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斯·弗雷德里克·梅耶

馬克斯·弗雷德里克·梅耶

馬克斯·弗雷德里克·梅耶(生於1873年6月15日,逝於1967年3月14日)是德裔美國心理學家。他是美國最堅定、最激進的客觀主義者之一,比華生早兩年就在專著中論及了心理學的客觀方法,其的生理行為主義被認為是第一次對“人類行動的完全行為主義的解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斯·弗雷德里克·梅耶
  • 外文名:Max Frederick Meyer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德國的但澤
  • 出生日期:1873年6月15日
  • 逝世日期:1967年3月14日
  • 職業:心理學家
  • 畢業院校:柏林大學
  • 主要成就:人類行動的完全行為主義先驅
  • 代表作品:《心理旋律理論的要素》、《對音樂心理學理論的貢獻》
人物生平,平淡童年,求學年代,研究生涯,晚年生活,作品著作,理論體系,完全行為主義,行為生理基礎,學習行為研究,人物爭議,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平淡童年

梅耶於1873年6月15日出生在德國的但澤。他的父親是一個生意失意的金匠,脾氣暴躁。梅耶對童年並沒有多少幸福的回憶。16歲時,梅耶在但澤市立圖書館偶然讀到了拉扎勒斯·蓋格的《論語言的起源》,這本書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幫助他確立了自己未來的思考方向,對思維、語言和相關神經控制產生興趣。

求學年代

1892年,梅耶進入柏林大學,成為一名主修神學的學生。但是,他並沒有選修神學課程,而是學習了哲學、數學、物理學、生理學等課程。大學二年級時,梅耶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深深的懷疑,於是他參加了艾賓浩斯開辦的心理學研究班。在艾賓浩斯的影響下,梅耶開始從神學轉向心理學,但是他並沒有從艾賓浩斯那裡獲得自己迫切需要的鼓勵與支持。
1894午艾賓浩斯離開柏林後,梅耶對自己的能力徹底喪失了自信,甚至想到了自殺。幸運的是,他在這時遇到了斯頓夫。梅耶成了斯頓夫在柏林的第一個學生,並在他的指導下於1896年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

研究生涯

像斯頓夫一樣,梅耶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聽覺與音樂心理學領域,他發表過幾篇關於音樂心理學耳蝸在聽力中的機能性質方面的理論文章,並且還進行了主音美學、樂音音椎和四分音的實驗研究。然而,由於兩人在“音樂失調及和諧”方面的分歧,於1898年決裂。
與斯頓夫決裂之後,梅耶不得不離開拍林大學。由於在德國缺少合適的學術職位和學術關係,他先去了倫敦,7個月後又因同樣的原因而移居美國。到美國後,梅耶先在克拉克大學做了一年無薪水的研究員。
此後於1900年6月被密蘇里大學聘為實驗心理學教授,開始了他在密蘇里大學長達30年的學術生涯。梅耶在這裡繼續進行聽覺機能與音樂心理的實驗研究,並為爭取密蘇里州聽力受損人群的利益開展工作。此外,他還研究了學習、注意和情感過程的神經機制、學習的條件、美學等問題。
1929年,梅耶的學生莫勒為完成社會學系的課程而編制了一份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對婚前性行為等問題,梅耶曾為莫勒提出建議,並向他提供部分資助。這份問卷在保守的哥倫比亞大學和密蘇里大學引起了爭議,同時引起新聞媒體關注,並要求解僱梅耶及莫勒的社會學課程主講教授解僱的請願書。一年後,梅耶被解僱。

晚年生活

1932年後,梅耶在邁阿密大學任訪問教授,繼續其聽覺、聾兒教育、學習和情緒等課題的研究。他生命的最後歲月大部分都是在這裡度過的,1967年3月14日梅耶逝世,享年94歲。

作品著作

作品名稱
出版年代
《人類行為的基本規律》
1911
《他人心理學》
1921
《心理學演示簡明手冊》
1922
《變態心理學》
1927
《初級實驗室心理學》
1927
《音樂家的算術》
1929
《我們如何聽,音調如何成為音樂》
1950

理論體系

完全行為主義

梅耶是早期第一個完全用行為主義主張來說明人類行為的人。他認為,要想了解人類行為在個體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意義,必須研究行為及其神經機制,而不是去探討個體意識的成分或心理結構。在梅耶看來,這只不過是一種普遍的運動,而不是別的什麼東西,也不是在這種運動之外再加上別的東西。所謂普遍性的運動就是一個單獨的反應,這個單獨的反應可以代替許多別的單獨的反應。
梅耶指出,在傳統心理學那裡,所有這類機能通常都是用內省方法來研究,用意識的方式來敘述的,同樣也可以用客觀的方法來研究,用運動或行為的方式來敘述。然而梅耶他強調自己是方法論的行為主義而不是形上學的行為主義。一方面,梅耶沒有否認個體意識的現實,只是將心理狀態視作複雜種經過程操作的速記,反對對其進行解釋性的套用。另一方面,他也沒有完全拋棄通過內省獲得的數據,而只是認為內省的科學價值僅僅在於“這一事實,即它有助於我們發現神經機能的規律。”

行為生理基礎

梅耶認為傳統意識心理學所謂的心理狀態實際上與特定的神經過程具有確定的關係,之所以將它們視作行為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它們與作為行為充要條件的神經過程相伴隨,他批評了麥獨孤在《身體與心理》一書中將意識作為刺激與反應等式中連線二者的未知因素再次引入心理學,認為必須在主觀術語與客觀術語之間建立一種確定的關係,這樣就可以將一個轉變為另一個,而石會將它們混同在一起;同時,也必須嘗試為心理和社會科學在描述人類時,似乎不能省略的所有特定心理狀態或心理機能提供一種明確的神經機制。

學習行為研究

梅耶指出,動物的活動主要是在反射和一組被選擇的反射即本能的支配下進行的,他將之統稱為遺傳活動。這些活動都是在某一特定刺激之後跟隨著一個特定的反應,並且它們完全是由個體從其祖先那裡得到的生物遺傳所嚴格決定的,與特殊的地理、物理環境和社會環境沒有任何關係。梅耶由此將個體在生活過程中lb特殊的地理、物理環境和社會環境所塑造的行為模式稱為學習或習慣。在他看來,學習與習慣是同義的,它們是人類或動物個體行為塑造的不同方面。學習主要是與社會機構、各級各類學校相聯繫,而習慣則更多地與完全偶然的環境有關。他發現,個體所屬的物種越高級,學習或習慣行為的數量就越多。

人物爭議

作為一位早期行為主義者,梅耶對心理學學科的更為廣闊的視野卻具有堅定的行為主義傾向,促進了客觀心理學的興起。然而,在心理學歷史發展過程中,梅耶的理論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他在美國心理學史上地位倍受爭議。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方面與梅耶的個人和文化因素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其理論本身存在的問題有關。梅耶在美國的職業生涯一直游離於美國主流心理學,甚至是行為主義之外。由於梅耶在27歲之後才移居美國,他的理智基礎主要植根於德國實驗心理物理學和感官心理學,而非當時處於美國行為主義舞台中心的動物行為的研究。同時他的學術旨趣更多地集中於德國實驗心理學的純科學取向,對於華生提出以預測和控制行為作為心理學理論日標的美國式的套用取向則毫無興趣。
儘管梅耶提出並系統地闡述了人類行為的基本規律,但是由於他堅持極端的還原論,事實上並沒有為人們理解兒童行為及人類的神經系統提供多少新的知識。另外,在實際研究中,梅耶也偏離了1913年之後美同心理學和行為主義的主線,他像鐵欽納一樣專注於心理學的實驗室研究,忽視了心理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因而不符合美國的時代精神。

人物評價

心理學史學研究專家郭本禹認為,梅耶一生髮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其研究集中於聽覺和音樂心理學方面。他是心理學發展早期第一個完全用行為主義主張來說明人類行為的人,對行為主義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也是美國最堅定、最激進的客觀主義者之一。梅耶對美國心理學主要的影響表現在,他培養出了魏斯這個在行為主義學派發展中有較大影響的學生。後者繼承了梅耶的這種思想,將之發展成為生物社會行為論的客觀心理學。
著名心理學史家波林在其《實驗心理學史》第一版中,只是在講到斯頓夫的學生時偶然提到了梅耶,他僅在一條注釋中承認梅耶“有時被認為是華生之前的行為主義者”,他的“觀點是一種很好的行為學和操作實證主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