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陽市雁峰區中山南路東側,有一條小巷,名叫馬嘶巷。
相傳清朝初年“三藩之亂”時,吳三桂起兵反清,揮師入湘,盤踞衡陽,在此地飼養戰馬。當時,因這裡終日駿馬咆哮,嘶鳴不息,故名馬嘶巷。
史載吳三桂軍隊很強的戰鬥力就來自騎兵。
在古代,軍隊作戰的機動能力非騎兵莫屬。我國是世界上較早擁有騎兵的國家之一。春秋以前作戰以車戰為主,馬匹只用於拉車,只有“車兵”而沒有後來意義上的騎兵。進入春秋時期,軍隊中出現了少量騎兵,但也只是一種輔助力量。到了戰國時期,戰爭規模擴大,戰術多樣化,騎兵作為一種獨立的兵種正式登上戰爭舞台。
兩漢是中國騎兵發展的黃金時期,因為對匈奴等遊牧民族作戰的需要,漢代騎兵迅速壯大,騎兵成為決定軍事勝負的重要力量。
吳三桂還在遼東時,其組建的騎兵部隊就被稱為“旋風狼騎”,驍勇善戰。吳部有戰馬八萬匹。在當時的條件下,騎兵是速度最快的部隊,有時為了長途奔襲,每個士兵備有雙馬,多時甚至是三馬,途中隨時換乘,軍隊行進的速度不減。
儘管吳三桂的鐵騎所向無敵,但是師出無名,在強大的清軍面前,吳三桂還是失敗了。
戰馬嘶鳴漸行漸遠,歷史為衡陽的一條小巷留下一段永不消失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