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論

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論

《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論》是2009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繼偉。

基本介紹

  • 書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論
  • 作者趙繼偉
  • ISBN:9787307068216
  • 定價:36.00 元
  •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9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探討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過程的基本規律,解析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接受機理,透視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接受方式,確定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評價的內容、方法和步驟,分析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建設之間的關係等。
《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論》是國內第一部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書籍,也是第一次從思想關係的視野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書籍。全書系統地構建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的理論體系,揭示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的豐富蘊含,歸納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研究的理論依據和知識借鑑,剖析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系統的要素、結構和功能,劃分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過程的階段,提取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過程的基本矛盾。

作者簡介

趙繼偉,男,生於1973年9月27日,河南省南陽市人,2008年7月畢業於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學教師、軍校教員,現為中南民族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獨著1部,參與專著6部,參與國家、省部級課題4項,在《江漢論壇》、《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等學術期刊、報紙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目錄

導論接受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關鍵問題
一、研究緣起
(一)全球化歷史境遇
(二)人的現代轉型
(三)思想政治工作科學的現實課題
二、研究視角的轉換
(一)思想關係
(二)思想關係中的人
(三)思想關係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
三、研究方法
(一)過程分析法.
(二)比較分析法
(三)現代定性研究方法
第一章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的科學內涵
一、接受
(一)學術界對接受含義的探討
(二)接受的含義
二、意識形態接受
(一)意識形態
(二)意識形態接受的含義
三、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的含義
第二章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研究的理論基礎和知識借鑑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意識形態的相對獨立性理論
(二)人的本質理論
(三)人的全面發展理論
(四)灌輸論
(五)合力論
(六)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理論
(七)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的理論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研究的知識借鑑
(一)解釋學理論
(二)批判理論
(三)接受美學
(四)客群理論
第三章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系統研究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系統的要素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主導者
(三)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受導者
(四)主導思想
(五)受導思想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系統的結構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系統的基本結構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系統的具體結構
三、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系統的功能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系統的內部功能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系統的外部功能
第四章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過程研究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過程的階段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前接受階段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即時接受階段
(三)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後接受階段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過程的矛盾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過程的基本矛盾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過程的具體矛盾
三、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過程的規律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過程的基本規律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過程的具體規律
四、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過程的特點
(一)認知性與實踐性
(二)主導性與自主性
(三)獨立性與整體性
(四)同時性與多端性
五、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過程的控制
(一)滿足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受導者的自我需要
(二)構建切實可行的目標導向系統
(三)最佳化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受導者的加工系統
(四)構建積極的調節系統
第五章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機理研究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機理概述
(一)機理的相關研究現狀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機理的含義
(三)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機理的分析方法
(四)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機理的形態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的因應性機理
(一)動力因應機理
(二)壓力因應機理
(三)激發力因應機理
三、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的感應性機理
(一)刺激反應機理
(二)認知感應機理
(三)真理效應機理
四、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的思想場機理
(一)思想信息吸引機理
(二)“為我”機理
(三)思想耦合機理
第六章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方式研究
一、依從性接受
(一)依從性接受的分類
(二)依從性接受的條件
(三)依從性接受的特點
二、認同性接受
(一)認同性接受的分類
(二)認同性接受的條件
(三)認同性接受的特點
三、信仰性接受
(一)信仰性接受的分類
(二)信仰性接受的條件
(三)信仰性接受的特點
四、依從性接受、認同性接受、信仰性接受的關係
(一)依從性接受是基礎
(二)認同性接受是依從性接受向信仰性接受發展的橋樑
(三)信仰性接受是依從性接受和認同性接受發展的必然結果
第七章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評價研究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評價的含義、作用和原則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評價的含義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評價的作用
(三)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評價的原則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評價的內容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量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質
三、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評價的方法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評價的哲學方法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評價的操作方法
四、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評價的步驟
(一)準備階段
(二)實施階段
(三)反饋階段
第八章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建設之間的關係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建設是前提
(一)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自身的理論建設是前提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自身的理論建設是前提的具體表現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是基點
(一)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是基點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是基點的具體表現
三、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
論建設相互促進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促進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建設
(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建設促進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接受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