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銀業貿易市場

香港金銀業貿易市場

香港金銀貿易場坐落在上環孖沙街。這是一條窄小的街道,兩旁的房屋低矮、陳舊,同香港摩天大樓遍布的街道形成強烈的反差。在交易場的門前,一個膀大腰圓的印度人和兩個穿交易場員工標誌——紫紅色坎肩的人坐在台階上,裡面就是吐納萬金的交易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金銀業貿易市場
  • 地點:環孖沙街
  • 成立時間:1910年
  • 地位:國際性的黃金交易中心
貿易市場簡介,董事長簡介,定價機制,

貿易市場簡介

港金銀貿易場成立於1910年,最初稱“金銀業行”。除1941年日軍占領香港後關閉至1945年外,發展順利。逐步由一個地區性金市發展為國際性的黃金交易中心。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世界上僅次於紐約黃金市場、倫敦黃金市場的第三大黃金交易市場。平均每天黃金交易量達200萬兩。香港黃金交易集中在金銀貿易場。作為一個交易量如此巨大的場所,在你的想像中,建築必定是富麗堂皇;交易場裡一定會堆滿各色黃金。可當你參觀了金銀貿易場,你會大失所望,那裡是如此的平淡無奇。香港到處是高樓大廈,可金銀貿易場所在的街市卻如同我們城市裡最普通的一條小巷;香港沿街遍布金店,可金銀貿易場交易大廳卻見不到一星黃金。
進入交易場,你從閣樓參觀室向交易場中央的場地望去,大堂如同半個籃球場大小,同籃球場不同的是,在場地四周,是上下三層的擱板,上面密密麻麻地擺滿黑色的老式電話機,有幾百部之多,場地里的“隊員”不是十名,而是幾十名,一律穿紫紅色坎肩。

董事長簡介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李德麟
在場地里,你見不到一位女士,所有的交易員都是清一色男士,這是黃金交易的特殊方式決定的。黃金交易用公開叫價的方式進行,而叫價不必開口,只要做出手勢即可。手心向上為賣出,手心向下為買入。按伸出手指的不同,表示金價的不同。交易單位為100兩,即20條5兩重的金條。現場不必出示、交接金條,一切由銀行結算。在場地的中央,畫著一個直徑約三米,類似古錢的圓環,象徵一諾千金的意思。交易者進入圓環中,第一個觸到買家或賣家身體的人獲得此次交易。這個簡單的理由,使女士不便參與交易。這種交易方式雖然傳統和古老,但從貿易場萌芽時就沿用至今。實踐證明,這種制度可行、可靠,且透著中國人的智慧。因為交易場有192家行員,每家有4名出市交易員可進入交易大堂,每一行員有一部電話可直通本公司。如果不依靠手勢,而是高聲叫價,交易頻繁時,大廳里將被幾百人打電話聲、叫價聲所淹沒。
這些交易員年齡參差不齊。有的滿頭白髮,據說已在場裡度過幾十年歲月;有的則未過而立之年。不過,每個能進入交易大廳,穿上紫紅色坎肩的人都不是等閒之輩,他們背後都聯繫著眾多的產金商、金飾商。正是這些人,攪動著世界第三黃金市場的雲雨。
香港金銀業貿易市場自二十世紀初開始已為投資者提供買賣黃金的交易平台。2005年內,在該貿易場交易的九九金總數量達392萬兩。香港是全球最開放的保險業中心之一。在2006年6月,本港共有174間認可的保險公司,其中87間在香港註冊成立,其餘87間則分別在21個國家註冊成立,當中以美國及百慕達公司最多。近年,香港的保險業市場每年都有良好的增長,臨時數據顯示,2005年的保費總額約為1,410億港元。

定價機制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成立於1910年,是一個由華資金商占優勢地位的市場。開業90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與眾不同的黃金交易方式,會員可以在場內以公開喊價的方式進行交易,如果莊家開價,一口價可以成交2000司馬兩(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黃金交易規格為5個司馬兩為一條的99 標準金條),既"公開減價+莊家制",所有交易都以口頭拍板的形式決定,無須簽訂契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