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央蘇區的實踐研究

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央蘇區的實踐研究

《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央蘇區的實踐研究》是劉國鈺創作的政治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4月。

該書從多學科的角度考察以客家婦女為主體的蘇區婦女運動,採用史論結合的方法,通過考察蘇區婦女運動的歷史背景、理論依據、政策保障,挖掘客家婦女在革命作用下的地位之變遷等,對蘇區婦女運動實踐進行經驗總結、歷史定位與理論提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央蘇區的實踐研究
  • 作者:劉國鈺
  • 類別:政治學著作
  • 首版時間:2016年4月
  • 字數:252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主題思想,內容特點,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理論依據”,重點闡述指導中央蘇區時期婦女運動的理論——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主要內容;第三章“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背景與基礎”,著重介紹中央蘇區成立前的相關背景,包括地理條件、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狀況及革命基礎等;第四章“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保障”,討論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實踐路徑;第五章“中央蘇區婦女運動下的客家婦女地位變遷”,著重對傳統客家婦女和參與婦女運動後的客家婦女進行比較研究;第六章“中央蘇區婦女運動實踐經驗總結與當代啟示”,重點總結實踐與理論層面的經驗與對當代的借鑑意義。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選題依據與研究意義
一 選題依據
二 研究意義
第二節 主要概念的辨析與厘定
一 蘇區與中央蘇區
二 馬克思主義婦女觀與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
三 客家與客家婦女
第三節 研究現狀
一 關於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研究概況
二 關於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中國化的研究概況
三 關於中央蘇區時期客家婦女的研究概況
第四節 主要內容、研究方法、創新點及難點
一 主要內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創新點
四 研究難點
第二章 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理論依據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產生與發展
一 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產生
二 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德國的發展
三 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俄國的發展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主要內容
一 婦女被壓迫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社會現象
二 婦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通解放的天然尺度
三 參加社會勞動是婦女解放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
四 婦女解放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五 婦女在創造人類文明、推動社會發展中具有偉大的作用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國的早期發展
一 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傳入
二 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婦女思想
三 毛澤東早期婦女思想
四 中國共產黨早期婦女運動及理論的探索
第四節 婦女解放思想在贛閩粵邊區的傳播與發展
一 早期贛閩粵邊區婦女解放思想的傳播與發展
二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婦女解放思想的發展
第三章 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背景與基礎
第一節 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社會土壤
一 贛閩粵邊區地理自然環境
二 贛閩粵邊區社會經濟狀況
三 贛閩粵邊區政治文化狀況
四 贛閩粵邊區黨組織及革命基礎
第二節 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歷史背景
一 民族危機與社會危機並存
二 土地革命的興起——向農村轉移到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
三 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到中央蘇區的初步形成
第三節 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地域文化基礎
一 贛閩粵客家聚居區與中央蘇區的重合
二 贛閩粵邊區客家婦女的生存困境
第四章 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保障
第一節 中共婦運指導: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政治保障
一 中共對農村婦女運動工作的指導
二 形式多樣化的革命輿論宣傳動員
第二節 建立婦女組織: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組織保障
一 中央蘇區婦女組織的基礎:大革命時期的婦女解放協會
二 中央蘇區時期的婦女組織:黨內恢復重建的婦女部門
三 中央蘇區時期的婦女組織:婦女生活改善委員會
四 中央蘇區時期的婦女組織:女工農婦代表會議
第三節 出台相關政策: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政策保障
一 政策出台:為婦女實現解放提供政策保障
二 政策落實:在實踐中為中共領導婦女解放積累經驗
第四節 融合地域文化: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文化介入
一 革命歌謠:客家山歌與革命的融合
二 蘇區戲劇:戲劇與當地文化的融合
第五章 中央蘇區婦女運動中客家婦女地位變遷
第一節 革命運動前客家婦女家庭與社會形象回溯
一 客家婦女傳統家庭地位
二 客家婦女傳統婚戀世界
三 客家婦女傳統社會形象
第二節 革命運動前客家婦女家庭與社會角色評價
一 文獻記錄中的客家婦女
二 宗法世界中的客家婦女
三 客家婦女傳統角色悖論
第三節 革命運動後客家婦女家庭與社會角色變遷
一 政治經濟地位變遷
二 婚姻家庭地位變遷
三 文化教育地位變遷
第四節 革命運動後客家婦女家庭與社會角色評價
一 外界對蘇維埃革命運動後客家婦女的評價
二 毛澤東等領導人對客家婦女地位變遷的調查與評價
第六章 中央蘇區婦女運動實踐經驗總結及當代啟示
第一節 蘇區婦女對蘇維埃革命的參與與貢獻
一 蘇區婦女在後方經濟社會建設中充當主力軍
二 蘇區婦女積極參加擴紅支前及武裝革命鬥爭
第二節 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差異性與歷史局限
一 階級差異下的蘇區婦女運動
二 婚姻絕對自由口號下的兩性博弈
三 婦女在革命鬥爭中的游離與擔憂
四 阻礙蘇區婦女運動的其他因素
第三節 中央蘇區婦女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中國化的發展
一 開創了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中國化的局部實踐
二 開創了共產黨人對農村婦女解放的理論探索
三 促進了毛澤東等馬克思主義者婦女思想的形成
第四節 中央蘇區婦女運動實踐的當代啟示
一 樹立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婦女觀
二 重視傳統文化,努力推動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大眾化與民族化
三 與時俱進,實現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中國化的新跨越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附言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該書認為中央蘇區時期婦女解放運動開創了共產黨人對農村婦女解放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作者提出中央蘇區時期的婦女運動是中國共產黨在局部執政條件下領導的婦女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發展提供了直接的、新鮮的經驗,是馬克思主義婦女觀與中國農村地區具體情況相結合的產物,也是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中國化的歷史起點。中國共產黨人在不斷的實踐中開創了自身對農村婦女解放的探索,這樣的探索來自實踐和理論兩個層面。從上井岡山到下井岡山轉戰贛南、閩西,中國革命的重心從城市徹底轉向農村,中共領導的婦女運動主體亦發生了變化。中央蘇區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不斷深入農村地區,調研農村婦女及其生存狀況,在領導婦女進行革命與打破自身束縛的實踐中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思想、方法和觀點,開啟了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國農村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新途徑。共產黨人對農婦婦女解放理論的探索,是中央蘇區時期馬克思主義婦女觀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在實踐經驗總結的基礎上繼承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作者從農婦婦女受壓迫的根源;重視婦女力量,發揮婦女主動性;保護婦女特殊利益的同時,平衡農民整體利益等幾個方面出發,進行闡述與凝練,肯定了中央蘇區時期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指導下緊密結合蘇區各地農村的實際情況,領導農村婦女開展解放運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和方法,在領導農村婦女進行革命實踐及理論探索上作出了可貴的努力。對於此番內容的理論提煉,以及對蘇區時期的農婦婦女運動實踐的研究豐富了中國婦女運動史,尤其是為中國農村婦女運動實踐及其理論的源頭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內容特點

該書凸顯了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研究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新的探索。作者收集了大量的史學資料,在大量的史學資料和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作者追尋了中央蘇區婦女運動興起背景和理論依據,梳理了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願景,歸納總結了中央蘇區時期婦女解放運動的興起與社會、革命、民族乃至國家問題緊密相連的緣由,論述了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主要路徑,以及在此路徑作用下,中央蘇區婦女在家庭、社會中發生的巨大變化。歸納了蘇區婦女在蘇維埃革命及社會建設中貢獻的成績,特別是對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差異性和歷史局限性進行了客觀公正的評價,凝練了中央蘇區婦女運動的現實啟示,凸顯了學術研究課題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就學術研究的方法而言,作者採用多種學科交叉研究方法,在學術闡述的過程中運用了社會學、歷史學、社會性別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還與民俗學等相呼應,堅持史論相結合,論從史出的原則,並採用比較研究法,比較研究蘇維埃革命前與蘇維埃革命後以客家婦女為主體的蘇區婦女在社會、家庭中的變遷。中央蘇區所轄區域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區,將客家婦女置身於整個蘇維埃革命洪流中進行中考察,凸顯了革命之於她們,她們之於革命的雙重作用。
該書提出中央蘇區時期的婦女運動開創了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中國化的局部實踐。作者採取了史論結合的方法對中央蘇區婦女運動進行了實踐總結和理論提升,對中央蘇區婦女解放運動進行客觀的、實事求是的評價,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尤其是把中央蘇區時期的婦女解放運動置身於整箇中國革命,特別是中國婦女運動的歷史洪流中。提煉出中共領導的蘇區婦女運動實則是在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指導下進行的,是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中國化歷程中的重要一環,除了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央蘇區時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外,中共領導的蘇區婦女運動實踐亦是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發展的歷史進程。作者對於中央蘇區時期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實踐經驗的提煉,以及給蘇區婦女運動在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的歷史地位進行界定,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科研究上是一次有效的嘗試。

作品評價

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金龍:“該書史料翔實,角度立意新穎,在中央蘇區婦女史研究上取得了新突破,既有學術傳承,也有作者的獨立思考和見解;既有較高學術價值,也有鮮明現實意義。”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央蘇區的實踐研究》
2016年4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7858-4

作者簡介

劉國鈺,1983年生,江西瑞金人,博士。贛南師範大學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兼職研究人員、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傳統文化(蘇區史與客家傳統文化)等領域研究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