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芋灰霉病

香芋是天南星科芋屬多年生纏繞性藤本植物。莖細,蔓長2.5 m左右,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總狀花序蝶形花,小花密生,花冠淡綠,翼瓣淡紅紫色,開花不結實。匍匐莖分布於土表層7 cm處,其匍匐莖上陸續產生塊根呈球狀,直徑2~8 cm,表皮黃褐色,肉質潔白,質地緻密,營養豐富,甘而芳香,食後餘味不盡,故取名香芋。香芋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屬真菌病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香芋灰霉病
  • :天南星
  • :芋
感染病症,病原菌形態特徵,傳播方式,防治措施,

感染病症

病苗色淺,葉片、葉柄發病呈灰白色,水漬狀,組織軟化至腐爛,高濕時表面生有灰霉。幼莖多在葉柄基部初生不規則水浸斑,很快變軟腐爛,縊縮或折倒,最後病苗腐爛枯萎病死。

病原菌形態特徵

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無性態分生孢子梗叢生,直立,無色至褐色,粗12~24 μm,長280~550 μm,長度變化大。頂部呈1~2次樹狀分枝。分枝端部鈍圓,稍膨大,周生小突起,並聚集成葡萄穗狀。分生孢子卵形、橢圓形,無色,單胞,大小為6.25~13.75 μm×6.25~10.0 μm。菌核多為黑色,不規則片狀。菌核多為黑色,不規則片狀。該病菌的發病溫度範圍為4℃~32℃,最適溫度為18℃~25℃,棚內相對濕度達到90%以上時,植株表面結露,易引起灰霉病的發生。結露,易引起灰霉病的發生。

傳播方式

該病害是一種典型的氣傳病害,可隨空氣、水流以及農事作業傳播。在實際病害防治過程中,難以採取有效措施徹底切斷傳染源;在病原菌侵入的情況下,也難以徹底消滅病原菌,如藥劑噴施,難以解決空氣及露水中的病原菌;而單獨熏棚,不能重點解決病葉、病果等病殘體上或內部的病原菌。

防治措施

1、整地選種。深耕細整土地,施足底肥,灌好底墒。選用優質品種,並用新高脂膜拌種,能趨避地下病蟲,有效滅殺有害病菌,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按要求適期播種。
2、田間管理。①齊苗後適當追肥、澆水,中耕除草。施肥要做到NPK合理匹配;陰雨天不宜澆水,使空氣的相對濕度不超過65%。②要及時處理病苗、病葉、病果,注意農事操作衛生。③分別在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噴施地果壯蒂靈,可有效增強植株營養向根部輸送能力,提高植株看病能力。
3、藥劑防治:抓住移栽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三個時期用藥,按植保要求用針對性藥劑加新高脂膜進行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