘米,一面刻“清水橋”,線面雕的觀音像。另一面雕的彌勒佛抱魚。
馬城渡
馬城渡在大王莊東邊灤河西岸,咱當地人叫王莊渡,是渡口也是河運碼頭,當時有擺渡的對岸是昌黎靖安鎮,上走可到平洲、大定(內蒙寧城西),下走能連到海運,相傳馬城建縣後,馬城成為北方水運中心重鎮。《灤州志》和《永平府志》都有記載。清朝以後,灤河漕運開始蕭條,但民間水運不斷,往裡運煤油、火柴日用百貨等,乾鮮果、鹽、煤等往外運,到20世紀60年代,大王莊還有50多條船,從灤縣運石頭,從盧龍運沙子和乾鮮果品。馬城這一片的老百姓也通過坐擺渡去昌黎靖安趕集。70年代末,因為灤河上游修了水庫,延續了1800多年的灤河水運徹底完成了歷史使命,馬城渡口擺渡支船的大王莊村民谷正河解甲歸田。
馬城廟宇
原來馬城村附近有不少廟,據說是72座廟,城關22座,北門外有神台寺、龍台廟、火神廟、灤河神祠;東門外有老爺廟、娘娘廟、玉皇廟、馬神廟;南門外有觀音廟;城裡頭有三官廟、萬佛廟、城隍廟、真武廟、藥王廟、天齊廟、清靜庵、浮屠祠、五道廟等,還有“玉皇一千、天齊八百、菩薩六百”三口大鐘,各關各街都有廟,各門各街口都對著廟,當時說叫“四街不露相”,據說這些寺廟都是唐朝到元朝建的。
老輩人都記得街東頭,最大的廟有娘娘廟,有三間正殿,前廊後廈,門朝南開,方圓100多米,裡頭供著三個神像瓊霄、碧霄、雲霄“三霄”娘娘,穿著黃袍子,陰曆四月十八是廟會,一共兩三天。當時人們都把親朋好友請來趕廟會,一般從剛過年就開始占香火地,四月十六開始唱蓮花落的、打把式的、賣藝的、變戲法的都來,還有賣吃的穿的,熱鬧得很,有錢人燒香上供都一抱一抱的燒香,孩子有病生災的、婦女想求子的都來娘娘廟燒香磕頭,連撫寧太營的都大老遠趕來。廟前兩個大石獅子,一公一母,母的帶兩個小獅子,抱一個,按著一個。娘娘廟東邊挨著玉皇廟,一大間瓦房,門朝南開,裡面有一個大銅玉皇像,大概有3米高。
老爺廟也在東關,門朝西開,正中有關羽的塑像,兩邊周倉和關平站崗,塑像有一丈多高,裡面經常有人燒香上供。遇到乾旱年頭時,老百姓就用轎抬著關羽的木像討簽求雨。用竹籤抽決定往哪個方向走,敲著鐵罄,打著鼓,老百姓跪著求雨。一個村上有文化的人帶著大家念求雨的詞“灤縣以南,馬城鎮,北小王莊,閆家莊,三莊人等,雨水淋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組織者是當地的紳士,求雨的人不許穿鞋,不許戴帽子,表示心誠。抬轎的人管飯。求雨的過程大概三天。
老母廟就是“觀音廟”,原在南街老飼養處的地方,有三大間,一個像一間,中間有隔扇,正中的塑像是紅孩兒,裡頭有老道看廟,逢年過節有人燒香上供。
城裡頭南街有財神廟,一大間,門往東開,有比干的泥像,還有一個銅菩薩,有2米多高,據說後來被國家收藏了。逢年過節也有人燒香上供。
天齊廟在西街現在劉貴龍家處。是老公社的所在地,有一個大銅像,有廟兩大間,有圍牆和門樓。逢年過節有人燒香上供。天齊廟裡供奉的是東嶽大帝,他主管陰間,決定人壽命的長短和人的高低貴賤。
神台寺在北街,有三大間,據說在我們馬城發現的漢墓就是在神台寺的遺址上發現的,寺里有三個佛像,裡邊住著老道。相傳神台寺下的地下通道能通到程莊鎮小賈莊村蓮台寺,離這二十多里地呢。
火神廟在東北關西頭,北街正北,現在劉珍家北邊,沒有像,有牌位。
灤河神祠:又叫龍神祠,坐落在北關神台寺後面,據說是清朝光緒年間建的,民國年間廢止。灤河神祠,坐南朝北,東臨神台寺,面對閻芬河,裡面供奉龍王,是祈求河神,免受水災的意思。
城隍廟:坐落在北門裡南北路東,北街道南,坐南朝北,據說建於遼金時代,城隍廟是道教和神話傳說中的城市保護神,城隍廟有三間殿堂,供奉城隍神,殿後有耳房。清明時期,城隍神的兩旁增加了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十個閻羅。在四月十八廟會的時候,人們抬著城隍像四街巡行,隨從扮作牛頭馬面,判官小鬼之類的。解放前夕,城隍廟被拆。
馬神廟:坐落於東門外老爺廟(關帝廟)東北向,坐北朝南和玉皇廟、娘娘廟遙遙相望,馬王是保佑騾馬等牲畜的神,據說馬王是商紂王的兒子殷郊。馬神廟有三間,供奉殷郊的塑像,赤面虬髯,四臂三目,手執刀槍劍戟,頂盔貫甲,非常威武,兩側有溫良、馬善兩員大將,殿里有一個麒麟,一個“貪”(怪獸)。
萬佛寺:坐落於北門裡,南北大街西,北街路北,坐北朝南,山門裡殿堂三間兩層,有配殿櫥舍,與跨院相通,占地近十畝,裡面供奉百餘尊佛像,有銅鑄的,木雕的佛祖、珈藍、天王、金剛和萬佛堂的諸佛,大的有兩三米,小的也就二、三十公分,還有龜馱石碑像,有錢人家逢年過節還把佛像請回家去上供。相傳當時僧侶眾多,香火旺盛,民國初年萬佛寺改為灤南第三高等國小;即馬城國小,20世紀90年代馬城國小院北牆就是原古城牆舊址,國小所在地是萬佛寺舊址。
真武廟:坐落在東西大街和南北大街的交匯地方,叫“皋上”,坐北朝南,跟南門外的觀音廟遙遙相對,有廟堂一間,外邊有牆桓山門。殿內有真武大帝的銅像,披長頭髮,穿黑衣服,執劍踏龜蛇,旁邊侍立金童玉女。廟裡有一個奇觀叫“無名塔”,據說不知情的人到廟內看不見塔。塔是紅色的,“生”在一塊青石板中,經過多年的磨踏,石板凹陷,塔更清楚了,當時真武廟因此香火旺盛。解放後,南小王莊王文舉退伍後落戶馬城,村里把真武廟給他安家,王文舉拆了廟蓋了房,把真武像砸碎裝了幾袋子賣到天津。無名塔不知去向,明清重修的碑記在《灤南文物古蹟尋蹤》中有記載。
馬城原來還有個老劉家的家廟:劉善人祠堂。是兩大間,一個四合院,大高院牆,高門樓,有一個月台。裡頭有一個泥像,寫著“劉善人”,據說是老劉家的祖宗,是個小爐匠,鋦鍋鋦碗的。傳說明朝皇帝朱元璋被敵人逮住,關在囚車裡,救兵趕來救皇上,咋也打不開囚車,正好劉善人挑著擔子從這兒路過,他燒火鍛開囚車救出朱元璋,皇上為報答他的救命之恩,讓他與皇上可以平起平坐,封為“都火將軍”。劉善人有三個兒子,都是國母馬皇后親自取名,親自給做生日、滿月、半月,其他的廟都是橫匾,皇上御封劉家祠堂是豎匾。廟裡有一個人多高兩個大石碑,據說這些傳說在碑上都有記載。
另一種說法:劉善人祠就是劉氏家廟,當時東關玉皇廟北邊,後來又遷到了東門裡路南,坐南朝北,劉家在當地是大戶,家財豐厚,除了家廟以外,在城西南還建了一座靜修庵,劉家不願出嫁的姑娘和不想再嫁的寡婦在庵里修行。《永平府》和《灤縣誌》里都有《重修劉善人祠碑記》,據說劉善人叫劉明泉,特別信佛,慷慨好施,扶貧濟困,出資修了大小廟宇十幾處,有玉皇廟、碧霞宮等,門口都有鐵獅子,人們說他有修廟癖,都叫他“劉善人”,後來《重修劉善人祠碑記》不知何時到了馬城衛生院,壘在老衛生院的牆上,後來蓋樓不知道到哪了。
這些寺廟都是五八年或五八年以前毀壞的。當時賀莊還有隆聖寺、朝陽庵,橋頭營有寧國寺,多餘屯有三官廟,劉莊有龍王廟。早被拆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