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鳳(1901—1957) 字鳴一,隴西文峰鎮人。民國11年(1922年)蘭州第一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民國大學。1924年加入共青團,同年,由李大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積極投身於北京學生反帝反軍閥的鬥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元鳳
- 外文名:鳴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甘肅隴西
- 出生日期:1901年
- 逝世日期:1957年
- 職業:共產黨
- 畢業院校:蘭州第一中學
- 主要成就:破壞萍株鐵路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馬元鳳(1901-1957),字鳴一,隴西文峰鎮人。1922年於甘肅省立蘭州第一中學未畢業就考入北京民國大學政治經濟系。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由李大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甘肅籍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
馬元鳳自幼忠厚老實,勤奮刻苦。在蘭州一中讀書期間,受到"五四"運動後一些進步刊物和愛國學生運動的影響,便嚮往到政治鬥爭最激烈的地方去闖蕩一番。因而未待畢業,便考入北京民國大學。在北京各派政治勢力鬥爭極其嚴峻複雜的環境裡,馬元鳳一方面利用所學專業之便利條件,如饑似渴地攻讀馬克思經濟學著作及共產黨人主辦的《新青年》《嚮導》等進步書刊,尋找革命真理;一方面廣結革命志士,積極參加學生運動。1923年就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
1926年3月在“三·一八慘案”中被段祺瑞政府軍警打傷。
5月,根據李大釗指示同明仲祺等人召集北京學生聯合會發表宣言(馬起草),不慎事泄,明仲祺被捕。迫於追捕,由李大釗介紹去廣東參加大革命。
6月,由中共黨員楊信學介紹,在廣東國民黨中央黨部軍人部任幹事,後由國民革命軍第六軍政治部主任林伯渠介紹到該部五十七團任政治指導員。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逃到武漢,在新編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第二十九師任政治部秘書並代理主任。
民國17年(1928年)春在湖南五十五團策動兵暴受挫,由黨組織派往醴陵搞農民運動,與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取得聯繫,奉命破壞萍株鐵路。事後國民黨政府派兵搜鄉,元鳳以異鄉人口音不同,被迫潛往漢口,未找到黨的組織,從此和黨脫離了關係。後回到甘肅,在國民黨甘肅省黨部當過特派員。
1936年紅軍過境北上,甘肅“鏟共義勇隊”第三支隊司令部裁撤後,接著甘肅綏靖公署同省政府派馬元鳳為隴西縣“清鄉”委員會主任,他會同縣長劉應福組織民團,將前“鏟共義勇隊”三個分隊正副隊長委任為三個民團的正副團長進行“清鄉”。
民國33年(1944年)後任過榆中縣長、甘肅省田糧處副處長等職。
民國36年(19'47年)選為立法委員。
1948年一度曾離職跟隨膠輪大車乾商運工作。蘭州解放後,隨郭福金等去寧夏當和談代表,行至中途,寧夏和平解放。
1957年“反右”中投黃河自殺。
人物事跡
在鬥爭實踐中,他政治上逐漸成熟。1925年加入共產黨後,根據黨組織的安排,參加北京學生聯合會工作,積極投身反帝、反軍閥、反封建的革命鬥爭。1926年3月18日,參加共產黨人李大釗領導的有5000多人參加的請願活動,這次請願活動,遭到段祺瑞政府的血腥鎮壓。在這歷史上有名的"三·一八慘案"中,馬元鳳被打成重傷。是年5月,張作霖、吳佩孚兩大軍閥進駐北京,下令大捕共產黨人和進步學生。根據李大釗的指示,北京學生聯合會召開會議,通過了由馬元鳳起草的《反對直奉軍閥宣言》。後因不慎事泄,馬元鳳雖離開北大倖免遇難,但被列入搜捕名單,處境非常危險。迫於追捕,由李大釗介紹去廣東,以國民黨員的身份在國民黨中央黨部軍人部任幹事,並負責編輯《軍人周刊》。之後,又由甘肅天水籍軍人胡文斗(任團長)推薦,林伯渠介紹到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程潛任軍長,林伯渠為黨代表)五十七團(胡文斗團)任政治指導員,參加了北伐戰爭。
1927年3月24日,第六軍攻占南京。由於國民黨的背信棄義,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瘋狂搜捕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進行反革命大毒殺。林伯渠、馬元鳳、胡文斗離開南京前往武漢,馬元鳳在新編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第二十九師任政治部秘書並代理主任。1928年春,馬元鳳奉黨組織的指示,在湖南策動六軍五十五團兵暴受挫,遂被黨組織派往醴陵一帶搞農民運動。與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取得聯繫後,奉命破壞萍株鐵路。不久,程潛派來兩個團的兵力進行清鄉,因其操隴西口音難以隱蔽,由黨組織派人作嚮導,離開湖南,繞道前往漢口。當時,反動勢力甚囂塵上,黨的組織轉入地下活動。馬元鳳到漢口後,無法與黨組織取得聯繫,便投奔西北軍將領鄧寶珊。從此,和黨脫離了關係。
1929年,方震武在安徽省任主席,邀馬元鳳任《安徽日報》總編輯。方部被蔣介石擊潰後,馬元鳳又潛回南京,在內政部任代理科長,參與了閻錫山、馮玉祥聯合反蔣活動,被派往上海聯絡鄧寶珊。是年冬,閻、馮倒蔣失敗。馬元鳳隨汪精衛到天津,又被派往西安等地聯絡楊虎城、孫殿英商議反蔣事宜。後見汪精衛當上了蔣介石的行政院長,便離職在北京閒居。
1932年,鄧寶珊被任命為西安綏靖公署駐甘肅行署主任,遂邀馬元鳳去他處任職。始任行署機要科長,後被委派為甘肅駐南京通訊處主任。
1936年,紅軍長征過境北上,甘肅綏靖公署派馬元鳳為隴西縣"清鄉"委員會主任。在隴期間,他曾保釋過在押的原文峰蘇維埃主席李虎,為地方做了一件受人們稱道的事情。
"西安事變"發生後,馬元鳳因讚賞張學良、楊虎城的愛國之舉,被復興社分子告密,撤銷其特派員職務。後在甘肅省教育廳任督學,繼而又任榆中縣長、皋蘭縣長等職。1949年8月蘭州解放後,他作為代表之一赴寧夏和談,回蘭後受到彭德懷司令員的宴請和嘉獎。此後,被分配到省政協等處工作。
1957年"反右"中,馬元鳳被錯劃為右派分子。此時,他年事已高,回想起自己追求光明,又半路易轍的那段歷史,和躋於國民黨政壇不能也不可能有一個大展其志的環境,以及老來的政治下場,便萬念俱灰,奔向了滾滾東逝的黃河……
在馬元鳳永遠歸去的22年後,即1979年,黨為其平了反、昭了雪,並慰問、安撫了他的家人。歷經人生坎坷之路的馬元鳳,當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