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教育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教育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教育》是2016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文學國、呂靜、韓育哲。

基本介紹

  • 書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教育
  • 作者:文學國、呂靜、韓育哲
  • ISBN:9787516179932
  • 頁數:410頁
  • 定價:98元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3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黨的理論工作,重視全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工作。十八大以來,以習總書記的黨中央更是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來抓。
2004年1月,《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下發,並決定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把中國社會科學院努力建設成為馬克思主義堅強陣地、黨和國家的思想庫智囊團(智庫)、哲學社會科學的高殿堂的要求,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採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2009年年初決定把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理論研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並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理論研究工程領導小組。小組成立後,一方面注重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組織機構的建設,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別的研究室和中心等;同時又注重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安排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36個相關領域的“專題摘編”及基礎理論專題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推出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專題摘編”叢書的出版,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本身,對深化我國相關科研工作,對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廣大幹部民眾的學習將提供便利並會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

圖書目錄

一 教育的本質是改變人的本質
(一)人的本質與自然界的關係
1.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與自然界緊密相連,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動物按照所屬的種的尺度和需要來構造,人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
2.全部人的活動迄今為止都是勞動。工業和工人的存在是一本打開的人的本質力量的書
3.自然科學通過工業實踐進入和改造人的生活,為人的解放作準備。如果把工業看成人的本質力量的公開的展示,人的自然本質就可以理解了
4.西方哲學家對教育的認識,如孔狄亞克認為人的全部發展取決於教育和外部環境,教育的萬能也是愛爾維修哲學體系中的主要因素之一
5.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當人開始生產生活資料時,人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
6.人的思維的最本質的和最切近的基礎是人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發展起來
(二)人的本質與社會的關係
1.人的任何關係只有通過人對他人的關係才得到實現和表現。在異化勞動的條件下,每個人都按照自己作為工人所具有的尺度和關係觀察他人
2.人是社會存在物。人對人、人對自然的關係直接表現為人的本質,從中可以判斷人的文化教養、合乎人性以及合乎人性需要的程度
3.人的本質只有對社會的人來說才是存在的
4.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繫
5.對人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斷應當以社會力量為準繩
6.既然是環境造就人,就必須造就合乎人性的環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會的,就只能在社會中發展其真正的天性,根據社會力量衡量人的天性的力量
7.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8.人是在社會中進行生產的人,是最名副其實的政治動物,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從更廣泛意義來說是“社會動物”
9.個人之間全面的互相依賴的關係構成了人的關係,社會關係的內容、實現的形式和手段是不以任何人為轉移的社會條件決定的
10.人的社會性質是由生產生活資料的過程已經具有的社會性質決定的
11.語言的存在和語言的創造是作為人民交際的工具為整個社會服務的
(三)人的本質與物質利益
1.私人利益是把自己最狹隘和最空虛的形態宣布為國家活動的範圍和準則,任何現代國家一旦遇到有人想實際運用這種立法權利,都會被迫大聲疾呼:你的道路不是我的道路,你的思想不是我的思想
2.私人利益把自己看作是世界的最終目的
3.如果特殊利益在政治上成為國家的必然性,國家內部必然會長出腫瘤
4.人類今後不應該再通過強制即政治的手段,而應該通過利益即社會的手段聯合起來,以這個新原則為社會的運動奠定了基礎
5.貧困是被動的紐帶,使人感覺到自己需要的最大財富是他人,是他人的本質在自身的統治
6.“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醜
7.表現為全部行為的動因的共同利益,他的對立的個別利益的滿足,正好就是被揚棄的對立面即一般社會利益的實現”
……
二 教育的作用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三 教育的目的是使全人類獲得徹底解放
四 教育的基本特徵
五 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六 教育與經濟
七 教育與政治
八 教育與法律
九 教育與道德
十 教育與宗教
十一 資產階級教育
十二 無產階級教育
十三 青少年教育
十四 教育與知識分子
十五 教育是培養無產階級接班人的途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