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共分八章,在導論之後,第二章是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論城鄉關係的基本觀點的揭示和闡述。第三章討論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中國化的必然性,一是通過考察經典作家論城鄉關係的時代背景、空間對象,從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理論品質和內在要求的角度,探討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中國化的必然性;二是從近代以來的中國基本國情和中國需要的角度,討論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中國化的必然性。第四、五、六、七、八章是從“實然層面”探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中國化的歷程。對每個階段性歷程的考察,以黨的中央領導集體的城鄉關係思想為藍本,以各階段的主要政策為核心,分別從政策的背景、政策內容、實踐效果及影響四個方面予以探究,把思想理論發展史、政策演變史和城鄉關係變遷史結合起來,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在當代中國的發展和實踐狀況。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論城鄉關係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中國化的必然性 第四章 城鄉兼顧思想、政策實踐及其正負效應 | 第五章 城鄉互動思想、政策實效及遺留問題 第六章 城鄉協調思想、政策實效及主要缺陷 第七章 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及政策實效 第八章 著力提升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 |
創作背景
城鄉關係是人類社會發展中最基本的關係之一,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一個基本範疇。馬克思直接指出“城鄉關係一改變,整個社會也跟著改變”。中國共產黨要把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作為中國城鄉關係建設的指導理論,須解決好三個基本問題:一是如何全面科學把握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的豐富內涵;二是如何實現把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同中國城鄉關係問題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三是如何在具體套用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的過程中,推動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的不斷豐富和發展。而這三個問題歸結起來就是一點,即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及其在中國的發展與實踐問題。基於此,《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在當代中國的發展與實踐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把握城鄉關係的發展規律,關鍵是要把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原理同中國城鄉關係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要實現這一“結合”,就必須實事求是地對待和處理中國各個歷史階段的城鄉關係問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又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一條基本經驗,在對待和處理中國各個歷史階段的城鄉關係問題上,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下去。這首先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原理揭示的是城鄉關係發展的一般規律,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消滅城鄉對立、實現城鄉融合具體途徑的構想,是在解剖歐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基礎上提出的,因此不可能直接為中國各個歷史階段城鄉關係問題的解決提供現成的答案。這就需要人們“隨時隨地”以中國城鄉關係實際為轉移,靈活地、具體地套用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堅持實事求是地對待和處理中國城鄉關係問題,同時也是因為,離開這一條,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就會受阻。例如在大革命失敗後,教條主義者曾經因為看不到“廣大的人力、物力在鄉村而不在城市”的現實,過高估計城市的領導作用,孤立強調城市工人暴動的重要性,忽視農民的革命要求和革命毅力,忽視農民戰爭和農村根據地的重要性,機械地照搬照抄“中心城市暴動”理論,一度給中國革命帶來嚴重損失。又例如在人民公社時期,曾經因為不顧中國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實際,盲目追求公社的“
一大二公”,制約了廣大人民民眾的生產積極性,給社會主義建設帶來重大損害。回顧中國共產黨認識和處理城鄉關係的歷史,凡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能制定出正確的方針政策,推動中國城鄉關係面貌革新;凡是脫離了這一思想路線,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就會受挫,城鄉發展就會失衡,離最終實現城鄉融合的目標也越來越遠。歷史經驗告訴人們,在繼續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戰略進程中,仍然需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地對待中國城鄉關係中的各個具體問題。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馬克思主義城鄉關係理論在當代中國的發展與實踐研究》 | | | |
作者簡介
彭曉偉,1984年11月生,湖北洪湖人,法學博士,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主要從事中國鄉村治理、中共黨史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