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新

馬世新,筆名白馬。男,漢族,1953年10月出生於呼和浩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世新
  • 別名:白馬
  • 民族:中國
  • 出生地:呼和浩特
白馬簡介,主要成就,

白馬簡介

1963年考入內蒙古藝術學校師從劉興漢、黃尚元學習笛子專業,
1964年演奏笛子大師馮子存的<黃鶯亮翅>、劉管樂的<蔭中鳥>等成為內蒙古聞名的少年笛手,並在內蒙古電台播出專題節目。
1966年曾獨創笛子‘雙吐循環換氣法’演奏新技術。
1970年畢業分配鄂爾多斯歌舞團,創作並演奏的多首笛子獨奏曲在內蒙古電台頻繁播出。
1975年開始詩歌、影視、戲劇、歌舞文學等創作。
1983年調任鄂爾多斯市民眾藝術館綜合文藝刊物〈駝鈴〉主編。
1991年調入鄂爾多斯市文藝創作研究所從事專業文藝創作研究至今。先後有二十多部歌舞詩、劇、電視劇等排演和獲獎,其中有電視劇<大漠之戀>、<漠上歌舟>在內蒙古電視台攝製播出。蒙古劇<銀碗>、<罕佳爾>、舞蹈詩<鄂爾多斯情素>(主題詩)等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和全國戲劇孔雀獎;大型組歌《鹼湖組歌》《穿沙圖》先後獲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
大型民族歌舞史詩《騰飛吧內蒙古》作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慶典晚會節目由十多家區直表演團體聯合排演;舞劇《土爾扈特婚禮》曾作為內蒙古阿拉善盟國際胡楊節開幕式慶典演出;舞劇《馬頭琴聲》由內蒙古自治區歌舞團公演。大型廣場文藝表演《相聚鄂托克》《烏蘭牧騎之歌》先後在第三屆和第五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藝術節開幕式上演出。大型文藝晚會《鄂爾多斯放歌》《騰飛吧鄂爾多斯》先後在鄂爾多斯首屆文化節及撤盟設市慶典晚會演出。大型廣場文藝表演《魅力東勝》在全市民運會開幕式上演出。歌曲《鄂爾多斯人》被評選為鄂爾多斯市十大金曲。著有《白馬抒情三部曲》(包括敘事長詩《愛的輓歌》、十四行詩集《愛的紀念碑》、詩選集《海之戀》),其十四行詩集《愛的紀念碑》於1997年由遠方出版社出版,曾在讀者中產生廣泛影響其中詩作經常被用作詩歌講座、創作沙龍等活動中的十四行詩範例範本等。另有大量劇本、詩歌、歌詞、文章等在全國各類報刊發表,其中有數十首詩歌作品在台灣《秋水》詩刊發表。系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中國音樂劇研究會及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詞,鄂爾多斯市文化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其略傳載入了《世界名人錄》等多種典籍。在創作大量文藝作品的同時,於2000年開始研製省力易吹,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性能優良的國家專利新笛"帶吹嘴笛",後定名為"哨笛",並創作、移植了一批全新演奏概念的笛子演奏新作品,代表作有,<牧歌里的百靈鳥>、<雲雀>、<野蜂飛舞>、<江河水>、<如歌草原>、<馬頭琴之歌>等,其創新意識、先進笛藝和脫俗品位,深受業內專家關注和讚賞。同時潛心致力於中國竹笛演奏科學先進方法和高難尖端技術的研究實踐,在笛子半音演奏技術上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其移植演奏的小提琴獨奏原版笛曲<野蜂飛舞>,創造了演奏速度每分鐘200拍且音符顆粒清晰、韻律自如流暢的奇蹟。中國竹笛專業委員會顧問、蒙古族著名笛子演奏家劉興漢先生曾多次斷言,這樣高超的演奏技藝今後50年內也不會有人達到。中國著名笛子藝術大師、中國竹笛劉森笛派宗師劉森先生稱讚其為“天才的演奏家和詩人”。

主要成就

2009年四月25日,中國器樂學會為其研製的新型哨笛舉辦了專家鑑定會,並頒發了“新型哨笛研製特別貢獻獎”。
2009年12月20日,由鄂爾多斯市文化局主辦,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牧笛、草原、野蜂飛舞〉白馬哨笛獨奏音樂會,獲得了巨大成功,被廣大觀眾贊為“笛壇盛事”、“笛界傳奇”、“一座新的里程碑”等。〈樂器〉、〈中國竹笛〉、〈新聞周刊〉、〈鄂爾多斯文化〉等報刊紛紛采寫和登載報導文章,給予高度評價和讚揚。其中有長篇報告文學〈從笛童到演奏家和詩人--白馬用人生韻律步量藝術境界〉、〈白馬如歌〉即新聞特寫〈白馬先生的傳奇〉、〈白馬:哨笛感悟生命詩意〉、評論〈哨笛如歌--白馬哨笛獨奏音樂會觀後〉等,在讀者中產生了較大反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