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圈子古城

馬圈子古城

馬圈子古城,位於吉林省敦化市大蒲柴河鎮浪柴河村西4公里許的河套上。因浪柴河村原名馬圈子,為與已往二十多年國內外考古文獻統一,不造成混亂,故仍用馬圈子之名。

此城西、南、東三面被富爾河環抱,河南岸是陡峭的高山,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線。城北面臨開闊的平地,敦化、安圖等方面通往樺甸的公路從那裡經過。

建築格局,歷史地位,

建築格局

城的形制,基本呈方形,只各邊長度與方向稍有差異。西牆最長,317米,南牆198米,東牆209米,北牆208米。牆的殘高在2—5米之間,隨地勢變化,有高有低。牆上部寬度1—1.5米,牆基寬8米左右。目前城牆有東、南、北三個口,據老農講,從前只有一個東門,北口和南口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為了耕地之便被人挖開的。東門在東牆偏南部位,帶有瓮城,直徑13米左右。城之四周共有七個馬面,四角各一個,東牆中部一個,西牆中部一個,北牆偏東部一個。
圖2:馬圈子古城圖2:馬圈子古城
城的東北角外和西北角外,還築有附加的牆和保壘狀的設施。可見是為了加強該城唯一受敵面——北部的防禦。城址保存完整,遙遙望去壁壘森嚴。
城內已開墾耕種多年,地面遺蹟已遭破壞,據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城內房屋遺址很多,隱約可見牆基,由於耕作年久,現只有一些散亂的基石殘留地表。城內東南部,曾有一口井,位於東門之西五十米許,現已填平,那裡地面略顯低洼。

歷史地位

古城城內曾採集到陶片、銅錢、鐵車穿、鐵鍋殘、殘石磨、蚌殼、馬牙等遺物。據考證,這些遺物,有渤海時代的,也有遼金時代的。此城的年代,上限不晚於渤海國時代,遼金時代又繼續沿用。
據李建才、陳相偉二同志的《渤海中京和朝貢道》一文所述,此城恰在渤海時期與唐朝往來的朝貢道上,在城西五公里許柳樹河屯又出土了金代的“副統所印”,由此證明,這座城在渤海、遼、金各代,都居於要衝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