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對傳統感性思想的超越與重建

馬克思對傳統感性思想的超越與重建

《馬克思對傳統感性思想的超越與重建》首先反思了西方傳統感性思想的局限性,闡述了馬克思哲學變革的基礎是實現了“感性的超越”,即賦予了感性以能動的活動機能,從而既改變了以被動靜止的感性為基礎的“直觀唯物主義”,又顛倒了以無人身的理性為基礎的抽象唯心主義。只有在感性活動基礎上,一方面才能有效地吸收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把人的自我發展看成是人自己勞動的成果,這是理解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統一,並實現自然史與人類史的統一,它表現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自然主義,完成了的自然主義=人道主義,這是理解共產主義世界觀的理論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思對傳統感性思想的超越與重建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248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作者:王國壇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116074, 751611607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馬克思對傳統感性思想的超越與重建》認為感性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前提,啟蒙理性的局限性在於不顧感性的限制而片面實現理性解放。

作者簡介

王國壇,男,1963年7月生,哲學博士,遼寧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國內率先開闢了馬克思的感性思想研究領域,形成的主要觀點:馬克思哲學變革的基礎是實現了“感性的超越”、馬克思的哲學主題是物質生產勞動、活動的感性是知識論的動力原則、人的自由解放基礎是人與自然的和解、人的自由解放核心是勞動解放、馬克思的新世界觀是“自由人的自由聯合體”等。

圖書目錄

導言馬克思感性思想的當代意義
一馬克思的感性思想與馬克思哲學變革的基礎
二馬克思的感性思想與現代西方哲學變革的內在聯繫
三馬克思的感性思想與當代哲學的發展方向
第一章對西方傳統感性思想的反思
第一節西方傳統哲學以自然態度理解感性
一理性主義認為感性具有不確定性
二經驗主義認識論強調感覺的直觀反映特性
三經驗主義道德哲學把感性看成是快樂主義的基礎
第二節康德和黑格爾對傳統感性思想中自然態度的反駁及其局限性
一康德發現了感性中的抽象主觀機能
二黑格爾認為感性具有確定性
三康德和黑格爾感性思想的局限性
第三節傳統感性思想在人類思想史上的解放意義
一傳統哲學的思想格局:感性與理性的二元對立
二傳統理性主義對感性的束縛和限制
三感性思想的興起是人類解放運動的起點
第二章馬克思哲學變革的基礎是感性的超越
第一節馬克思對傳統哲學的揚棄
一揚棄傳統感性思想的直觀形式
二揚棄情感主義的靜止性和不確定性
三超出意識內在性圓圈以尋找新的哲學基礎
第二節感性超越的基本內涵
一讓自我意識回歸自己的身體
二賦予感性以活動的機能
三清除外在遮蔽以面向感性活動本身
第三節感性超越的實質是思想居所的移居或思想立場的轉變
一從純粹的自我和直觀感性到活動感性的轉變
二從知識論立場到勞動主題的轉變
三從啟蒙立場到人的解放的轉變
第四節感性超越的基礎是感性活動
第三章感性活動與人的自我發展
第一節感性活動是人的自身本性
一感性活動與人的現實生活的必然聯繫
二人的意識活動從屬於感性活動
三人的本質力量只有在感性活動中才能得到實現和確證
第二節人的自我發展是感性器官自身活動的成果
一感性活動以感性器官為中介
二感性活動把自身的活動內容揚棄於感性器官之中以實現人的自我發展
三人的發展史就是感性活動的發展史
第三節異化勞動與人的異化
一人的自我異化是物質生產勞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二人的自我異化的根源是勞動異化
三消除異化勞動的根本途徑在於實現勞動能力的自身發展
第四章在感性活動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的統一
第一節自然的生命力與人的生命力
一自然生命力是自然界自身演化的產物
二自然生命力是人的生命力的原始基礎
三感性活動是人的生命力的本質表現
第二節只有在感性活動中自然生命力才能生成人的生命力
一自然的本質及其自然演化的局限性
二人在感性活動中實現了對自然生命力的否定
三自然生命力只有在感性活動中才能煥發出入的生命力
第三節完成了的人道主義與完成了的自然主義
一真正的人道主義是完成了的自然主義
二真正的自然主義是完成了的人道主義
三人類歷史是整個自然史的現實部分
四隻有完成了人與自然的統一才能實現人的自由發展
第五章感性的遭遇與感性的解放
第一節反思感性的遭遇
一柏拉圖對感性的蔑視和排除
二認識論視野中的被動感性
三在主觀能動性中的抽象感性
第二節感性解放與人的自由生活
一感性是現實的具體的人的生命基礎
二人的生命本性在於追求自由
三感性解放與實現人的自由理想
四感性解放的現實可能性與途徑
附錄馬克思在方法論上的變革及其現實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