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與法國大革命》一書由[法] 弗朗索瓦·傅勒所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思與法國大革命
- 作者:[法] 弗朗索瓦·傅勒
- 原作品:Marx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 譯者:朱學平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月1日
- 頁數:264 頁
- 定價:48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7538801
- 叢書系列: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
《馬克思與法國大革命》一書由[法] 弗朗索瓦·傅勒所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馬克思與法國大革命》一書由[法] 弗朗索瓦·傅勒所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法國大革命構成了馬克思革命思想的最重要的來源,但對此問題的專門研究極其罕見。本書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導言”)為傅勒對馬克思...
《法國大革命的政治哲學思索是》是2011年1月1日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福岩。內容簡介 《法國大革命的政治哲學思索》緊緊圍繞法國大革命這一世界社會政治發展的重大事件,研究近代歐洲各國思想家對法國大革命反應中的政治哲學觀念,從而分析近代歐洲政治哲學的分化與進展,進而探討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學...
《馬克思《法蘭西內戰》研究讀本》是2013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惠斌、楊金海。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部分歷史考證 第一章寫作背景 一法國大革命與第一巴黎公社 二第二巴黎公社前發生的幾個事件 三第二巴黎公社 第二章寫作與傳播 一《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關於普法戰爭的第一篇宣言》的寫作與早期傳播 二...
馬克思依賴下述發現,才奠立了普遍利益的現實根據:其一,歷史,尤其是法國大革命史表明,任何一個試圖領導革命的階級,其階級利益必然這樣那樣地和人類的普遍利益相吻合。馬克思寫道,充當解放者角色的“這個階級和整個社會親如手足,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它被看做和被認為是社會的普遍代表;在這瞬間,這個階級本身的...
在這種情況下,馬克思應約·魏德邁的《革命》期刊約稿而寫下這篇著作。作品思想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的主要內容有:第一,剖析了法國1848年的二月革命的性質、特徵和失敗的根源。社會經濟狀況的惡化和基於經濟利益階級衝突與鬥爭的加劇是二月革命爆發的原因。二月革命推翻了代表著大金融資本家利益的七月王朝,...
這是法國早期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保爾·拉法格研究語言問題的重要歷史文獻和科學資料。他在這本書里具體分析了法語在法國大革命前後的發展情況,從而闡明語言的演變和社會生活的密切關係。作者簡介 保爾·拉法格(1842一1911)。拉法格是法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1866年擔任國際委員會委員,兩年後同馬克思的女兒勞拉結婚,在...
人民民眾推動了各個黨派尤其是雅各賓派與巴黎公社派的政治計畫一步步取得成功,是法國革命一步步深入的助推劑。本書從社會史的角度對此做了深入討論,很有學術價值。作者簡介 喬治·魯德(1910—1993),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受法國年鑑學派影響,主張“自下而上”的歷史研究,對於法國大革命史與近代歐洲社會史有...
由此,本書詳細闡述馬克思在哲學、社會生活、以及政治領域內的一系列革命思想。目錄 緒 論 一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的意義 二 現階段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 研究的主要內容與觀點 第一章 革命的概念 第一節 革命的詞源學研究 第二節 法國大革命與現代革命概念的誕生 一 法國大革命的背景、過程及其重要歷史地位 二 ...
本書撇開政治思想史的述說方式,而是從政治理念的發展和演變入手,對啟蒙以來歐洲近代政治哲學發展的整體脈絡進行了系統地梳理,並將法國大革命看作是歐洲近代政治哲學的轉折點,圍繞著對它的分析和評判,突顯出這一時期政治哲學分化的趨勢和特徵。自由主義和國家主義之間的對峙為馬克思政治哲學的誕生提供了有利的契機,...
首先,社會黨的歷史是一部湧現出像饒勒斯、勃魯姆、密特朗這樣傑出的黨的領袖人物,在理論和實踐方面探索法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社會黨成立初期,自稱是工人階級政黨,它主要受到空想社會主義、激進主義、馬克思主義等思想的影響,在理論上積極倡導多元主義。饒勒斯主張把馬克思的觀點和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同法國的現實相結合,...
西方左翼來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啟蒙時期的 “三大原則”:自由、平等、博愛,其後以市民階層為主的包括貧苦工人和農民在內的是“第一左翼”;受馬克思、恩格斯影響的工人運動及其黨派為“第二左翼”;20世紀十月革命勝利以後由上述“第二左翼”分裂出來的以左翼社會黨人為主的“第三左翼”;而從“第二左翼”分裂出來...
泛指一切強調人的價值,維護人的尊嚴及權利的思潮和理論。包括作為教育制度的人道主義、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源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想。提倡關懷人,尊重人,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主張人格平等,互相尊重。法國大革命時期,把它具體化為“自由”、“平等”、“博愛”。傅斯年先生早已指出...
在其師勒費弗爾指導下,費時近10年對無套褲漢的社會成份、職業、要求、鬥爭目標和策略以及與革命政府的關係作了系統研究和深刻分析,發展了自下而上的法國革命社會史研究,確立了作為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在法國革命史研究中的地位。70年代中期起,對法國大革命時期消滅封建關係等問題展開深入研究,與英國和美國一些史學家...
意識形態概念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理論家、意識形態理論的鼻祖特拉西最早提出來的,不過當時他所界定的含義是一種對真理的認識。19世紀,馬克思又提出意識形態的理論,認為意識形態是上層建築的一部分。20世紀的阿爾都塞重又考察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意識形態是一種實踐,是對人的意識的加工。首先,阿爾都塞的...
特別是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關係,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然而,在新的社會制度下,廣大勞動民眾處於新的枷鎖之中,仍然是政治上無權,經濟上更加貧困。資本主義社會活生生的現實,打破了啟蒙學者對這個新社會的華美預言,無異於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的:“資本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