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伸橋鎮

馬伸橋鎮

馬伸橋鎮,位於天津薊州區城東18公里處,北接孫各莊鄉,東臨出頭嶺鎮,西鄰穿芳峪鄉,南達翠屏湖,地處兩省市(天津、河北)交界處,邦喜公路縱貫全鎮,馬平公路以此為起點。鎮域總面積52.5平方公里,轄42個村,常住人口35335人(2017年),耕地2.02萬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伸橋鎮
  • 外文名稱:Mashenqiao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天津市薊州區
  • 下轄地區:42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22
  • 郵政區碼:301909
  • 地理位置:薊州區城東18公里處
  • 面積:52.5平方公里
  • 人口:35335人(2017年)
  • 著名景點:好女塔遺蹟、娘娘廟、龍山等
  • 車牌代碼:津H
經濟概況,綜述,工業,農業,第三產業,風景名勝,好女塔遺蹟,娘娘廟,龍山,歷史人文,

經濟概況

綜述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團結帶領全鎮廣大民眾,依託自然優勢,大力發展農業、工業及第三產業。到2006年底,全鎮實現農村生產總值34946萬元,工農業總產值32759萬元,固定資產投入5010萬元,人均純收入6159元。

工業

工業企業發展迅速。該鎮共有各類企業239家,從業人員7343人,產品涉及服裝、建材、液壓機械、紡織品、紙製品包裝、服裝輔料、裝飾裝潢等十多個產品。其中服裝企業25家,規模以上企業5家,是該鎮的龍頭企業,從業人員達到4560人,服裝產品多樣化,主要有各類棉服、羽絨服、睡衣、童裝、休閒裝以及各類上衣、短褲等二十幾個產品,產品全部通過外貿、邊貿出口歐洲、美國、加拿大及東南亞各國。各種機械廠家20餘家,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企業有良好的售後服務,規模不斷擴大,所生產的農用挖掘機、壓塊機、剪下機等產品在華北地區乃至全國占有較大的市場。

農業

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鎮黨委政府一直把農業結構調整做為一項重要工作,堅持因地制宜,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引導農民積極發展優質高效的農副產品,經過幾年努力,基本形成了北部山區以果品種植為主、南部以糧食種植和水產品養殖為主、中部以畜禽產品養殖為主的框架格局,目前好女塔、太平莊生豬養殖、陳家河肉鴨養殖、伯王莊的酒用葡萄、北趙各莊村有機蘋果、西各岑的中華聖桃等基地初具規模,為全鎮的發展一村一品起到了帶頭和示範作用。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和個體私營經濟有了較大進展。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做大做強第三產業。鎮黨委政府根據鎮區情況,提出了“利用一條路、繁榮一個鎮、富裕一方人”的口號,充分利用邦喜公路發展區域經濟,逐步形成了東部以液壓機加工為主、中部以餐飲服務為主、西部以木線為主的產業框架。同時大峪(仁義農家)旅遊專業村利用自然資源,開辦農家旅店,搞休閒旅遊,果品採摘,經過幾年的發展,不斷完善,以有20家農家旅店戶經旅委驗收合格正式掛牌營業。

風景名勝

好女塔遺蹟

好女塔遺蹟位於馬伸橋境內淋河岸邊鳳山上。好女塔,是遼大安二年(1086年),當地人為紀念一薛姓女子而修建的。從《大遼國薊州漁陽縣好女塔院特建碑銘》碑文可以看出,當時塔院規模宏大。可惜,今天只留下遺蹟。

娘娘廟

1861年,清鹹豐帝病死,慈禧在北京發動了一次宮廷政變,剝奪了八位顧命大臣的職位。史稱“祺祥政變”。這次政變還有另一種說法,八位顧命大臣護送鹹豐靈柩至馬伸橋時,被慈禧派人劫持。慈禧遂開始了垂簾聽政的歷史。據說,鎮上的“娘娘廟”,就是慈禧為紀念此次政變成功而建。據《薊州志》載,慈禧掌政後,欲廢光緒立新儲。吏部主事吳可讀極力反對,於光緒五年,在該鎮三義廟中喝下毒酒,進行尸諫,並葬於此地。
民國時期,軍閥孫殿英的指揮部就設在馬伸橋一帶,距離位於遵化馬蘭峪的清東陵不遠。1928年6月,他以進行軍事演習為名,秘密挖掘了慈禧墓和乾隆墓,得到了大批的寶物,遭到了當時國民政府的通緝。後孫殿英對宋美齡等人層層賄賂,才化險為夷。東陵大盜,為後人所唾罵。

龍山

龍山,位於馬伸橋鎮境內,是座歷史名山。清康熙《薊州志》載:龍山,在州東25公里,上有龍山廟,每年3月18日賽會。這座看似很平常的小山,卻是薊縣抗日大暴動的中心。1938年,根據八路軍總部“配合冀東暴動”的指示,宋時輪、鄧華領導的四縱挺進冀東,於6月中旬到達薊縣北部下營一帶。這極大地激發了薊縣人民的抗日熱情。6月20日,馬伸橋鎮六、九甲民團三百餘人率先起義,揭開了薊縣抗日武裝大暴動的序幕。7月15日清晨,參加暴動的千餘人在龍山集合,各村救國會送來的槍枝彈藥、糧食、物資等慰問品擺滿了戲樓前的山坡。龍山成為了冀東西部地區武裝暴動的指揮中心。黨領導的革命,在薊縣這片熱土上形成了燎原之勢!

歷史人文

馬伸橋鎮歷史文化悠久,是薊縣歷史上的八大集鎮之一。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麗失敗,逃至今馬伸橋一帶。李世民叫人在河上搭了許多浮橋,誘敵深入。敵兵追到,見橋對面唐軍狼狽不堪,沒有鬥志,特別是唐太宗騎的御馬更是彎腰散胯,疲憊至極。敵軍統帥下令進攻。將士們擠上浮橋,結果紛紛落水。唐軍反撲大勝。唐太宗為表揚御馬的功勞,命工匠在御馬伸腰的地方塑造了一匹御馬的石像,在河兩岸修建了十幾座橋樑,並把當地命名為“御馬伸腰救命橋”。後來,簡稱為“馬伸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