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縮脾飲,中醫方劑名。出自《仁齋直指方論》卷三。具有驅暑和中,除煩止渴之功效。主治中暑。
基本介紹
- 名稱:香薷縮脾飲
- 出處:《仁齋直指方論》卷三
- 組成:縮砂仁、草果仁、烏梅肉、香薷、甘草、白扁豆、白乾葛
- 功用:驅暑和中,除煩止渴
- 主治:中暑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方,
組成
縮砂仁二兩,草果仁、烏梅肉、香薷、甘草(炒)各一兩半,白扁豆(姜制)、白乾葛各一兩。
用法用量
上銼。每服三錢,加生薑五厚片,水煎,微溫服。
功用
驅暑和中,除煩止渴。
主治
中暑。
方義
方中香薷解表化濕和中;葛根解肌退熱;砂仁、草果仁、白扁豆化濕和胃;烏梅斂肺澀腸止瀉;甘草和藥。
附方
名稱:香薷解毒湯
組成:舊香薷、厚朴、白扁豆、山梔、黃連、黃柏、黃芩
用法:上銼。水煎服
主治:夏月中暑危篤,而大便下血者
出處:《壽世保元》卷二
名稱:香薷散暑湯
組成:香薷、厚朴、甘草、藿香、柴胡、陳皮、杏仁、半夏
主治:中暑。頭痛惡寒,身體拘急,脈來細緩無力
出處:《醫學傳燈》卷上
名稱:二香散
組成:香薷、白扁豆、厚朴、陳皮、香附、蘇葉、甘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夏日得病,頭疼身熱,伏暑、傷寒疑惑之間者
出處:《普濟方》卷一一七引《如宜方》
名稱:二香湯
組成:藿香正氣散加香薷、扁豆
主治:中暑,嘔吐,頭痛,瀉利,胸滿或腹痛
出處:《傷寒全生集》卷四
名稱:二順散
組成:豬苓、澤瀉、茯苓、白朮、甘草、桂、乾葛、杏仁
用法:上為末。每服半錢或一錢,新汲水調下
主治:伏熱中暑,霍亂吐瀉,煩悶燥渴,小便赤色,便血肚疼
出處:《嬰童百問》卷七
名稱:十全飲子
組成:人參、白茯苓、乾山藥、白扁豆、紫蘇葉、香薷葉、甘草、厚朴、半夏、白朮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二盞,加生薑三片,煎七分,去滓,若覺煩躁,以新汲水沉冷服;如脾胃弱,只溫如常服
主治:傷暑,病瘧,中暑等疾
出處:《普濟方》卷一一七引《十便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