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呈氏吸蜜鸚鵡

馬呈氏吸蜜鸚鵡

馬呈氏吸蜜鸚鵡(學名:Neopsittacus musschenbroekii)羽色鮮艷,鳥體為綠色,頭頂和頸部橄欖棕色,並帶有暗黃色的條紋;鳥喙和眼睛之間為黑綠色;臉頰帶有淺綠色的條紋。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分布於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馬呈氏吸蜜鸚鵡
  • 拉丁學名:Neopsittacus musschenbroekii
  • 別稱:馬氏吸蜜鸚鵡、馬氏鸚鵡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鸚形目
  • 鸚鵡科
  • 亞科吸蜜鸚鵡亞科
  • :吸蜜鸚鵡族
  • :Neopsittacus屬
  • :馬呈氏吸蜜鸚鵡
  • 亞種:3亞種
  • 分布區域: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
  • 命名者及年代:Schlegel, 1871
  • 英文名稱:Musschenbroek's Lorikeet
  • 保護狀況IUCN無危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馬呈氏吸蜜鸚鵡身長依照不同亞種為23到25厘米,體重43-55克。鳥體為綠色,頭頂和頸部橄欖棕色,並帶有暗黃色的條紋;鳥喙和眼睛之間為黑綠色;臉頰帶有淺綠色的條紋。喉嚨、胸部、腹部、翅膀下覆羽和內側飛行羽的寬廣帶狀為紅色;尾羽上方綠色,尖端黃色,尾羽外測底色為紅色,內側橙黃色;鳥喙淺黃,虹膜桔紅。幼鳥體色較深,胸部和腹部的紅色零星分布些許綠色羽毛。

棲息環境

馬呈氏吸蜜鸚鵡主要棲息于山區森林、森林邊緣、部分開墾過的區域、高大的次生植被區、介於1200米到2800米之間小面積孤立的森林地區或是耕種區;主要的活動範圍介於1600米到2500米之間。隨時空晴間多雲,通常發現在1400至2500米之間,也可以下降到1100米,有時可達3000米高空。這些鳥是很常見於木麻黃和桉樹的種植園。已經適應人類的存在及其活動。

生活習性

平時大多成對或是小群體活動,有時候會聚集高達50隻左右的數量於花朵盛開的樹上覓食;有時候也會和其他種類的吸蜜鸚鵡一起集結,例如巴布亞吸蜜鸚鵡(Charmosyna papou),在比較高的緯度則會和同屬中的翠綠吸蜜鸚鵡(Neopsittacus pullicauda)一起群聚活動;有時候馬呈氏吸蜜鸚鵡會到地面雜草覓食,大部分都是在樹木的中間層活動;在林間非常活躍,時常用鳥喙輔助靈活的於枝葉間攀爬覓食;飛行的速度相當快,會伴隨尖銳的鳴叫聲,相當刺耳和易見。
馬呈氏吸蜜鸚鵡主要以花朵、花蜜、花粉、漿果、軟性種子、較小的硬種子、昆蟲以及幼蟲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伊里安查亞西部和佛吉克普半島。從雪山山脈東部到休恩半島和歐文斯坦利範圍。
馬呈氏吸蜜鸚鵡(分布圖)馬呈氏吸蜜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馬呈氏吸蜜鸚鵡在野外的繁殖期從9月到1月,視情況而定,也發生在6月和8月。雌性通常每窩產2枚卵,巢建在一個高大的樹木上,距地面有相當的高度。其他信息不詳。
人工豢養的馬呈氏吸蜜鸚鵡資料相當有限,它們一次會產下2枚卵,孵化期為25-27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7到8周。如果驚擾親鳥育雛,親鳥很可能會咬死幼鳥或是拔去幼鳥的毛。

亞種分化

馬呈氏吸蜜鸚鵡(3亞種)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Neopsittacus musschenbroekii major
2.
Neopsittacus musschenbroekii medius
3.
Neopsittacus musschenbroekii musschenbroekii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