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丟村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合峪鎮西北11公里處,全村轄12個自然村,220戶,842口人,總面積21660畝,其中耕地790畝,林業用地20230畝,特產山萸肉、柿子、板栗等;螢石礦藏豐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丟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欒川縣
- 面積:21660畝
基本概況,相關傳說,
基本概況
植被保護良好,境內森林覆蓋率達98%,本地的樺櫟樹、桐樹、楊樹、柳樹材質優質聞名遐邇,此外還有青岡木、黃櫨材、春樹、桑樹等上百種喬木和灌木,是多種野生動物諸如蒼鷹、錦雞、喜鵲、烏鴉、野兔、野雉、野豬、果子狸、松鼠、麻雀、畫眉、數種蛇類的天堂,山中產野生血參、鹿茸、靈芝、車前子、木耳、花菇等珍貴藥材和美味珍饈,野薄荷、水芹菜、馬齒莧、藿香、蒲公英等大山提供的美味增添了村民餐桌的花色,主要水果有蜜桃、山梨、野山杏、野生獼猴桃、野生葡萄、拳菜(蕨菜)。
G311自柳扒店經石梯子、絆倒溝、廟嶺進村
相關傳說
王莽攆劉秀
據傳說,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殺了漢平帝。漢平帝的皇后是王莽的女兒,生下一子劉秀,王莽為斬草除根,非殺掉劉秀不可。正在危急時刻,一個忠臣巧使掉包計,用自己妻子剛生下的女兒將襁褓中的劉秀換了過來,對外保密,說是自己的兒子,後來不知道怎么被王莽知道了,下令追查,看掩藏不住,就叫劉秀連夜隻身逃出京城長安。那時,劉秀已是十幾歲的小伙了,他隱名埋姓,受盡風霜饑寒,輾轉潛逃到河南南陽一帶,求賢訪才,積蓄力量,起兵討伐王莽。
白河灘一仗,初戰不利,人馬被打散,劉秀獨自一人向南陽西北方向伏牛山逃去,王莽帶兵在後面緊緊追趕。正在此時,山中起大霧,將王莽的大軍前路淹沒其中,劉秀得以脫逃,此山後來得名“模糊嶺”位於今合峪鎮西南方向的群山中。此山中大霧不僅阻隔了王莽的大軍也使劉秀本人迷失了方向,人道是天無絕人之路,正在他山窮水盡之時,忽聽前方溪流潺潺,於是順水而下拜託了大軍的追趕,此河即是合峪鎮附近的“明白川”。
劉秀騎馬逐水而上,不日又給王莽探馬刺到行蹤,尾追而至,就在劉萬念俱灰無路可投之時,座下的馬自己循了一條崎嶇的道路進山了,在一個埡口的地方 劉秀喘息一會兒,嘴裡渴得冒火肚子又餓。這時從山山里村莊上走來一位老婆婆,手提一隻小瓦罐,劉秀勉強掙紮起身子,向那老婆婆深施一禮,說:“大娘,我快要餓死了,救救命吧!給口吃的吧!”劉秀雙手捧著飯罐,臉一仰嘴一張,一口氣把一罐小米湯喝得只剩下半罐。老婆婆把剩下的提到老伴那裡,老伴一看惱了,斥責老婆婆給他送飯送的少,老婆婆把剛才的事情一說,老頭不但不生氣,還把剩下的又讓劉秀喝了。正說話之間,山那邊傳來人喊馬叫,劉秀慌忙拜謝老人,掏出一錠銀子,轉身向附近山溝躲藏。 後來,劉秀到洛陽登基稱帝,回憶起這件事,派一位大臣到這座山下的“來溝”村查訪老兩口,要重謝老人,一問老兩口早已下世。劉秀為報答老人恩情,下旨在此山上修建一座廟,這座廟命名為“先亡廟”,就在遮山頂上。現在山上廟宇已經傾坍,但此地“廟嶺”的地名仍然延續千年至今,位於進村的咽喉之地,站在此地可以俯視數十里,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過了廟嶺就進入小小的盆地,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水草豐美。劉秀人困馬乏自己找了個地兒休息了半天,馬兒自己找到一出地肥草美的地方自行覓食去了,從此馬兒覓食之地得名“草溝”,而劉秀坐下休息的地方是座山頭,為了使劉秀便於登山同時利於瞭望,山峰自行向後傾斜,降低了一側的坡度,從此此地得名“歪嘴山”
上到山頂劉秀頓覺飢腸轆轆,身乏體困,步履沉重,見路旁有塊平整、潔淨的巨石,就順勢躺到了上面歇息,不知不覺竟然睡著了,正睡得酣然之際,張著嘴呼吸間,微風一吹,恰好一個熟透了的桑葚落入劉秀嘴裡,劉秀覺得酸甜可口,甚是好吃。劉秀心想能多吃些就餓不死了。這時,桑葚紛紛落地,劉秀揀著桑葚吃了個飽,稍作休息,頓覺元氣大增。於是,劉秀便說: 恩樹哇恩樹,我劉秀久後一日得了地,一定給你掛金牌,封樹王! “ 隨著星移斗轉,至建武元年(公元25年)6月己未日,劉秀的夙願得以實現——稱帝擁有了天下,定國號為漢。君無戲言,他立即派使臣去給救命的桑樹掛金牌,封樹王。那時已到冬天,樹葉都落光了,使臣認不出哪是桑樹,又急著回京交旨,就稀里糊塗把金牌掛到了椿樹上。椿樹無功受祿占了便宜,高興得不得了,就挺直腰桿兒,把金牌(即羽狀果實)舉得高高的,向眾樹炫耀。桑樹一見很生氣,硬是把肚皮氣破了,還直往外流血水。一邊的白楊樹覺得朝廷賞罰不明,就嘩啦嘩啦地發議論,替桑樹喊冤。柏樹看它們幾個氣量窄小,覺得好笑,笑著笑著就笑扭了腰。 你瞧,直到現在還是這樣:椿樹長得特別直,桑樹身上經常流紅水,楊樹葉經風一吹嘩嘩叫,那柏樹總是扭著勁兒地往上長。 後來,這事讓光武帝劉秀知道了,覺得很內疚,心想:這都是賞罰不公惹的禍,乾脆來個皆大歡喜吧!於是又頒下一道聖旨:是樹活千年。不料,傳旨官傳旨時,又被柿樹鑽了空子,它故意把“是樹”說成“柿樹”,這樣,它獨領風騷,還扯起串串紅燈籠表示慶賀。其它的樹幹生氣卻拿它沒辦法。從此以後,柿樹就長得特別直,壽命也特別長,馬丟村成百上千年的柿樹有很多棵呢。不過,因為柿樹作了昧良心的事,樹心就變成黑的了,當地將之稱為黑心樹,不信你鋸開看看,柿子樹是做砧板的上好木材,這或許也是前世做了虧心事,今朝挨刀受罰的緣故吧。
正當劉秀休息已畢,馬兒食飽飲足之時,王莽的大軍也已經趕來了,面對趕來的王莽追兵正不知所措時,劉秀遇一老農正在犁地,便說明了自己的身份,求老農救他。老農見劉秀身長七尺三寸,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美鬚眉闊口,氣度不凡(《後漢書·光武帝紀卷一上》),想他將來勢必會有一番作為,就叫劉秀趕快躺在犁的墒溝里,用土把劉秀蓋住。很快王莽帶兵來到這裡,不見了劉秀,四處亂找。這時,天上飛來一隻老鷹,叫道:“溝里有,溝里有!”王莽統兵往溝里尋找時,忽又飛來一隻老鴰,叫道:“瞎說,瞎說!”統兵轉身向遠方追去。劉秀脫險後,恨透了老鷹,罵道:"畜牲,叫你死無葬身之地!”而對保護他的馬齒莧和老鴰則非常感激,又賜老鴰一副銀項圈。後來,老鷹便暴死於太陽之下,老鴰也變成了白脖兒。這邊劉秀被埋在土中,雖悶得喘不過氣,卻也不敢妄動。這時,一個螻蛄在他面前拱來拱去,劉秀伸手捏住螻蛄,把頭拽掉。王莽的追兵沒有找到劉秀,又繼續向前追去。劉秀從墒溝里出來,看著被自己拽得身首異處的螻蛄,這才明白,原來是螻蛄在土裡拱了幾條溝,這才透進了空氣。不然,劉秀(自己恐怕早)就被土給悶死了。認識到自己的殘忍、錯誤,劉秀立刻找了一個小圪針,把螻蛄的頭插住,又插在脖子上,螻蛄轉眼就復活了。因為劉秀此舉,從此所有螻蛄的脖子就都成了一根刺了。
話說王莽一時不見了劉秀,思忖這小山莊能有多大地方,就下令手下人馬分幾撥散開尋找,結果幾天過去到了約定回合的地方清點人馬,發現所有騎馬出去尋著的軍士坐騎都不見了蹤影,一詢問被告訴馬兒都在歇息時自顧尋覓青草去了,再也沒有回來。劉秀等級以後感念此地對他的庇護,為了紀念此番坎坷驚險經歷,就將此村命名為“馬丟村”,由於當年王莽手下軍士騎馬的人分為兩路往上和往下分開,所以,向上出發尋找劉秀的那地方就被命名為“上馬丟”,而另一處就得名“下馬丟”,也正因為這個緣故,整個村莊至今沒有馬,而豬狗牛羊則繁衍茂盛。
正在王莽大軍如無頭蒼蠅到處亂找的時候,劉秀施巧計安全脫身,在出村時於道邊見一四方巨石,回想與王莽左衝右突來回周旋的日子不禁感慨萬千,抽出佩劍對巨石許願“若得上蒼眷顧得以恢復漢室大業解民倒懸,劍落石破”,言罷揮劍砍去,巨石應聲開裂——此石後人稱“石劈縫”,現仍在道旁矗立,位於村國小西北角,也是當地小學生遊戲的樂地。
中國地大,地名相同市縣鄉村多不勝數,但此“馬丟村”走遍全中國僅此一處。每個人在第一次聽到村名以後就再也忘不掉,並且往往會探究一番村名的來歷,村中上點年紀的人都能多少說出一段有關“王莽攆劉秀”的傳奇。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中國的地方志浩如煙海,但仍然難以細化到詳細記載每個村名真實的前世今生,而當地淳樸的村民似乎也說不出究竟歷史上有沒有王莽攆劉秀這個事兒,更說不出關於村名起源的其他解釋,代代相傳,也就為大家耳熟能詳信以為真了。
《王莽攆劉秀》能世代口耳相傳至今,不僅是因為傳說極具傳奇色彩,從某些方面它更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願望。但因流傳久遠,又不斷受到現代化進程中強勢文化的衝擊,面臨失傳的危機,再加上熟知的老年人相繼去世,知之者越來越少。傳說所涉及的遺蹟如模糊嶺、明白川、絆倒溝、石梯子、廟嶺、草溝、歪嘴山、上馬丟、下馬丟、馬丟、老和尚印、石劈縫等地名穿越時空流傳至今,滋潤著當地人的精神家園。然而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這個風景如畫的小山村也出現了村民外流,人力掏空,社會功能缺失的局面,諸如關於村名來源的傳說,曾經是婦孺皆知的常識,而現在再問到這個問題時,多數年輕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無論小孩。當務之急,必須採取有力可行的保護措施,進一步進行挖掘整理,使其能世代傳承下去。
隨著村村通工程的推進,曾經封閉近似世外桃源的馬丟村,道路交通日益便捷,在保持原汁原味自然村貌的同時,與外界的交流溝通也日益密切。假如你也有機會徜徉在完全沒有現代工業痕跡的馬丟村的山莊內,仿若置身天然氧吧,一邊聽水流潺潺,鳥鳴啾啾,一邊欣賞著綠山秀水,再有人為你講述美麗動人的傳說,讓你穿越時空,與古人“面對面”,你一定會產生時空錯位、返璞歸真的美好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