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馬克思人學道路是於存在論的根基處開闢的,是人學史上發生的一次“存在論斷裂”。馬克思開闢了“直面生活”的存在論道路,“人的感性生活”構成了人成其為人的最本原的基礎、最充足的根據、最後的原因。本書從存在論的視角切入,比較系統地闡釋了馬克思人學的存在論思想及其價值論意蘊。全書共分為十二章,分別探討了“存在論”“實體本體論”“人學新路向”“存在論的方法論意義”“人的本質”“自由個性”“共產主義思想”等與馬克思主義存在論及人學相關的問題。
圖書目錄
(一)中文著作
成德寧:《城市化與經濟發展——理論、模式與政策》,科學出版社,2004。
遲福林:《第二次轉型——處在十字路口的發展方式轉變》,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2010。
丁澤霽:《國外農業經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
郭書田、劉純彬等:《失衡的中國——城市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第一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簡新華、何志揚、黃錕:《中國城鎮化和特色城鎮化道路》,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簡新華、黃錕等:《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的農民工問題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厲以寧:《中國經濟雙重轉型之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增訂版)》,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劉傳江:《中國城市化的制度安排和創新》,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
羅震東:《中國都市區發展:從分權化到多中心治》,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
倪鵬飛主編《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5》,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王茂林:《新中國城市經濟50年》,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
張占斌主編《中國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報告(2014)》,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張占斌主編《中國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報告(2016)》,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張占斌、丁德章、黃錕主編《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市民化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張占斌、黃錕主編《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
張占斌等:《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方略》,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二)譯著
〔美〕埃弗里特·M.羅吉斯等:《鄉村社會變遷》,王曉毅、王地寧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美〕赫茨勒:《世界人口的危機》,何新譯,商務印書館,1963。
〔美〕霍利斯·錢納里等:《發展的型式:1950—1970》,李新華等譯,經濟科學出版社,1988。
〔美〕科佩爾·S.平森:《德國近現代史》,范德一譯,商務印書館,1987。
〔美〕拉雷·N.格斯頓:《公共政策的制定》,朱子文譯,重慶出版社,2001。
〔美〕理察·瑞吉斯特:《生態城市-建設與自然平衡的人居環境》,王如松、於占傑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美〕劉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倪文彥等譯,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9。
〔美〕麥可·波特:《國家競爭優勢》,李明軒、邱如美譯,華夏出版社,2002。
〔美〕米爾斯:《城市經濟學》,郝壽義等譯,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美〕喬爾·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美〕威廉·奧弗霍爾特:《中國的崛起:經濟改革正在如何造就一個新的超級強國》,達洲譯,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
〔美〕沃納·赫希:《城市經濟學》,劉世慶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英〕K.J.巴頓:《城市經濟學》,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城市經濟研究室譯,商務印書館,1984。
〔英〕莫瓦特:《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12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組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三)報刊論文
白南生:《關於中國的城市化》,《中國城市經濟》2003年第10期。
蔡昉:《如何轉向全要素生產率驅動型》,《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
蔡昉:《加快城市化,培養新的消費群體》,《領導決策信息》2000年第43期。
蔡繼明等:《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加快城市化進程》,《經濟縱橫》2007年第7期。
曾磊、雷軍、魯奇:《我國城鄉關聯度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區域比較分析》,《地理研究》2002年第6期。
陳峰:《轉型時期的城市規劃與城市規劃的轉型》,《規劃研究》2004年第8期。
鄧宇鵬:《中國的隱性超城市化》,《當代財經》1999年第6期。
杜鷹:《我國的城鎮化戰略及相關政策研究》,《中國農村經濟》2001年第9期。
段炳德:《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特點、目標與戰略需求》,《人民日報》2013年8月5日。
范劍勇、邵挺:《房價水平、差異化產品區位分布與城市體系》,《經濟研究》2011年第2期。
方創琳等:《中國城市群緊湊度的綜合測度分析》,《地理學報》2008年第10期。
方創琳、王德利:《中國城市化發展質量的綜合測度與提升路徑》,《地理研究》2011年第11期。
高佩義:《中國城市化的特點和趨勢》,《中國農村觀察》1991年第2期。
國家計委巨觀經濟研究院課題組:《關於“十五”時期實施城市化戰略的幾個問題》,《巨觀經濟管理》2000年第4期。
胡鞍鋼:《論新時期的“十大關係”》,《清華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
胡鞍鋼:《中國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當代經濟》2010 年8 月(上)。
黃錕、楚瑞:《新型城鎮化的人本訴求和保障措施》,《經濟研究參考》2015年第22期。
紀睿坤:《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人口城鎮化改革亟待破題》,《21 世紀經濟報導》2013 年2 月22 日。
簡新華等:《中國城鎮化的質量問題和健康發展》,《當代財經》2013年第9期。簡新華、黃錕:《中國城鎮化水平和速度的實證分析和前景預測》,《經濟研究》2010年第3期。
焦秀琦:《世界城市化發展的S型曲線》,《城市規劃》1987年第2期。
藍海濤:《我國城鄉二元結構演變的制度分析》,《巨觀經濟管理》2005年第3期。
李駿、顧燕峰:《中國城市勞動力市場中的戶籍分層》,《社會學研究》2011年第2期。
李揚:《中國經濟發展將進入一個新階段》,《經濟參考報》2013年1月4日。
李月、周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研究的文獻綜述》,《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2年第9期。
廖躍文:《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城市化的發展特徵》,《世界歷史》1997年第5期。
劉偉:《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在於轉變發展方式》,《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劉世錦:《中國經濟進入增長階段轉換期》,《中國經濟時報》2013年3月24日。
劉樹成:《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人民日報》2013年10月14日。
劉志彪:《以城市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學術月刊》2010年第10期。
陸大道等:《中國城鎮化發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學發展之路》,《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
陸銘、向寬虎、陳釗:《中國的城市化和城市體系調整:基於文獻的評論》,《世界經濟》2011年第6期。
舒聖祥:《農民豈能“被城市化”》,《中國產經新聞報》2010年9月16日。
〔日〕山田佐武郎:《農業和非農業之間的不平等》,《農業經濟譯叢》1986年第2期。
孫永正:《城市化滯後的八大弊端》,《城市問題》1999年第6期。
田雪原:《“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口城市化視角》,《人民日報》2011 年5月5日。
童馭:《我國城市管理中違背人本理念的現象分析》,《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王如松:《轉型期城市生態學前沿研究進展》,《生態學報》2000年第5期。
王小魯:《中國城市化路徑與城市規模的經濟學分析》,《經濟研究》2010年第10期。
王小魯、夏小林:《最佳化城市規模,推動經濟成長》,《經濟研究》1999年第9期。
魏後凱:《中國城鎮化進程中兩極化傾向與規模格局重構》,《中國工業經濟》2014年第3期。
夏小林、王小魯:《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分析——兼評“城市化”方針》,《改革》2000年第2期。
鄭秉文:《轉型發展中警惕中等收入陷阱》,《杭州》2012年第8期。
周家來:《“城市病”的界定、規律與防治》,《中國城市經濟》2004第2期。
周一星:《城鎮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科學決策》2005年第8期。
朱蓓倩、高向東、陶樹果:《新型戶籍制度下特大城市人口調控的博弈研究——以上海為例》,《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6年第2期。
朱守銀:《中國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改革問題研究》,《經濟研究參考》2001年第6期。
朱鐵臻:《城市化是新世紀中國經濟高增長的強大動力》,《經濟界》2000年第1期。
鄒一南:《城鎮化的雙重失衡與戶籍制度改革》,《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4年第2期。
(四)外文文獻
Au, C. and V. Henderson, “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73,No.2,2006.
Banister, Judith and Jeffrey R. Taylor, China: Surplus Labor and Migr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opulation, New Delhi, September, 1989.
B.R. Mitchell, P. Deane, Abstract of British Historical Stat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2.
Braudel et al., Labrousse. Histoire Economique et Sociale de la France, Vol.4,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77.
Capello, R.,“Recent Theoretical Paradigms in Urban Growth”,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Vol.21,No.3, 2013.
Capello, R.,Camagni, R.,“Beyond Optimal City Size: A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Urban Growth Patterns”,Urban Studies, Vol.37,No.9, 2000.
Capello, Roberta and Camagni, Roberto, “Beyond Optimal City Size: A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Urban Growth Patterns”, Urban Studies, No.9,2000.
Champion,A., Counterurbanization:The Changing Pace and Nature of Population Decentration, London:Edward Amold, 1989.
C.H.C. Bae and H.W. Richardson, Urban Sprawl in Western European and the United States,London: Ashgate. 2004.
Christian Ambrosi,La France 1870-1981,Paris:Editions Masson,1981.
Davin, Delia,Migrants and the Media: Concerns about Rural Migration in the Chinese Pres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Flow of Rural Labor, June, 1996.
David Ward,Cities and Immigrants:A Geography of Change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Desmet, K.,E. Rossi-Hansberg,“Urban Accounting and Welfar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103,No.6,2013.
Evans, A.W., “A Pure Theory of City Size in an Industrial Economy”, Urban Studies, Vol.9, 1972.
Fujita, M.,Urban Economic Theory: Land Use and City Siz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Geddes P., City in Evolution, N.Y.: Howard Forting, 1915.
Gilbert, J. and M. Miki, “Imperfect Labor Mobility and Unemployment in LDCs: Comment”,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No.65, 1998.
Ginsburg, N., B. Koppel and T. McGee,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Gugler, Josef,The Urban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G.Kaushal,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1757-1966,New Delhi: Kalyani Publishers, 1979.
Glaeser,E.,Triumph of the City, London: Macmillan, 2011.
Harris, J.R. and M.P.Todaro,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No. 60,1970.
Henderson,J.V., “T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64, 1974.
Hezri, A.A., Dovers, S.R.,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Policy and Governance: Issues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 Ecological Economics, Vol.60,No.1,2006.
Hymer, S. H.,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0.
Johnson, D. Gale,China's Rural and Agricultural Reforms: Successes and Failures,Bateman Lectur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February, 1996.
Jones, Gavin W. and Pravin Visavin, Urbanization in Large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 Indonesia, Brazil and In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James Walvin,English Urban Life,1776-1851. London: Routledge Ltd.,1984.
Jian Xinhua, Huang Kun, “An Empirical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he Level and Speed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Vol. 2,No.2, 2011.
John and Muriel Lough,An Introduction to 19th Century France, London: Longman,1978.
Jones, G.W.and P. Visaria,Urbanization in Large Developing Countries, Clarendon Press, 1997.
Jones,H., Population Geography,London: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1990.
Kanemoto,Y.,T.Ohkawara,T.,“Suzuki.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a Test for Optimal City Sizes in Japan”,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Vol.10,No.4,1996.
Karmeshu,“Demographic models of urbanization”,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Vol.15,No.1,1988.
Ke, Shanzi,“Agglomeration, Productivity, and Spatial Spillovers across Chinese Cities”,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Vol.45,No.1, 2010.
Kirkby, R.J., Urbanization in China: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1949-2000,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5.
Krugman, P., “On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Citie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37, 1993.
Larson, Donald and Yair Mundlak,“On the Intersectoral Migration of Agricultural Labor”,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45, No. 2, 1997.
Lincoln, H. and Ma Xia,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Armonk,N.Y.:M.E.Sharp,Inc, 1994.
Louis Wirth,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 49,1989.
McGee,T.G.,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 Expanding a Hypothesis,University of Hawaii, 1991.
M.Lipton,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 Urban Bias in World Developmen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Mills,E.S.,“An Aggregative Model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Metropolitan Are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7,No.2, 1967.
Mills, E.S.,Urban Economics,Glenview: Scott Foresman and Co, 1972.
M.W. Flinn, A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1700, MacMillan Press,1973.
Mulligan G. F., “Logistic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World's Largest Cities”,Geographical Analysis, Vol 1, 2006.
Northam, R.M., Urban Geography,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79.
Pan Maoxing, Berry B.J.L., “Under Urbanization Policies Assessed: China, 1949-1986”,Urban Geography, Vol.10,No.2, 1989.
Paul Cheshire, Gianni Carbonaro Dennis Hayl, “Problems of Urban Decline and Growth in EEC Countries: Or Measuring Degrees of Elephantness”, Urban Studies,Vol.23,No.2,1998.
Phyllis Deane ,W.A. Cole,British Economic Growth,1688-195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4.
Potter, R.B. and Tim Unwin,The Geography of Urban-Rural Intera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London and New York,1989.
Ray M. Northam, Urban Geograph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75.
Raymond A.Mohl,The New city: Urban America in the Industrial Age 1860-1920,Arlington,1985.
Richardson, H. W.,“Optimality in City Size, Systems of Cities and Urban Policy: a Sceptic's View”,Urban Studies, Vol.9,No.1,1972.
Roger Price,A Social History of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London: Hutchinson Education,1987.
R. Pressat, C. Wilson,The Dictionary of Demography, Blackwell Publishers,1987.
Shen J. and N.A.Spence, “Modelling Regional Population Growth in China”, Mathematical Population Studies, No.6,1996.
Simon Kuznets, Modern Economic Growth: Rate, Structure and Spread,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Skeldon,R., “Urbanization and Migration in the ESCAP Regin”, 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 No.13, 1998.
Smith, D., Third World Cities in Global Perspectiv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Uneven Urbanization, Westview Press,1996.
Stark O., Levhari D., “On Migration and Risk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31,No.1,1982 .
Stark O., Taylor J. E.,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Demography, Vol.26,No.1, 1989.
Theodore Zeldin, France,1848-1945: Politics and Ang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Thomas, I., “City-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Size of Urban System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No.17, 1985.
Todaro M. P.,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9,No.1,1969.
United Nations,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05 Revision,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7.
United Nations,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New York, 1995.
UN 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erspects:The 2003 Revision, New York:ST/ESA/SER, 2004.
Wheaton,W.,“Monocentric Models of Urban Land Use: Contributions and Criticisms”,in Mieszkowski,P.and M.Straszheim,eds.,Current Issues in Urban Economics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9.
Yang, X., “Development, Structural Changes and Urbaniz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34, 1990.
Yang, X., Hogbin, G., “The Optimum Hierarchy”, China Economic Review, No.2, 1990.
馬克思人學的存在論闡釋
目 錄
第一章 “存在”論
第一節 因果與還原
第二節 實體與本體
第三節 現成與生成
第四節 在者與存在
第五節 是與應該
第二章 實體本體論的基本建制及其動搖
第一節 實體本體論人學的基本建制
第二節 存在論的感性轉向:費爾巴哈的貢獻及限度
第三節 費爾巴哈“未竟”的事業與馬克思的使命
第三章 存在論斷裂與馬克思的重建
第一節 存在論承諾:馬克思人學不可或缺的意義維度
第二節 我生活故我在:馬克思開闢的人學存在論道路
第三節 感性生活本體論的價值論意蘊
第四章 馬克思開闢的人學新路向
第一節 從“理性”拉回“感性”
第二節 從“無我”回歸“有我”
第三節 從“實存”轉向“生存”
第四節 從“天國”降到“塵世”
第五章 馬克思人學存在論革命的方法論意蘊
第一節 “現成論”向“生成論”的躍進
第二節 “思辨理智”向“人類理智”的回歸
第三節 “共時性”向“歷時性”的轉化
第四節 “單向度”向“總體性”的提升
第五節 解構原則與建構原則的統一
第六章 馬克思人學存在論革命的哲學史意義
第一節 馬克思在何種意義上終結了實體本體論的強大傳統
第二節 馬克思在何種意義上突破了實踐本體論的傳統價值
第三節 馬克思在何種意義上超越了現代生存哲學的本體訴求
第四節 馬克思在何種意義上開闢了西方人學的現代路向
第五節 “物質”何以不能構成人之存在的本體論基礎
第七章 人的本質:馬克思的五個命題與方法論革命
第一節 “人是什麼”:彌久而時新的“斯芬克司之謎”
第二節 馬克思界定人的本質的五個命題
第三節 馬克思破譯人學“斯芬克司之謎”的方法論
第八章 人何以為本:價值論緣起,存在論解決
第一節 缺乏價值論意蘊的存在論是無效的
第二節 從存在論嬗變看人本價值的變遷
第三節 “以人為本”不是一個存在論命題
第九章 人本神話:資本主義價值觀的前提反思
第一節 “人的物化”與“物的人格化”的背反
第二節 “物的世界的增值”與“人的世界的貶值”的背反
第三節 人的獨立性與物的依賴性的背反
第四節 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壟斷化的背反
第五節 個體片面發展與社會全面發展的背反
第六節 人的異化生存與自由本性的背反
第七節 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背反
第八節 虛假的共同體與真實階級意識的背反
第十章 共產主義思想:躍遷與升華
第一節 批判路徑的斷裂:共產主義思想何以創生
第二節 思想內涵的提升:究竟何謂共產主義
第三節 學術話語的變革:如何言說共產主義
第四節 實現途徑的躍遷:共產主義何以可能
第十一章 “自由個性”的價值維度
第一節 人的發展維度:人的依賴性和物的依賴性的雙重超越
第二節 社會形態維度:人類社會的高級形態
第三節 價值理想維度:以人為本的完成形態
第四節 生存體驗維度: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
第五節 人類行走在通往“自由個性”的途中
第十二章 走向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
第一節 不必諱言個人:科學個人觀的創立
第二節 個人之外沒有人:“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不能遮蔽個體向度
第三節 社會之外沒有人:“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不能降低為個人主義
第四節 “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一個徹底的團隊精神命題
第五節 共產主義社會本質上是“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社會
第六節 共產主義的實現不是“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終結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