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初期與動盪時期
1994年8月,第一次國際會議通過了《共產黨告工人和人民書》即《基多宣言》。《宣言》決定建立一個初步的領導集體即協調委員會,確定會議召開時間、地點、會議主題,向會議提交工作報告並發表決議和聲明,協調各個成員之間的事務;決定創建一個名為《團結與鬥爭》的刊物,每半年以多種語言出版一次,介紹各個成員政黨和組織半年來的工作情況。第一次會議還決定每半年在歐洲和拉丁美洲舉行一次區域會議。
1994年,國際會議的組織形式和運行程式基本確立。1995-1996年的會議仍然停留在規範國際會議內部運行上。1997年,國際會議決定每年在厄瓜多舉辦一次“拉丁美洲革命問題研討會”並邀請拉丁美洲的其他左翼力量參加。1998年提出關於召開“國際工會會議”的決議,積極動員全世界的工會成員參與其中。從2000年開始,會議進程再未中斷,形成了穩定的以年會制為特徵的會議召開機制。2000-2007年的會議兼顧內部發展與外部形勢兩大議題,既重申了工人階級的革命性質和霍查主義革命政黨的任務,也多角度地分析了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發展現狀,為各個成員開展工作提供了方向。國際會議協調委員會“在2007年還首次通過了一個名為‘國際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文本,這是各成員在友好辯論的基礎上就一年的國際形勢和霍查主義政黨和組織應承擔的責任所達成的共識”。此後,發表“國際形勢和我們的任務”成為國際會議的議程之一。
奮進與穩定時期
2008年,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充分證明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極大鼓舞了國際會議的士氣和信心。2009-2011年,國際會議集中討論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後果和社會主義的替代方案,積極發動其成員領導人民開展反對資本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的鬥爭。2012-2017年,會議主題的重心開始轉向對霍查主義革命政黨未來發展前景的思考,國際會議體現出規劃性和前瞻性。
在2009-2017年期間,國際會議內部逐漸走向團結與穩定,各成員政黨、組織之間沒有出現過原則性分歧。國際會議的成員數量也基本保持穩定。根據已知數據來看,2014年的參會成員數量達到了21個,創了新高。同時,為了壯大力量,國際會議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在沒有霍查主義政黨和組織的國家和地區建立類似政黨和組織。在成員發展上,國際會議既維護靜態上的組織團結,也追求動態上的數量發展。
成員信息
現有成員
馬列主義政黨和組織國際會議現有成員24個,約占世界上現存的霍查主義政黨和組織總數的75%。它們來自4個大洲的23個國家,其具體構成情況如下:
歐洲共有8個成員:
阿爾巴尼亞共產黨(1991);
丹麥工人共產黨;
希臘共產黨1918-1955重組運動;
義大利共產主義平台;
挪威馬列主義革命小組;
西班牙共產黨(馬列主義)。
非洲共有5個成員:
貝寧共產黨;
布吉納法索沃爾特革命共產黨;
象牙海岸革命共產黨;
摩洛哥民主道路;
突尼西亞工人黨。
亞洲共有5個成員:
印度革命民主組織;
巴基斯坦工人陣線;
土耳其革命共產黨;
土耳其勞工黨。
拉丁美洲共有6個成員:
巴西革命共產黨;
哥倫比亞共產黨(馬列主義);
厄瓜多馬列主義共產黨;
墨西哥共產黨(馬列主義);
多米尼加共和國勞工共產黨;
前成員
在2002-2008年間,一些成員政黨,如委內瑞拉紅旗黨和德國共產黨(紅色黎明)與國際會議就相關具體問題產生了原則性分歧。從2002年起,委內瑞拉紅旗黨與國際會議圍繞委內瑞拉軍事政變的問題展開了長達4年之久的激烈論戰,最終因其“支持帝國主義反動勢力”而於2005年被開除出國際會議;德國共產黨(紅色黎明)也因背離了馬列主義和霍查主義的基本原則而於2008年被開除。由於這些重大分歧和激烈論戰的存在,這使本就力量薄弱、處境艱難的國際會議元氣大損。
召開情況
自1994年8月在厄瓜多舉辦第一次會議以來,國際會議至今共召開了二十三次大會。在會議上,各個與會政黨和組織積極發言,相互交流經驗,就國際形勢、地區性武裝鬥爭、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發展狀況、無產階級革命、霍查主義革命政黨的任務和戰略等問題展開討論,並在會議最後由協調委員會發表聯合聲明,而未能參會的成員亦會藉助各種信息渠道表示贊同和支持會議做出的決議。
國際會議在召開時間和與會成員數量上有三個特點。第一,時間上具有連貫性。除了1999年未召開外,形成了穩定的以年會制為特徵的會議召開機制。第二,採取年末總結形式。國際會議基本是在每年的10月、11月份舉行,這有利於國際會議總結上一年的工作情況並部署來年的具體任務,保證工作的有序進行。第三,與會成員數量少但其分布範圍廣泛。從當前收集到的數據來看,與會政黨和組織數量最多時達到21個,最少時只有8個。但是國際會議的每一個成員幾乎均來自不同的國家,分布範圍相當廣泛,有利於避免惡性的同質化競爭。
在國際會議召開的地點和主題上呈現出以下特點。首先,會議召開地點採取輪流制。從已知的數據來看,自會議召開伊始,主辦地點已經遍布4大洲的多個國家,這也是它對
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的一種實踐闡釋。其次,在會議的主題上,一方面,主題內容兼具歷史性和時效性。會議曾多次紀念國際共運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並回顧自身的發展歷程,注重從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中汲取前進的力量;同時,歷次會議都緊扣時事和熱點,對當年國際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會及時進行鞭辟入裡的分析,體現了會議主題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另一方面,主題內容涉及面廣,內涵豐富。會議主題不僅關注社會主義運動和無產階級革命的現實發展狀況,也關注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不僅注重加強霍查主義政黨和組織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也堅決抵制外部非馬克思主義思潮的衝擊;不僅分析地區發展現狀,也探討國際整體形勢等等。
理論主張
對蘇聯解體的評價
蘇聯解體是國際共運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國際會議產生的重要國際背景。自首次國際會議起,分析和討論蘇聯解體是會議的重要議題。一方面,國際會議認為蘇聯解體是內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從內部因素來看,國際會議堅持霍查主義的觀點,認為自1953年赫魯雪夫執政起,蘇共變成了一個
修正主義政黨。蘇共特別是領導層在意識形態上背離了馬列主義,在政治上放棄了人民立場,“蘇共內部滋生了一個嚴重脫離工人階級和人民民眾的官僚階層,使黨失去了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這是導致蘇聯亡黨亡國的根源。從外部環境來看,國際會議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從精神上沉重打擊了蘇共和蘇聯人民,瓦解了黨和人民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助長了修正主義、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勢力在蘇聯的復辟。另一方面,國際會議認為蘇聯解體只是社會主義具體模式的失敗,沒有改變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馬列主義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正確分析、資產階級因懼怕馬列主義的革命性而無所不用其極地惡意攻擊它,這已經從正反兩面證明了馬列主義在21世紀仍然具有科學性和解釋力。
對修正主義和機會主義的看法
反修正主義和
機會主義是
霍查主義的基本原則之一。國際會議多次在決議和聲明中揭露並猛烈抨擊修正主義和機會主義的反動、墮落腐朽和投機取巧的本質,強調它們是破壞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人民鬥爭的罪魁禍首。他們認為,修正主義者和機會主義者在“改革”和“民主”的幌子下實施反人民的措施,大力支持資產階級政黨和修正主義政黨之間開展合作,傳播關於資本主義制度和平改造的幻想和神話,並在鞏固資產階級統治和鎮壓工人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儼然已經成為帝國主義的支持者。國際會議認為要想抵制住修正主義和機會主義對霍查主義政黨和組織的思想侵蝕,就必須在理論層面明確霍查主義與形形色色修正主義、機會主義的界限,在意識形態上堅持霍查主義的指導地位,在革命鬥爭中堅持以霍查主義為行動指南;在吸收和捍衛霍查主義基本原則的基礎上,推動理論發展,增強霍查主義的吸引力;積極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保證霍查主義政黨和組織的先進性和革命性。
對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行徑的批判
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壓迫人民的本性與霍查主義維護工人階級和勞苦大眾利益的立場截然相反,據此,國際會議對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持堅定的批判態度。
第一,分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在國際會議看來,結構性、周期性和全球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之所以會爆發,其根源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局限性所造成的生產相對過剩,這是其他所有危機的源頭。經濟危機給工人和人民的生活帶來了貧窮和痛苦,資產階級還將經濟危機的後果轉嫁到工人和人民身上,工人和人民無疑成為經濟危機的最大受害者。為了應對工人和人民的不滿情緒和維護自身的統治,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採取了一系列具有共性的克服經濟危機的措施。然而,在資本主義制度框架內的任何措施都無法根本解決資本主義所存在的制度性弊病。危機的唯一解決方案只能是通過無產階級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階級社會主義即生產者的計畫社會。
第二,強烈譴責帝國主義的野蠻行徑。國際會議曾發表多篇聲明譴責帝國主義武裝干涉中東國家,並對帝國主義武裝干涉的實質和中東人民的反抗鬥爭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一方面,國際會議譴責帝國主義以各種藉口發動對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的戰爭,認為這些藉口是帝國主義用來掩蓋其武裝干涉活動的侵略實質,其真正目的是想獲取中東地區的豐富石油和其他自然資源,掌握該戰略要地的主導權,確立帝國主義在該地區的絕對統治。另一方面,支持中東人民開展具有反殖民主義性質的正義鬥爭。“中東人民不要把帝國主義和
猶太復國主義的武裝干涉活動當作‘文明的衝突’或者‘宗教之間的戰爭’,而是要認清它們是帝國主義發動的殖民戰爭。中東人民所進行的旨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反抗鬥爭同樣不具有宗教和種族性質,而是具有反帝國主義和反殖民主義性質的鬥爭,是工人和人民反對帝國主義鬥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世界意義”。國際會議呼籲全世界的工人階級、和平人士和進步力量積極支持與援助中東人民的正義鬥爭。
關於無產階級革命的看法
在國際會議看來,資本主義不會自行消亡,只有進行無產階級革命才能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國際會議一直在為掀起無產階級革命的浪潮而奮鬥著,並在實踐探索中形成了關於無產階級革命的具體看法。
第一,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應該堅持走符合本國國情的具體道路。霍查主義雖然將各國馬克思主義本土化後所形成的理論成果,如
狄托主義、毛澤東主義和
歐洲共產主義等視為“修正主義”,但霍查主義並不否定每個國家、政黨和組織因具體情況的差異而有通過不同途徑來追求社會主義的權利。霍查主義政黨和組織在開展無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中必須紮根於具體的國情,靈活運用馬列主義和霍查主義的基本原則來指導革命實踐。
第二,暴力革命是必要的革命手段。國際會議以蘇聯革命時期的偉大領導人為榜樣,強調暴力革命是消滅與無產階級和世界人民為敵的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勢力的必要手段。
第三,無產階級革命在低潮中奮進的有利條件。國際會議認為“革命主觀因素的滯後性和蘇聯社會主義失敗的深遠影響使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陷入了低潮”,但進入21世紀後,無產階級革命出現了一系列的有利條件,革命進程在低潮中奮進。
關於建設霍查主義革命政黨的主張
國際會議認為“霍查主義革命政黨是以先鋒理論為指導的政黨,它站在革命鬥爭的最前沿,黨員意志堅定,組織有紀律,經驗豐富的領導人具有前瞻性”,這些優秀特質使霍查主義革命政黨成為振興霍查主義不可或缺的“要件”。
第一,堅持以馬列主義、霍查主義為指導思想,加強對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國際會議強調馬列主義和霍查主義是霍查主義革命政黨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而基於蘇聯解體的經驗教訓,為防止黨內出現一個脫離民眾、代表修正主義立場的官僚階層,霍查主義革命政黨可以通過組織觀看視頻、發放學習手冊、談話等各種形式,加強對黨內領導幹部和基層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堅定全體黨員對馬列主義和霍查主義的信仰。
第二,擴大黨的社會基礎。霍查主義革命政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除了要吸納工人階級中的先進分子之外,還要把受到資本奴役的廣大勞動者、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學生、失業青年和婦女發展為盟友,動員他們加入鬥爭,吸引其最有影響力和最具革命性的人加入黨組織,以此建立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擴大黨的社會基礎。
第三,增強黨同人民民眾的聯繫,努力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霍查主義革命政黨與人民民眾是一種緊密依存、相互促進的關係,實現奪取政權的目標離不開人民民眾的參與和支持,同時人民民眾只有在霍查主義革命政黨的科學指導下才能進行革命鬥爭。
第四,增加黨際交往,開展各項聯合行動。霍查主義革命政黨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繫,對處在困難中的兄弟政黨積極給予各方面的幫助,在貫徹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的基礎上進行廣泛的黨際交往。同時,各個霍查主義政黨還要共同落實國際會議制定的聯合行動方案,在行動過程中相互學習經驗,以此增進各政黨之間的友誼和凝聚力。
實踐活動
國際會議及其政黨組織根據達成的聯合聲明和決議,積極開展了包括聲援工人階級和人民民眾、舉行反對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示威遊行、紀念國際共運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籌辦並組織相關會議和青年營等在內的一系列活動。
一是開展系列活動積極聲援並支持工人階級和人民反對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野蠻行徑的正義鬥爭。一方面,國際會議聲援各國人民反對資本主義反動舉措和帝國主義武裝干涉的鬥爭。2011年10月,國際會議以“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戰爭、為了人民的自決權而鬥爭”為口號,堅決譴責法、英、美等國家對利比亞的武裝入侵,成立宣講團將帝國主義的罪行告知全世界的工人和人民。另一方面,國際會議還聲援受到資本主義政府監禁甚至迫害的霍查主義者和革命人士,積極採取救援行動,捍衛他們的自由和合法權利。
二是組織反對資本主義經濟政治區域合作組織和帝國主義軍事集團的遊行示威活動。在國際會議看來,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利用歐盟、北約這些集團組織,打著“主權”“人權”“民主”“自由”的幌子,伺機推行戰爭政治,嚴重侵犯了各國的主權和人民對本國事務的自決權,這些集團組織已經成為影響世界和平的危險因子。國際會議的歐洲成員組織了大規模的民眾行動和示威遊行,譴責北約的好戰主義、軍國主義和反人民立場。
三是重視國際共運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現實意義,積極開展各項紀念活動。為了堅定各個霍查主義政黨和組織對馬列主義和霍查主義的信仰,國際會議注重回顧歷史並開展各項活動來紀念相關事件和人物。國際會議在1998年用英語、西班牙語、德語、土耳其語等多種語言重新出版了《共產黨宣言》,以紀念其發表150周年。2008年10月,國際會議以出書、寫歌、舉辦會議等形式來紀念思維爾·霍查誕辰100周年並舉辦大型活動紀念
十月革命91周年。2014年11月26日,國際會議在伊斯坦堡的博斯坦茨演藝中心舉行了慶祝國際會議成立20周年的活動。為了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國際會議在2016年12月6日舉辦了海報大賽,並於2017年7月26—28在基多舉辦了主題為“十月革命及其對工人和人民的意義”的慶典活動。
四是多次組織並籌辦工會會議、國際青年營和相關研討會。國際會議早在1998年10月就在法國組織召開了“國際工會會議”,2005年4月在多米尼加共和國舉辦了“拉美和加勒比工會會議”等等。在國際會議成立前,多個霍查主義政黨和組織就共同創建了“國際反法西斯和反帝國主義青年營”;國際會議在成立後就一直承擔著組織國際青年營的責任,積極鼓勵和動員世界青年參加青年營的有關活動,努力把青年發展成為革命的有力後備軍。同時,國際會議還積極籌辦有關地區革命和資本主義發展形勢的研討會,至今在厄瓜多總共籌辦了21次“拉丁美洲革命問題研討會”,2008年在丹麥還籌辦了“歐盟建設成為新的超級大國研討會”等等。
發行刊物
第一次國際會議決定創建一個名為《團結與鬥爭》的刊物,每半年以多種語言出版一次,介紹各個成員政黨和組織半年來的工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