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僑華人史話

馬來西亞華僑華人史話

《馬來西亞華僑華人史話》是2019年2月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來西亞華僑華人史話
  • 作者:胡波
  • 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2月
  • 頁數:278 頁
  • 定價:10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5482738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馬來西亞是聚居華僑華人多的國家之一,他們雖然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從中國民族主義認同轉變為馬來西亞國家認同,但他們同時又形成了一種強烈的村社認同。尤其是華人社會的領袖仍然保留華人的歷史文化認同,並力圖使這種認同的文化特色正式得到確認,成為複合的馬來西亞國家認同這個整體的組成部分。事實上,在華族社會中,過去那種建立在方言群體和同鄉會基礎上的關係已經鬆動了,遠遠超出家族範圍的國際關係與種族關係建立起來了。華族社會中的性別比例日趨接近,華人家庭在其居住國內的建立和發展成為可能。華人現在已不再到處流浪,而是在當地長期定居並紮根於當地社會之中。年輕一代的華人已具備了很好的條件,能夠參與當地經濟和政治社會方面的公開競爭,不同代人之間的差距甚至也成為促進當地現代化的因素。人口結構的變化使華人寄回中國的“僑匯”數量明顯地減少了,相反地卻大大增加了華僑華人在中國以外地區的各種經濟活動領域中的投資。其實,華僑華人並不渴望在經濟上或文化上支配馬來西亞這個國家,他們沒有政治野心;相反地,他們的前途不可避免地與馬來西亞的國家命運休戚相關。與馬來西亞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華僑華人,在過去時起時伏的“排華運動”中.雖然遭遇了不少挫折和困難,但是相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來說,並沒有遭受嚴重的損失。事實上,華僑華人不僅在重重危機中成功生存下來,而且還充分展現了強大的適應性和創造力。
“沉舟側畔乾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馬來西亞華僑華人早期不幸的遭遇和痛苦的經歷,早已成為歷史的記憶,被一代又一代華僑華人不斷地複述著;新生代華僑華人創業創新的故事,也以不同的方式在當今社會不斷地演繹著,並在歷史作用和社會影響上遠遠超過他們的祖輩和父輩。出生在吉隆坡一個清貧家庭的第三代華裔古潤金,其先祖是廣東五華人,後移居廣東中山,其祖父在20世紀初漂洋過海來到馬來西亞,靠做苦力維持生計。古潤金的父親是馬來西亞第二代華裔,但他的整個家庭生活並沒有因為他的艱苦奮鬥而擺脫貧困。為改變家庭貧困的現狀,在求學之餘,古潤金主動為報社送報。他每天早上6點起床,7點前將一大捆報紙挨家挨戶地送去。這雖能掙點小錢,緩解家庭日常生活的壓力,但家庭經濟困難還是使古潤金時刻面臨輟學的危險。後來他得到慈善人士的幫助,免去了學費的負擔,順利完成了學業。畢業後,他投身社會,拚命工作,甚至身兼數職,卻從無怨言。經過20年的艱苦拼搏,終於事業有成。在馬來西亞,他從事多項商業活動,範圍涉及房地產、建築、服務、金融、美容、健康日用品製造業等,成為馬來西亞華人社會中享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青年企業家。
與眾多馬來西亞青年企業家不同的是,身為第三代華裔的古潤金,既繼承了父母和整個家族勤勞善良的優良傳統,又傳承了客家人那種崇賢務實的職業精神和仕商相濟的人生理念,以及誠信好義的儒商情懷與愛國愛鄉的家園意識。

圖書目錄

前言:海上絲綢之路節點上的馬來西亞華僑
一、不同的出發點,相同的移居地
古代文獻中的馬來西亞
早期在馬來西亞經商的華人
葡、荷占領期的馬六甲華僑
海峽殖民地時期的中國勞工
馬來西亞城鄉里的閩粵移民
旅居者到定居者的艱難歷程
二、不同的職業選擇,相同的工作動機
商業與轉口貿易中的華僑
擅長種植經濟作物的華農
開採和經營錫礦的華工
活躍在現代企業中的華僑資本
在夾縫中生存和發展的中國人
三、不同的方言群體,相似的社會組織
林林總總的會館
同姓旗人的宗祠
秘密會社的秘密
士農工商的分層
華僑社會的特點
四、相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民間信仰
馬六甲的青雲亭和棱榔嶼的廣福宮
檳榔嶼的天后宮和新加坡的天福宮
九皇爺出遊與吉隆坡的迎神會
玄天上帝的傳說和大伯公的來歷
馬來兩亞華僑的民間信仰
五、不同的生活境況,相似的文化訴求
早期的華語方言學校
張弼士與檳榔嶼中華學堂
《叻報》的中國情結
樂善社的演講會與儒教運動
現代華文教育的推進與成效
六、相似的人生經歷,不同的社會貢獻
早期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和見證人
馬來西亞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設者和大功臣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和社會變革的堅定支持者
中國與世界經濟互動和文化交流的橋樑
他者視野下的馬來西亞華僑華人形象
七、結語:抹不去的記憶,講不完的故事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