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史(東江縱隊抗日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史(1923~1944),又名馬裕,廣東省惠東縣白花鎮新圩街向南坊人,出身於木匠工人家庭。年方1歲時,其父不幸病逝,家庭經濟收入斷絕,生活陷入困境,其母只好替人挑擔賺錢維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史
  • 別名:馬裕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省惠東縣
  • 出生日期:1923
  • 逝世日期:1944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皇華國小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烈士
人物事跡
1931年,馬史進入皇華國小讀書。1938年畢業後,由於得到進步校長陳秉忠等人的關懷照顧而留校任助教。時值抗日戰爭風雲四起,馬史受到愛國主義的薰陶,思想覺悟逐步提高,積極參加當地的抗日救亡運動。1939年,經中共地下黨員陳少英培養和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入黨後,馬史在白花黨支部領導下,和其他同志合作,在白花街頭利用牆報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表現更加積極。1941 年春的一天,大霧瀰漫,視野模糊,一架日軍飛機墜毀於白花樟山阿姨嶺,機上的飛行員僥倖逃生,馬史不顧赤手空拳與自衛隊一起搜尋。他爽朗地說:“我有鐵拳頭,可以捉拿有槍的鬼子兵!”自衛隊員說他“真是夠膽量”。
同年夏,馬史由地方黨介紹,參加了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入伍初期,他被派出做民運工作。不久,由於國民黨頑軍大舉進攻我游擊根據地,馬史回部隊參加大嶺山反頑軍進犯的戰鬥。戰鬥中他表現英勇,戰後,他對戰友們講,日本鬼子並不可怕,偽軍的戰鬥力是豆腐頭,日偽頑三股勢力是完全可以打垮的,我們奪取抗戰勝利是有足夠把握的。他談笑風生,充滿信心,表現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1943年12月,東江縱隊成立後,我軍集中優勢兵力頻頻出擊,拔除敵偽據點。馬史參加了松崗、公明殲敵戰、夜襲霄邊偽軍、圍攻烏石岩日偽軍、襲擊筆架山日軍哨所等軍事行動,並由戰士、服務員升任第三支隊中隊政治指導員。
12月19日,東縱第三支隊及第一支隊之一部在當地民兵的配合下,向寶安縣沙井敵偽據點發動了強襲。在第三支隊任中隊指導員的馬史是這次戰鬥的指揮員之一。當時沙井駐有偽區署及守敵1個連和偽護沙聯防大隊的2箇中隊,還有日軍特務機關。戰鬥從晚上9時開始,經過半個小時的強攻,我軍共斃傷敵軍數十人,俘虜數十人,繳獲槍枝彈藥一大批,取得了全勝。在戰鬥中,馬史率隊突擊,身先士卒,在跨越障礙物時中彈犧牲。他的遺體被戰友們抬到烏石岩羅祖山安葬。嗣後,寶安人民政府協助烏石岩地方組織在羅祖山建立了一座烈士紀念碑,供人們瞻仰懷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