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東方發展理論研究

馬克思東方發展理論研究

《馬克思東方發展理論研究》是一本於2009年11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馬克思東方發展理論研究
  • 作者:王聚芹
  • ISBN:978-7-206-06346-6
  •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1月
作者簡介,著作簡介,

作者簡介

王聚芹,女,1970年5月生,漢族,河北石家莊人,中共黨員,哲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在復旦大學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2005年7月至今在華北電力大學任教。期間:2007年7月在北戴河參加“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研修班的學習;2009年6月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參加由五部委聯合舉辦的2009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幹研修班的學習。主要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題研究》、《自然辯證法概論》等研究生課程以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等本科生課程,獲校2008-2009學年度“教學優秀”獎,2007年獲“科技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研究方向為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馬克思東方發展理論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1項,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年度規劃課題1項,參加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項;主持校“引進高層人才科研基金”項目1項;主持校級重大教改項目1項;出版專著2部,參編著作3部;共發表論文80餘篇

著作簡介

【摘要】: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一直是學界最有爭議的話題之一。自從其昭示於後人伊始,對這一問題的爭論就伴隨著東方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整個歷程,甚至波及全球。在不同的東方國家不同的革命和建設時期,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被不同的學者詮釋出相異的面相。
馬克思、恩格斯對東方社會發展問題的關注初始於對在資本徵討中東方民族苦難境域進行拯救的努力,而以唯物史觀解讀東方社會是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研究方式。在資本徵討過程中東方社會將走出閉鎖狀態,實現生產、生活的現代化是原構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的主要內容。
民粹派以民族存在的特殊性和資本現代性將造成嚴重社會分化弊端為由,拒絕融入世界交往,並由試圖規避資本生產弊端而拒絕接受資本的現代化成果對東方社會發展的積極改造,對東方社會發展的特殊性進行了唯心主義的解讀。 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民粹派營壘發生分化,其中一部分民粹派分子轉向馬克思主義,並試圖用唯物史觀解讀俄國現實及未來出路。
國內矛盾急變和革命風暴的醞釀使俄國已經走上世界歷史革命的前台,俄國革命現實使馬克思、恩格斯將關注焦點轉移向東方社會,重新審視東方社會發展道路的特殊性問題,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在唯物史觀和東方民族視野的交匯中最終形成。
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歸結起來大致包括以下內容:落後的東方社會仿照西方發展資本主義只能是重走全面異化的屈辱之路;世界交往使科學技術和生產力不必在每個國家重歷自我生成的整個過程,國際間科技交流和相互借用使社會跳躍式發展更具可能性;農村公社內、外矛盾的特殊性是東方不同於西方的社會結構存在形式,也是東方社會跨越發展的前提;世界交往使導入社會主義的突破點不再唯一,除經濟因素外,政治、軍事手段同樣可以擔當不同國家直接挺進社會主義的導行因素;可以率先發動社會主義革命的不一定是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在當時情況下,只要條件具備,東方社會同樣也可以發動社會主義革命;東方社會不必固守於西方已經經歷的道路,在借鑑並利用西方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可以跨越資本主義的“卡夫丁峽谷”,實現跳躍式發展;西方現代化的實質是對農民的剝奪,而東方社會要真正實現跨越發展,必須能夠成功解決現代化與農民的關係問題;避免資本主義自發發展時所經受的苦難和享用資本主義現代化積極成果成為東方社會跨越發展中堅持的兩大原則;東方社會必須終止資本自發發展才能實現社會發展的自覺;農村公社優勢的發揮與藉助只能在社會主義交往時代才能充分彰顯。
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揭示了人類歷史趨向現代文明不可能只有西方一種模
【關鍵字】:東方社會理論 世界歷史 民族傳統 普遍性 特殊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