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自我意識”理論的德國古典哲學來源》是2024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思“自我意識”理論的德國古典哲學來源
- 作者:張笑笑
- 出版時間:2024年1月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ISBN:9787522526218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馬克思“自我意識”理論的德國古典哲學來源》是2024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馬克思“自我意識”理論的德國古典哲學來源》是2024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哲學自古希臘誕生以來就是以追求宇宙的終極真理為己任,這需要滿足兩個前提才能做到,一是要承認宇宙中確實存在著亘古不變的客觀法則,二是要堅...
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批判地繼承人類全部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創立的。19世紀的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以及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理論來源。尤其以G.W.F.黑格爾和L.費爾巴哈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黑格爾在歷史上第一個以唯心主義的形式,系統地闡述了辯證...
《德國古典哲學自我意識的形上演進研究》是一本2023年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笑笑。內容簡介 西方哲學的主題在近代發生了認識論轉向,即哲學研究的對象從古希臘的自然本體和中世紀的上帝本體轉向了人自身的主體,並演繹出圍繞“自我”而展開的蔚為壯觀的近代“主體性形上學”。它發端於笛卡爾的“我思”...
二 鮑威爾兄弟的唯“自我意識”論 第二節 費爾巴哈直觀唯物主義的思維和存在同一說 一 對唯心主義的批判 二 自然主義的人的學說 三 感覺論的唯物主義認識論 四 社會歷史觀中的唯心主義 結束語 德國古典哲學邏輯進程的最後成果和必然結論——馬克思主義哲學 附錄 從法國唯物主義到德國唯心主義 漢德人名對照表 漢德...
德國哲學家卡爾·馬克思:《精神現象學》是黑格爾哲學的真正起源和秘密。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精神現象學》也可以叫作同精神胚胎學和精神古生物學類似的學問,是對個人意識各個發展階段的闡述,這些階段可以看作人的意識在歷史上所經過的各個階段的縮影。中國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趙敦華:《精神現象學》體現了...
一方面不僅可以進一步完善對馬克思思想來源的研究,而且對理解馬克思思想的發展、研究馬克思與德國古典哲學的關係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在當代政治哲學復興,各種政治革命風起雲湧的背景下,從一個特定的角度關注青年馬克思的思想轉變和政治批判,為我們分析和理解當代的政治和社會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視角。作者簡介 司強...
德意志意識形態描述出自《政治經濟學批判》,是由馬克思提出的社會主義觀點。簡介 我國理論界有一個公認的觀點,即認為馬克思在1859年1 月為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所寫的序言中第一次對唯物史觀作了經典表述。其實,這一觀點是不準確的。筆者以為,早在1845——1846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
恩格斯後來給其以高度的評價:“近代德國哲學在黑格爾的體系中達到了頂峰,在這個體系中,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處於不斷運動、變化、轉化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繫。”自我意識 確定性 自我意識思想是黑格爾哲學思想的理論精髓,也是國內哲學界...
經驗論(經驗主義)(洛克)(經驗是知識的唯一來源,物質有第一性質和第二性質,前者在物本身,後者則是知覺產物)(休謨)(最初知覺是知識的唯一來源,時空和因果都是知覺的產物)(貝克萊)(存在就是被自我感知,對世界整體的感知則是上帝) (德國古典哲學)先驗唯心論 (康德)(知識最初來源於不可言說的...
自我論哲學思想最早產生在荷蘭,其代表人物是荷蘭的斯賓洛沙。人物背景 別涅狄克特·斯賓諾莎(Benedictus Spinoza)是西方近代哲學史重要的歐陸理性主義者,與法國的笛卡爾和德國的萊布尼茨齊名認為上帝是“絕對無限地存在,有無限多屬性的實體,其中每一屬性有永恆無限的本質”。他認為“實體是在自身內並通過自身被認識的...
超感性世界的神話學及其末路:馬克思存在論革命的當代闡釋目錄 編輯 語音 緒論 馬克思的存在論革命與超感性世界神話學的破產第一章 現代形上學在德國古典哲學中的完成及其瓦解第一節 德國唯心主義的“自我意識”和“思有同一”第二節 黑格爾哲學的解體:施特勞斯和鮑威爾第三節 費爾巴哈對宗教神學和黑格爾...
作者指出,恩格斯在反對各種資產階級時髦哲學的鬥爭中,第一次科學概括和總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四十年的發展歷程,全面論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德國古典哲學之間的批判繼承關係;深刻分析了馬克思主義在哲學領域中革命變革的實質,系統地闡明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理論的系統化和深刻程度...
實踐理性的辯證歷險:從康德到馬克思 德國古典哲學與國外馬克思主義 論法國尼采主義的激進現代性批判意義——以德希達、德勒茲、福柯、利奧塔與列斐伏爾為例 浪漫反諷與實踐辯證法 葛蘭西實踐哲學的歷史內在性概念——《獄中札記》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貢獻 我們如何對待黑格爾辯證法 黑格爾自我意識的辯證進路...
《費希特自由體系及其對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影響》是毛林林創作的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2年6月。該書以“自由之可能”為主問題,基於對費希特的兩版知識學的分析,闡明費希特的知識學的結構和對德國觀念論的推進;在此基礎上,引導出青年黑格爾派向費希特回歸的問題邏輯,闡述青年黑格爾派對費希特理論的承繼;最後,基於...
第三節 馬克思哲學觀的現實化 第二章 馬克思學生時代的思想歷程 第三章 馬克思對德國古典哲學自由精神的繼承和發展 第四章 馬克思與赫斯的異化學說 第五章 馬克思對施蒂納“自我”哲學的揚棄 第六章 從主、客體關係的理解來看的馬克思哲學 第七章 馬克思對傳統本體觀的變革 第八章 馬克思的社會交往理論 第九章 ...
1關於馬克思思想的當代爭論//001 2馬恩早期著作的當代發現//014 3方法問題//028 第一章“自我意識”和“思有同一”//051 1德國古典哲學背景//051 1—1康德:先驗主體。“純粹活動”。二元論。//052 1—2費希特:自我。“活動本身”。形式的思辨推理//057 1—3謝林:思有同一。“無限的活動”。
德國古典哲學對於歷史理性的理解最終在黑格爾那裡獲得了統一,他把歷史理性理解成理性與激情的統一,並以此闡明了人類歷史的理性進程。只是黑格爾把理性僅僅理解為精神、理念,因而無法闡明現實的、具體的歷史過程。馬克思在面對德國現實的基礎上,通過對德國古典哲學的批判繼承,創立了以人之存在歷史性為基礎的歷史生成論,...
《在先驗與經驗之間——康德、黑格爾與馬克思的自由觀念》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資助。在先驗與經驗之間——康德、黑格爾與馬克思的自由觀念作者簡介 編輯 語音 陳飛,男,1983年生,河南省寧陵縣人。哲學博士,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近年來主要從事德國古典...
理論前提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創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過程中,批判地繼承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積極成果,主要是吸取了黑格爾哲學的“合理核心”即辯證法思想和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核心”即唯物論思想 。基本理論 辯證唯物論 辯證唯物論就是用辯證法的觀點研究世界的本質,即研究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的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
他1806年10月25日生於德國巴伐利亞的拜洛伊特。父親是製作長笛的技師,家中過著比較豐裕的生活。約翰兩歲時喪父,其母之後改嫁。他的繼父是一個牙科醫生,不久,全家就又搬到了西普魯士。約翰12歲時,回到巴伐利亞並在那裡上了中學。生平 1826年,約翰20歲的時候進了柏林大學哲學系,學習哲學、神學和古典語言學。當時...
三、復辟時代法國歷史學家的社會歷史理論 四、德國古典哲學 第五節 黑格爾學派的解體和青年黑格爾運動的興起 一、黑格爾學派的解體 二、青年黑格爾運動 三、大衛・施特勞斯(1808―1874)對宗教的批判 四、契希考夫斯基(18141894)的《歷史哲學引論》五、布魯諾・鮑威爾(1809―1882)的自我意識哲學 六、費爾巴哈(1804...
(1) 2022年嘉興學院“青優計畫”,“青年學術骨幹”項目(名稱:德國古典哲學“自我意識”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類本質”理論的關係研究;編號:007JKY007AW),到賬經費3萬元。(2) 2023年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後期資助項目(名稱:馬克思“自我意識”理論的德國古典哲學來源;編號:00723026AW、00723026CW),到賬經費6...
黑格爾的主奴關係的轉化,轉換成主人道德與奴隸道德各自內的自我轉化。黑格爾關於信仰與恐懼的關係,有人將他看作存在主義的來源之一。黑格爾說,對於主(或主人)的恐懼是智慧的開始,來自新教的罪性的信仰,只要沒有獲得絕對精神,就還處於罪性之中.黑格爾在絕對精神的白晝中克服了黑暗和恐懼,成為德國古典哲學的集...
儘管費希特是自康德的著作發展開來的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但他在西方哲學史上的重要性往往被輕視了。費希特往往被認為是連線康德和黑格爾兩人哲學間的過渡人物。近些年來,由於學者們注意到他對自我意識的深刻理解而重新認識到他的地位。和在他之前的笛卡爾和康德一樣,對於主觀性和意識的問題激發了他的...
黑格爾晚年對普魯士王國表現出忠順態度,但對法國革命始終持有好評,對德國保守派──歷史法學派持反對態度。黑格爾的國家觀繼承和發展了I.康德、J.G.費希特以來德國古典哲學的傳統。他用哲學的思辨揭示國家的本質,反對17、18世紀的社會契約論從國家的外部特徵解釋國家的本質,國家不是契約的任意產物。他的國家概念指的...
論文《馬克思對布魯諾•鮑威爾的揚棄:從自我意識理論出發》,發表於《山東社會科學》2020年第3期;論文《行動哲學視域中的費希特與赫斯關係研究》,發表於《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9年第6期;論文《馬克思哲學視域中現實主體的生成:從欲望到需要》,發表於《哲學研究》,2019年第9期;論文《費希特承認理論探要》,...
作為一名在讀大學生,謝林於1794年和1795年分別發表了《論一般哲學的一個形式的可能性》和《論自我作為哲學的本原》,以此奠定了他在德國哲學界天才少年的地位。畢業後在萊比錫大學繼續學習自然科學方面的課程,並陸續發表《一種自然哲學的理念》(1797)和《論世界靈魂》(1798)等卓有影響的自然哲學著作。1798年,...
例如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對於個體意識的闡述,從意識到自我意識直至絕對知識,其中各個環節的相繼發展,都是否定中包含肯定從而既有拋棄又有保存的過程,也就是奧伏赫變的過程。在《小邏輯》第96節,黑格爾以把握揚棄概念說明“德國語言富有思辨的精神”,說“它超出了單純理智的非此即彼的抽象方式”,在馬克思...
實踐唯物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種表述,來源於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句話:“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定義 《辭海》關於實踐唯物主義的定義:“馬克思、恩格斯對他們創立的新唯物主義的一種稱呼。因強調社會實踐和創立科學的實踐觀而得名。始見於他們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為批判以費爾巴哈為代表的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