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丹陽(全真教道士)

馬丹陽(全真教道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丹陽(1123一1183)金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全真道遇仙派的創立者。初名從義,字宜甫,更名鈺,字玄寶,號丹陽子,宋陝西扶風人。後遷往山東登州寧海縣(今山東省牟平)。擅針灸療法。

基本介紹

  • 本名:馬鈺
  • 別稱:丹陽祖師
  • 字號:丹陽子
  • 所處時代:宋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陝西
  • 出生時間:1123
  • 去世時間:1183
  • 主要作品:《洞玄金玉集
  • 主要成就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全真道遇仙派的創立者
  • 性別:男
  • 職業:道士
人物簡介,寓居汝州,醫學貢獻,傳奇人生,人物妻子,

人物簡介

金貞元年間(公元1153-1156年)登進士第後,分配在一個縣裡管攝六曹(即兵、刑、工、吏、戶、禮)。大定(公元1161-1189年)年間遇重陽子王嚞授以道術,遂與妻孫不二同時出家,同拜王重陽為師,改名鈺,號丹陽,後在萊陽遊仙宮羽化。後開全真遇仙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贈封為丹陽抱一無為真人,世稱丹陽真人。著有《神光璨》、《洞玄金玉集》等。

寓居汝州

馬丹陽曾長期寓居河南汝州北街。他精通醫術,善針灸,所創“馬丹陽十二神針”甚為有名.明楊繼洲在其所著《針灸大成》中載有《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言其療效“治病如神靈,渾如湯潑雪”,最後並說此針的傳授原則:“北斗降真機,金鎖教開徹,至(好)人可傳授,非(不合適的)人莫浪(亂)說”。
馬丹陽
丹陽在汝州行醫時,有一少婦猝死於路上,丹陽一見,急俯身口對口吮吸。路人以為輕薄,少頃,丹陽吐出吮吸痰,少婦立時甦醒,觀者才解除誤會齊稱神奇。丹陽死後,民眾在他的行醫處修建一座丹陽觀以作紀念,那條街因此稱為丹陽觀街,今為丹陽東路。

醫學貢獻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
金代針灸家馬丹陽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十二個經驗效穴。《針灸大全·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並治雜病歌》:“三里內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沖崑崙穴,環跳與陽陵,通里並列缺。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訣。”
馬丹陽為道教北七真之一,其針灸醫技享有盛譽。其著有《天星十二穴主治疾病歌》又名《天星十二神針法》。天星十二穴分布於人體十二經脈,《天星十二穴主治疾病歌》云:三里內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沖崑崙穴,環跳與陽陵,通里並列缺,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穴……今就根據《天星十二穴主治疾病歌》引為論述,逐步闡釋其十二穴醫療療效和意義。
足三里《疾病歌》“三里膝眼下,三寸兩筋間,能通心腹脹,善治胃中寒,腸鳴並泄瀉,腿腫膝肧酸,傷寒羸瘦損,氣蠱及諸般,年過三旬後,針灸眼便寬,取穴當審的,八分三壯安。”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乃本經“合”穴,里指邑、居,有集會通達之意,三指膝下三寸,故名足三里。其功能調理脾胃,扶正培元,通經活絡,主治胃痛、腹脹、嘔吐、腸鳴、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瀉、便秘、痢疾、中風、水腫、下肢不遂、心悸、虛勞羸瘦,本穴有強壯作用,為保健要穴之一。直刺1-2寸,可灸,針感為酸脹麻電感,可向膝、脛、足部放散。現代醫學研究,針刺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里,手三里,觀察發現胃馳緩時,針刺能使其收縮加強,胃緊張時,變為弛緩,並可解除幽門痙攣,針刺家兔的足三里,大椎,能促進白細胞吞噬指數上升,能增強其免疫力,胃切除,剖宮產的針麻要穴。配、內關、中脘、公孫、主治慢性胃炎。
內庭《疾病歌》“內庭次指外,本屬足陽明,能治四肢厥,喜靜惡聞聲,癮疹咽喉痛,數欠及牙疼酸,瘧疾不能食,針著便惺惺。”內庭屬足陽明胃經,乃本經“榮”穴,內,指裡邊;庭,指院穴當趾縫端,如門內之庭院,故名。在足背當第2、第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其功能清胃止痛,通調腑氣。主治齒痛、口??、喉痹、腹脹、痢疾泄瀉、足背腫痛、熱病、胃痛吐酸。直刺0.3-0.5寸,可灸,針感為酸脹。配天樞、曲池、治濕熱泄痢。
曲池《疾病歌》“曲池拱手取,屈時骨邊求,善治肘中痛,偏風手不收,挽弓開不得,筋緩莫梳頭,喉閉促欲死,發熱更無休,偏身風癬癩,針著既時瘳。”曲池屬手陽明大腸經,為本經“合”穴。該穴屈時取穴,穴外有凹,形似淺池,故名。其功能疏風清熱,調和營衛,主治熱病、咽喉腫痛、齒痛、高血壓、癲狂、上肢不遂、肘臂腫痛、吐瀉、痢疾。直刺1-1.5寸,可灸,針感為酸脹或麻電感,可向腕,手或肩部放散。配合谷、肩胒、肩鬸、臂臑、天宗主治肩周炎。現代醫學研究,該穴有抑菌抗炎作用,如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B-鏈球菌引起實驗性闌尾炎,用強刺激手法針刺曲池,闌尾穴有肯定療效。
合谷《疾病歌》“合谷在虎口,兩指岐骨間,頭痛並面腫,瘧病熱還寒,齒齲鼻衄血,口禁不開言,針入五分保,令人即便安。”合谷屬手陽明大腸經,乃本經“原”穴,肉之大為谷,二處相連為合,穴當大指,二次指岐骨間,該處形似深谷,故名。其功能疏風解表,鎮痛通絡。主治頭痛、目赤腫痛、咽喉腫痛、齒痛、失音、面腫、口眼??斜、牙關緊閉、半身不遂、指攣臂痛、熱病無汗、多汗、耳聾、耳鳴、腹痛、經閉、滯產、痢疾、小兒驚風。直刺0.5-1寸,可灸,針感以麻脹者居多,可向手指或肘背部放散,有的可傳導至面部,配太沖,有鎮痛止抽作用,針麻止痛常用穴。配曲池、風池、大椎、肺俞可治療傷風感冒;配光明、四白、攢竹可治療少年假性近視眼。
委中《疾病歌》“委中曲瞅里,橫紋脈中央,腰痛不能舉,沉沉引背梁,酸痛筋莫展,風痹復無常,膝頭難伸屈,針入既安康。”委中屬足太陽膀胱經,委,指彎曲,穴在膕窩正中,委而屈之取穴,故名。乃本經“合”穴其功能涼血瀉熱,舒筋活絡。主治腰痛、下肢痿痹、中風昏迷、半身不遂、腹痛、嘔吐、腹瀉、小便不利、遺尿、丹毒。直刺1-1.5寸,禁灸,針感酸脹或麻電感,可向小腿及足底放散《玉龍歌》環跳能醫腿股風,居鬸二穴認真攻,委中毒血更出盡,愈見醫科神聖功。配環跳、腎俞、大腸俞、承山、崑崙主治腰推病。
承山《疾病歌》“承山名魚腹,肰腸分肉間,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難,腳氣並膝腫,展轉戰痛酸,霍亂及轉筋。穴中刺便安。”承山,屬足太陽膀胱經,承,指承接,穴在腓腸肌肌腹下端凹陷處,是處形若山谷,故名。其功能舒筋脈,理肛疾。主治腰背痛、小腿轉筋、痔疾、便秘、腹痛、疝氣。直刺1-2寸,可灸,針感以酸脹為主,可向膕窩及足底放散,配太溪、崑崙、照海、申脈、解溪治足跟痛。
太沖《疾病歌》“太沖足大指,節後二寸中,動脈知生死,能治驚痛風,咽喉並心脹,兩足不能行,七疝偏墜腫,眼目似雲蒙,亦能療腰痛,針下有神功。”太沖屬足厥陰肝經,木穴為肝經“原”穴“輸”穴,肝主藏血,“沖”要衝,因局部脈氣盛大,故名。其功能平肝鎮驚,泄熱理血,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口??、脅痛、遺尿、疝氣、崩漏、月經不調、癲痛、小兒驚風、下肢痿痹。直刺0.5-0.8寸,可灸,針感為酸脹。《備急千金方》太沖主面塵黑,肝咳刺太沖。現代醫學研究,對施行膽囊切除和膽總管控查術的急性膽道疾病患者,針刺足三里,陽陵泉或深刺太沖,觀察到能使注射嗎啡後,膽道壓力不僅停止上升,而且迅速下降,配足三里、陽陵泉、肝俞、膽俞、湧泉主治急性病毒性肝炎。
崑崙《疾病歌》“崑崙足外踝,跟骨上邊尋,轉筋腰尻痛,暴喘滿衝心,舉步行不得,一動即呻吟,若欲求安樂,須於此穴針。”崑崙屬足太陽膀胱經,為本經“經”穴,崑崙,指山名,形容外踝高突如山,穴在其後,故名。其功能清頭明目,利腰摧產。主治頭痛、項強、目眩、瘧疾、腰痛、肩背拘急、足跟痛、小兒驚風、難產。直刺0.5-0.8寸,可灸,針感以酸脹為主,可向小趾放散,《針灸大成》妊娠刺落胎。
環跳《疾病歌》“環跳在髀樞,側臥屈足取,折腰莫能顧,冷風並濕痹。腳胯連肰痛,轉側重郗覷,若人針灸後,頃刻病消除。”環跳屬足少陽膽經,穴當髀樞,針此穴疾去痛止,可跳躍如常,故名。其功能祛風濕,利腰腿。主治下肢風濕痹痛、癱瘓、腰胯痛。直刺2-3寸,可灸,針感為酸脹或麻。配腰陽關、陽陵泉、絕骨、委中、崑崙主治腰椎肥大性下肢疼痛麻木症。
陽陵泉《疾病歌》“陽陵居膝下,外腑一寸中,膝腫並麻木,冷痹及偏風,舉足不能起,坐床似衰翁,針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陽陵泉屬足少陽膽經,為本經“合”穴,外側為“陽”、“陵”指高處,“泉”凹陷,穴在下肢外側腓骨小頭前凹處,故名。其功能清肝利膽,舒筋活絡。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膝腫痛、麻木、腳氣、膽腑病、口苦、嘔吐、黃疸、破傷風。直刺或向下斜刺1-1.5寸,可灸,針感為酸脹,可向下放散。現代醫學研究,針刺能增強膽囊運動和排空能力,此種作用,在有針感時既開始,在起後10分鐘更為明顯。配日月、期門主治膽囊炎、膽結石、黃膽。
通里《疾病歌》“通里腕側後,去宛一寸中,欲言聲不出,懊?鴔及怔忡,實則四肢重,頭腮面頰紅,虛則不能食,暴暗面無容,毫針微微刺,方信有神功。”通里屬手少陰心經,為本經“絡”穴,經過為通,鄰里為里,是穴為手少陽絡脈由此別處,與手太陽經聯絡,經氣由此通達表里二經,故名。其功能養血安神、熄風開音。主治暴暗、舌強不語、心悸怔忡、頭暈、目眩、咽喉腫痛、腕臂痛。直刺0.2-0.5寸,可灸,針感為酸脹,可向前臂及腕部放散。配、內關、神門、膻中、足三里、三陰交、太沖、主治冠心病、心絞痛、心律不齊。
列缺《疾病歌》“列缺腕側上,次指手交叉,善療偏頭患,遍身風痹麻,痰涎頻壅上。口噤不開牙,若能明補瀉,應手去如拿。”列缺屬手太陽肺經,為本經“絡”穴,該穴位於橈骨莖突的缺列外,手太陰脈從這裡別走手陽明脈,故名。其功能宣肺疏風,通調任脈,四總穴之一。長於治療偏頭痛、正頭痛、頸項強痛、口眼??斜、腕腿無力。向上或下斜刺0.3-0.8寸。可灸,針感以酸脹者居多,可向肘部放散。配合谷、風池、四神聰、太沖、率谷主治頭痛。
以上天星十二穴都為人體十二經脈最重要和常用的穴位之一,其治療病症廣泛,療效明顯。

傳奇人生

馬丹陽祖籍陝西扶風,為漢代伏波將軍馬援後裔。為避五代之亂,徙居寧海,世居城內,富甲一州。丹陽幼即能詩,曾誦《乘雲駕鶴詩》,眾人奇之。弱冠即中進士,充本軍吏,攝六曹,皆孚群望。丹陽雖登第,卻不樂仕進,以浮沉濁世為恥,雅志抱元守一,冀有所遇。每浪飲之時,常說“醉中卻有那人扶”。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得遇全真道祖師王重陽,對他說:“不遠千里,來扶醉人。”馬丹陽恍然大悟,與妻孫氏同拜王重陽為師,拋家修煉於崑嵛山中。王重陽仙逝以後,馬丹陽廬墓三年,復歸崑嵛山之紫金峰,建“契遇”庵,修道其中。傳說,一日在山中漫遊之際,他忽然看見虛妙真人,而其餘在場的人卻不能看見。曾作《歸山操》詩:“能無為兮無不為,能無知兮無不知。知此道兮誰不為,為此道兮誰復知。”言語飄逸,人們爭相傳誦,卻少有能解者。只有邱長春贊馬丹陽是“手握靈珠常奮筆,心通天籟不吹簫。”(上詩與贊,均見閻士選《海上七真人傳》)。馬丹陽繼承全真道,自創遇仙派,廣收門徒,弟子眾多。平日,馬丹陽傳真布道,詠歌談笑,欣然自適。1204年12月27日,突然對他的弟子們說:“今日當有非常之喜。”不一會兒,竟闔然仙逝。終年61歲。
馬丹陽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他不僅能詩善文,而且還擅長針灸療法,常無私周濟貧苦。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被封為“丹陽抱一無為真人”。所著《洞玄金玉集》,共10卷,輯所作詩歌一千餘首,全面地反映了他脫塵離俗、色空俱忘、清靜無為、修煉性命的主張。除此之外,還著有《神光璨》等。

人物妻子

馬丹陽之妻孫氏(公元1119—1182年),法名不二,號清靜散人,亦稱“孫仙姑”。是金代著名女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與馬丹陽同拜王重陽為師,到金蓮堂出家修道,自創全真道清淨派。大定十五年(1175年)移居洛陽鳳仙姑洞,修煉其中。七年後去世,終年64歲。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被封為“清淨淵真順德真人”。著有《不二元君法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