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贊河之戰

1578年,摩洛哥軍隊為捍衛民族獨立同葡萄牙軍隊在馬哈贊河畔進行的決戰。因葡萄牙國王、摩洛哥國王及摩洛哥被廢國王均參戰,故亦稱“三王之戰”,也稱“葡摩戰爭”。為征服摩洛哥,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昂一世以討伐異教徒為名,率軍2.5萬人(僱傭兵為主)於1578年6月在丹吉爾登入。摩洛哥被廢國王穆泰瓦基勒率部投降,國王阿卜德·馬利克率步、騎兵5萬人迎戰。

8月4日,葡軍在馬哈贊河畔的凱比爾堡附近發起進攻,摩軍以優勢兵力擊退葡軍。葡軍向馬哈贊河對岸撤退時正值漲潮,塞巴斯蒂昂、穆泰瓦基勒和許多官兵被淹死。馬利克次日病死。此戰,葡軍亡8000人、被俘1.5萬人。

這一戰不僅讓摩洛哥從四面楚歌的危險境地中掙脫出來,也讓葡萄牙這個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遠海帝國葬送了自己近百年積累起來的國運。為兩年後的葡萄牙王位繼承戰爭埋下伏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哈贊河之戰
  • 時間:1578年
  • 命名原因:“三王之戰”,也稱“葡摩戰爭”
  • 登入地點:丹吉爾
歷史背景,戰役過程,走入大陸戰場的海洋帝國,左右逢源的北非王子,針鋒相對的較量,折戟馬哈贊河,影響,

歷史背景

摩洛哥馬林王朝後期,內憂外患。1465年,瓦塔斯家族篡奪素丹位,建立瓦塔斯王朝,國內掀起反對篡權的鬥爭。政局的持續動盪使農業生產衰落,內外貿易停滯。至於外部,1415年休達被占之後,西、葡等國不斷侵入摩洛哥沿海地區。西班牙占領了摩洛哥北岸的梅利利亞和一些島嶼;葡萄牙據有休達、丹吉爾、阿爾西拉、阿澤穆爾、馬扎甘、薩非、阿古茲和阿加迪爾等。西、葡殖民者利用這些據點騷擾沿海地區,干預內政,甚至夢想侵入內地,建立一個大北非帝國。另一方面,已經占領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土耳其人又從東面威脅著摩洛哥的獨立。摩洛哥處於西方殖民者和奧斯曼帝國的東西夾擊之中。
馬哈贊河之戰
瓦塔斯王朝無力改善國內狀況,更無力無力抵禦外敵,尤其是對西葡殖民者一味妥協退讓,割地求和。摩洛哥人民眼見國土淪喪、宗教感情受到凌辱,掀起了風起雲湧的反對瓦塔斯王朝和殖民侵略的鬥爭,這些鬥爭最後匯集成薩阿德人的強大運動。
薩阿德人自稱是先知的後裔,15世紀後半期,他們在蘇斯平原建立扎維亞,舉起反侵略的旗幟。1511年,薩阿德人意圖從葡萄牙手中奪回阿加迪爾,但沒有成功。於是他們轉變策略,先統一了摩洛哥南部。1525年,薩阿德人占領馬拉喀什,1541年收復阿加迪爾,同時迫使葡萄牙放棄了阿澤穆爾和薩非
反侵略鬥爭的勝利使薩阿德人威望日高,其首領穆罕默德・馬赫迪充分利用有利形勢,北上攻占非斯,統一了摩洛哥全國。瓦塔斯末代國王阿布·哈松逃往阿爾及爾,勾結土耳其人,向非斯反撲。1553年10月,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向非斯推進。穆罕默德·馬赫迪在塔扎附近與之遭遇,未經戰鬥即行撤退。1554年,奧斯曼軍隊進入非斯,阿布·哈松向奧斯曼素丹稱臣。駐在非斯的土耳其軍隊騷擾居民,為所欲為,引起民眾不滿。
此後不久,哈布·哈松以大量黃金,買來了奧斯曼軍隊的撤退。穆罕默德・馬赫迪乘機反攻,阿布·哈松被殺。1554 年9月,穆罕默德·馬赫迪重占非斯,瓦塔斯王朝壽終正寢,薩阿德王朝建立,穆罕默德·馬赫迪稱哈里發。
1557年10月,穆罕默德·馬赫迪被土耳其策劃謀殺。薩阿德王朝內部開始了爭奪王位的鬥爭,土耳其和葡萄牙都乘機插手。
阿卜杜拉·加利卜繼位後,他的三個兄弟阿卜德·穆明、阿卜德·馬利克和艾哈邁德逃往特累姆森,投奔土耳其人。阿卜德·穆明被阿卜杜拉·加利卜派人謀殺,而阿卜德·馬利克和艾哈邁德則遠走伊斯坦堡,得到奧斯曼素丹的庇護。
1574年,阿卜杜拉·加利卜病死,其子穆塔瓦基勒(阿布·阿卜杜拉·穆罕默德二世)繼位。土耳其人於1576年1月派兵從阿爾及爾出發,指定馬利克為摩洛哥的統治者和土耳其素丹的封臣。穆塔瓦基勒的軍隊被打敗,退往馬拉喀什,穆塔瓦基勒逃往葡萄牙。3月,馬利克進入非斯。
馬利克會說土耳其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了解世界局勢。他回到非斯後,立即以豐厚的黃金饋贈土耳其人,使其撤出摩洛哥。接著他開始建立自已的軍隊,招募安達盧西亞人、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柏柏爾人參軍,按照奧斯曼帝國的模式訓練和裝備軍隊。

戰役過程

走入大陸戰場的海洋帝國

開拓遠海的葡萄牙船隊開拓遠海的葡萄牙船隊
近代的葡萄牙一直以海洋帝國自居。由於國內領土面積狹小,人口數量不多,資源也不豐富,葡萄牙人在15世紀初嘗試遠征海對岸的北非地區後,便義無反顧的將目光轉向了海洋。
從最初尋找的西非黃金,到在大西洋熱帶島嶼上種植經濟作物,再到開拓好望角航線進入印度洋海洋貿易圈。葡萄牙人一直用自己不斷提升的海戰技術,使用儘可能少的人力,控制著相當廣闊的海域。
16世紀後期的時候,葡萄牙王國已經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地跨全球的殖民貿易帝國,其殖民地遍及南美洲,西非沿海和馬來群島。然而海洋事業的興旺發達卻無法掩蓋葡萄牙本國發展不足所形成的眾多問題。作為一個傳統上經濟不發達的地區,葡萄牙人無法產出足夠吸引力的商品,也沒有足夠的資金髮展本國經濟產業。
在海運技術尚不夠發達的16世紀,去往亞洲的船隊雖然收益頗豐,卻也需要在沿途消耗大量的成本,對於人力的需求也進一步提升。甚至,當亞洲的大宗貨物運抵歐洲後都需要再次轉運到北方弗蘭德斯的繁華港口出售,最終利潤自然不會高到什麼地方。
16世紀的葡萄牙本土地圖16世紀的葡萄牙本土地圖
長此以往,葡萄牙人開始覺得這樣的發展模式有些難以為繼。深受鄰國西班牙人影響的他們開始將目光轉向開發美洲和非洲的內陸殖民地,希望通過獲得更多土地來改變自己創收模式與經濟結構,並最終將自己變成一個像西班牙那樣的全球殖民大國。於是,對亞洲地區的貿易開拓趨於停滯,而更多原本期望去亞洲某得發展的貴族和平民開始渡海開發巴西,並對西非的安哥拉、剛果等地進行征服戰爭。
16世紀中期開始葡萄牙殖民帝國開始深入巴西與非洲內陸16世紀中期開始葡萄牙殖民帝國開始深入巴西與非洲內陸
雖然葡萄牙殖民探險隊的人數總是很少,但他們依靠歐洲的先進軍事技術與歐洲戰場磨練出來的軍事素養,一次次以少勝多的擊潰擋在面前的土著軍隊。歐式火炮、新式火繩槍、板甲和重騎兵,都是葡萄牙軍隊在非洲等地無往不利的關鍵因素。
不滿足於此的葡萄牙人在1568年迎來了親政的年輕新國王塞巴斯蒂昂一世。這名身體孱弱多病的年輕貴族自小就生活在由祖母和叔叔攝政的安逸環境下,享受著前幾代葡萄牙人奮戰世界各地所換來的貿易紅利,對於實際政務並沒有多少經驗。但滿腦子的騎士文學與宗教情節,都促使塞巴斯蒂昂對征服非洲大陸有著超乎常人的渴望。恰逢他的祖母和叔叔已經將國家的發展策略從海洋逐步調整到了陸地,最終促成了1578年災難性的馬哈贊河之戰。
西非風格的葡萄牙士兵銅雕西非風格的葡萄牙士兵銅雕
志大才疏愛幻想的塞巴斯蒂昂一世志大才疏愛幻想的塞巴斯蒂昂一世

左右逢源的北非王子

當塞巴斯蒂昂還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國王時,他未來的對手摩洛哥國王曼蘇爾便已經開始了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活。他的父親,摩洛哥薩迪王朝的開創者穆罕默德·謝赫,於1557年遭到政敵刺殺而死。曼蘇爾便與兄長馬利克一起逃亡到了地中海東部的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如日中天的奧斯曼帝國一直希望通過各種直接與間接手段來控制整個地中海地區,馬利克和曼蘇爾成為了他們手中的棋子。
摩洛哥歷史上的一代英主曼蘇爾摩洛哥歷史上的一代英主曼蘇爾
1576年,終於獲得奧斯曼軍事力量支持的兩人帶著裝備精良的加尼色里近衛軍返回故鄉,將在位的阿卜杜拉趕下王位。但當時的摩洛哥在地緣政治上可謂是四面楚歌。葡萄牙人在一百年里逐步控制了北方地中海沿海的數個城市,還在西面的大西洋地區建造了堡壘要塞。南方的撒哈拉沙漠地區有著豐富的鹽礦資源,卻被強大的黑人帝國桑海所占據。就是支持曼蘇爾回國的奧斯曼人也將近衛軍常駐摩洛哥地區,正如他們在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所做的控制一樣。因而,摩洛哥如果想要擺脫危險境地,就必須逐步解決這些頭上的枷鎖。
奧斯曼近衛軍是那些年地中海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奧斯曼近衛軍是那些年地中海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曼蘇爾之前,摩洛哥人已經用幾代人時間逐步收復了一些沿海的失地。從義大利和伊比利亞半島進口的新式歐洲火器也讓他們在武器技術方面並不比歐洲的基督教對手來的滯後。一些來自北方基督教國家的叛逃者和戰俘都被他們收納進了自己的軍隊,奧斯曼人的強勢影響則讓摩洛哥人逐漸學會了一套源自東歐的步兵戰法,加之機動力極強的傳統摩爾輕騎兵戰術,讓摩洛哥軍隊在16世紀成為了地中海西部一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
葡萄牙人自1520年代後就很少涉足摩洛哥內陸,避免大規模陸戰所帶來的損失。但新繼位的塞巴斯蒂昂卻放棄了祖輩們謹小慎微的經營策略。1574年,這位年輕的國王就親自渡海來到北非沿海的休達和丹吉爾兩地,企圖發動一次入侵。但發現征服摩洛哥遠比自己想的要困難後,他便回到歐洲,以帝國幾代人積累的財富開始募集軍隊,準備再次入侵。恰逢逃亡到北方的前摩洛哥國王阿卜杜拉向他求援,這位志大才疏的君主便更加堅定了鯨吞摩洛哥的決心。
葡萄牙陸軍一直以來以小規模用兵而著稱葡萄牙陸軍一直以來以小規模用兵而著稱

針鋒相對的較量

在首都里斯本停靠集結的遠征船隊在首都里斯本停靠集結的遠征船隊
1578年,完成集結的葡萄牙軍隊在塞巴斯蒂昂一世的親自率領下,渡海登入北非大陸。除了由北非當地駐軍與國內貴族們組成的冒險者部隊外,大量葡萄牙平民被臨時徵召入伍。深感職業軍隊數量不足的塞巴斯蒂昂還從出產僱傭兵的德意志和位於今天比利時的瓦隆地區招募了僱傭軍。此外,還有鄰國西班牙的卡斯蒂亞人和傳統盟友英國人加入他的軍隊。騎兵則主要由貴族騎士與扈從們組成。整支遠征軍多達2.5萬人,並有36門用於支援的大口徑火炮。阿卜杜拉和他的支持者們也為遠征軍提供了一些輕騎兵部隊。
早有準備的摩洛哥人則利用手頭的各方資源,湊出了5萬軍隊。除了奧斯曼人派來支援和監視自己的加尼色里近衛軍外,摩洛哥人的主力由大量從西班牙被驅逐的安達盧西亞穆斯林和基督教背教者組成。他們使用歐式的火槍和戟作戰,並得到了大量摩爾輕騎兵的支援。
馬利克採取誘敵深入、以逸待勞的策略,主動向內地撤退。缺乏戰鬥經驗的塞巴斯蒂昂輕敵冒進,向克比爾堡推進,深入乾燥的山區。炎熱的天氣、長期的行軍消耗了葡軍的戰鬥力。8月4 日,馬利克乘葡軍疲憊不堪之際,率領5萬大軍突然發起攻擊。
葡萄牙軍隊中最好的步兵來自鄰國卡斯蒂亞葡萄牙軍隊中最好的步兵來自鄰國卡斯蒂亞
1578年8月3日,以逸待勞的摩洛哥軍隊在馬哈贊河畔列陣迎戰渡河而來的葡萄牙人,後者雖然體力消耗嚴重,依然選擇背水一戰。由於此戰中即有新任摩洛哥國王和遠道而來的葡萄牙國王參加,也有被廢除的前摩洛哥國王,因而被俗稱為三王之戰。
葡萄牙軍隊分成前後兩線布置,無論是本土部隊還是歐洲各地招募的僱傭軍,都無一例外的排出了當時西歐地區最為盛行的西班牙大方陣。在這種革命性的戰術體系中,數個縱深可達10排以上的千人長槍方陣在戰場上交錯布置,相互掩護。在每個長槍方陣的兩側,都有4列火繩槍兵組成的縱隊,每列有12名火繩槍兵。這些火槍手就在戰鬥中依次上前射擊,爾後推到後排進行填裝,保持火力的持續性。
西班牙方陣戰術是當時最為先進的步兵戰法西班牙方陣戰術是當時最為先進的步兵戰法
葡萄牙人特意將經驗豐富、戰鬥力強的僱傭軍與貴族方陣布置在第一線,經驗淺、戰鬥力較差的平民部隊放置在第二線。由騎士們組成的重騎兵部隊分別部署在步兵部隊的兩翼,摩洛哥叛軍的輕騎兵部隊則部署在了右翼精銳騎士的外側。36門火炮組成的炮兵陣地位於全軍的最前方位置。由於擔心摩爾人占據數量優勢的輕騎兵進行側翼包抄,葡軍還將大量輜重車部署在步兵部隊兩側,掩護外圍的散兵火槍手抵禦騎兵。
摩洛哥軍隊由於在數量上占據2:1的優勢,而選擇拉長陣型,在兩翼合圍葡萄牙人的劣勢兵力。他們在第一線布置了戰鬥力最差的安達盧西亞裔步兵,身後則是由大量歐洲背教者組成的職業軍隊。奧斯曼近衛軍則作為總預備隊部署在第三線位置。2000多名摩爾輕騎兵分配部署在三條步兵戰線的兩側,其餘的則位於全軍最後方待命。他們中的不少人裝備了新式的火繩槍。同時,摩洛哥人還有一些歐式火炮進行火力支援。
兩軍的布陣對峙兩軍的布陣對峙

折戟馬哈贊河

歐洲人筆下的兩軍對陣圖歐洲人筆下的兩軍對陣圖
兩軍的交戰在炮兵的相互射擊中開始。雖然葡萄牙人的炮兵在質量上占據優勢,卻很不幸的在第一輪炮擊中便失去了自己的指揮官。但他們的持續炮擊還是逼迫摩洛哥軍隊搶先發起了衝鋒。大量位於第一線的安達盧西亞人頂著火炮與方陣中火槍手的連續射擊,成功的占領了葡萄牙人的炮兵陣地。
在步兵進攻的同時,摩洛哥的騎兵也在兩翼展開了大範圍的包抄。他們用手中的火繩槍不斷射擊葡萄牙人部署在兩翼的重騎兵部隊。後者由於裝備了質量較高的板甲而不必太擔心火槍在遠距離上的射擊。又因為常年在北非與輕騎兵作戰的豐富經驗,讓他們絕不會冒失的發起追擊。遠征軍部署在兩側的散兵則用火槍還擊,給予己方的騎兵以支援。
16世紀的西歐軍隊已經能對大部分其他文明的軍隊形成火力優勢16世紀的西歐軍隊已經能對大部分其他文明的軍隊形成火力優勢
看到自己的炮兵被擊潰,葡軍第一線的精銳方陣部隊立即發起了反攻。無論是中央的貴族部隊還是右翼的德意志-瓦隆方陣和左翼的卡斯蒂亞-英格蘭方陣,都舉起手中的長槍,以密集的方陣發起衝鋒。方陣兩側的火槍手也在前進中不斷填裝射擊,有效的壓制了對面的安達盧西亞人。在槍矛林立的方陣面前,摩洛哥第一線步兵被無情的擊潰。
葡萄牙全軍乘勢發動了反擊,逼近了對方第二線的背教者部隊。隨即,更為血腥的近身肉搏戰在兩者之間爆發。而部署在他們外圍的重騎兵也看準機會,同時發動夾擊。在兩股重裝部隊的夾攻中,摩洛哥軍隊處於崩潰的邊緣。
在密集的長槍方陣面前普通步兵的突擊很難形成效果在密集的長槍方陣面前普通步兵的突擊很難形成效果
然而,由於葡萄牙軍隊的反擊,使得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離開了由輜重車和河流組成的防禦陣地。大量摩洛哥輕騎兵開始從葡軍的側翼繞到他們身後。位於第二線位置的葡萄牙民兵部隊因為缺乏訓練,無力承受這樣的高強度襲擊。同樣位於後方位置的還有年輕的國王塞巴斯蒂昂本人。當國王和民兵先後開始動搖潰退後,第一線的步兵和騎兵都陷入了摩洛哥軍隊的包圍之中。
最終,落荒而逃的塞巴斯蒂昂淹死在了馬哈贊河之中。慫恿他入侵北非的阿卜杜拉同樣命喪此地。大量的葡萄牙民兵在潰逃中被摩洛哥騎兵輕易屠殺。看到大勢已去的第一線精銳部隊也不得不的在無畏的掙扎後,選擇向敵人投降。
殺入摩洛哥人陣中的葡萄牙重騎兵殺入摩洛哥人陣中的葡萄牙重騎兵
有趣的是,馬利克也在戰役過程中突然暴死,而艾哈邁德則在會戰行將結束前,率領一支軍隊投入戰鬥,輕取“三王之戰”的勝利果實,並被擁立為摩洛哥素丹,稱“曼蘇爾”(al-Mansur,意為常勝)。

影響

戰後,曼蘇爾依靠在戰鬥中的出色發揮,繼承了摩洛哥王位。此戰勝利不僅為他豎立了巨大的威望,大量歐洲戰俘與繳獲的武器也成為了摩洛哥加強軍備的一針強心劑,幫助他擺脫了對奧斯曼帝國的控制。十多年後,他的軍隊又南下西非腹地,消滅了當時最大的黑人帝國——桑海帝國,使得摩洛哥一躍成為非洲西北部的地區強國。
馬哈贊河之戰後摩洛哥正式崛起為西北非強國馬哈贊河之戰後摩洛哥正式崛起為西北非強國
對於葡萄牙人來說,馬哈贊河之戰的失敗則是災難性的。葡萄牙軍隊在馬哈贊河之戰的慘敗中損失了包括國王在內的8000將士,而包括更多大小貴族在內的15000名士兵成為了摩洛哥人俘虜。這些貴族們的贖金在之後幾年裡,成為了後者的重要收入來源。大量消耗的人力與財力,則讓原本就資源不足的葡萄牙人元氣大傷。
更為要命的是國王塞巴斯蒂昂在戰死前並未留下帶有自己血統的繼承人。結果,具有繼承資格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在兩年後的1580年揮師入侵葡萄牙。在經歷了兩次較為輕鬆的陸戰與激烈的蓬塔德爾加達海戰後,葡萄牙正式成為西班牙帝國的一部分。雖然在名義上兩國依然獨立自主,但葡萄牙此後不得不被西班牙人綁上了歐洲爭霸的戰車,在不斷被消耗國力的同時,忍受著新崛起的英國與荷蘭殖民者的襲擊。
進軍葡萄牙本土的西班牙軍隊進軍葡萄牙本土的西班牙軍隊
阿速爾海戰之後 葡萄牙人放棄了對西班牙王室的一切抵抗阿速爾海戰之後 葡萄牙人放棄了對西班牙王室的一切抵抗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遠海帝國就此走向無可挽回的衰退,馬哈贊河的失敗無疑是這個過程中的標誌性轉折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