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西環酒店,位於香港島西部西營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西環酒店
- 地理位置:西營盤
- 性質:酒店
- 源於:19世紀
酒店簡介,西營盤,地理位置,歷史,交通,石塘咀,歷史,交通,堅尼地城,西區概況,
酒店簡介
西環(又稱西區)是香港的地名,指香港島西部,即中西區西部上環以西的地區,包括西營盤、石塘咀和堅尼地城等地,但不包括摩星嶺。西環的名稱源自19世紀的香港行政區劃的“四環九約”,第一環正是西環。而九約中第一、二和三約則分別為堅尼地城、石塘咀和西營盤。四環則組成維多利亞城。
西營盤
西營盤位於香港香港島西部的一個住宅區,為香港最早期發展的地區之一。地區行政上,西營盤屬於中西區。
地理位置
從龍虎山郊野公園克頓道眺望西營盤和對岸的西九龍,並可隱約看到中上環,尤以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最為突出。左右的兩個山坡分別屬於龍虎山和太平山。
西營盤位置為上環以西,石塘咀以東,般鹹道以北,維多利亞港以南,即大約由嘉安街至威利麻街位置
歷史
西營盤的“營盤”,是軍營的意思。對於指誰的軍營,共有兩個傳說:第一是海盜張保仔的基地,第二是英軍的營地,原因是英軍曾在該地駐防。1841年英軍登入水坑口之後,便在今水街的山邊設立軍營,駐有八百名印籍士兵。
西營盤擁有悠久的歷史。香港開埠之後,英國人發展維多利亞城,其西端成為了華人聚居之地,有很多售賣海味和中藥材的店鋪,一直發展至今。
交通
1851年,因為太平天國的關係,造成大量中國難民的湧入。當時的港英政府為了安置這些難民,便開發西營盤一帶,在原有東西走向的皇后大道西開始,向山上發展,劃出了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和高街(原稱第四街)。而這個住宅區的東和西分別以東邊街和西邊街為界,而正街(原稱中正街)則為這個區域的中心點。結果形成了一個“目”字形的街道規劃。
東西走向
乾諾道西 德輔道西 皇后大道西 薄扶林道 第一街 第二街 第三街 高街 般鹹道 南北走向
威利麻街 東邊街 正街 西邊街 朝光街 水街 嘉安街 公共運輸
港鐵 西港島線: 西營盤站 (計畫中) 電車 巴士 新世界第一巴士
城巴
過海隧道巴士: 101, 104, 113, 904, 905, 970, 970X, 971, 973, A10, A12
小巴 專線小巴
公共小巴
西區海底隧道
香港西環
石塘咀
石塘咀(通石塘嘴)位於香港香港島西部,位置為堅尼地城以東,西營盤以西,即由卑路乍街與皇后大道西交界至嘉安街。地區行政上,石塘咀屬於中西區。
歷史
在清初時,石塘咀一帶只是一個荒蕪的山坡。由於盛產優質的花崗岩(麻石),可作建築材料之用,吸引了一批以打石為業的惠州客家人到來開採。
至1880年,當時石塘咀已形成一個花崗岩石礦場,在採礦完成後,該處剩下一個凹陷的大石塘,而向海的一段較尖而窄,狀似鳥咀,所以得到“石塘咀”此名。
1903年,石塘咀的填海工程完成,卻成為一荒蕪而偏遠的地方。1904年,香港第13任港督彌敦抵港,剛好上環水坑口街妓寨被大火夷平。彌敦靈機一觸,下令所有妓寨一律遷至石塘咀,決定利用色情事業該區得以開發。石塘咀因而名盛一時,成為集黃賭毒於一身的紅燈區。當時石塘咀有數百間妓院,“大寨”70多家,妓女近2000人,酒樓40家,而依靠妓寨維生的人更接近5萬人,遂有塘西風月之稱。以當時香港人口不足50萬來說,香港有十分之一的人都是依賴石塘咀生存。
此外, 香港的第一間戲院亦是位於石塘咀,名為太平戲院。太平戲院位於德輔道西,是香港當時最大的粵劇戲院。
而在1935年,港英政府依隨英國法例立法禁娼,曇花一現的塘西風月暫告一段落。
不過在香港日治時期,因為日軍總督部頒令所有華人妓院必須遷到石塘咀的“娛樂區”,所以石塘咀曾再度繁華起來。當時石塘咀被易名為“藏前區”(假名:くらまえく),大酒家和妓寨都相繼復業。高峰時期,領有牌照的妓院有五百多家。不過當時民不聊生,能夠上妓院的只有一批日憲密偵。
時至今日,隨著社區的發展,石塘咀已經找不到一點昔日的歷史痕跡。
交通
香港電車於石塘咀的屈地街設有總站。1989年,新的電車車廠於石塘咀設立。
政府於1980年代曾打算以捷運港島線連線該區,並於區內預留了兩個位置設定車站出口,惟計畫一直停止。2005年6月,捷運當局決定開始港島線西延的西港島線計畫,並於石塘咀設一捷運站,以山上的香港大學命名為大學站,但這個名稱與九廣東鐵(現稱東鐵線)的大學站相同,因而引來了不少爭議。大學站同時亦被建議為連線南區的港鐵南港島線的車站。
堅尼地城
堅尼地城(英文:Kennedy Town)位於香港的香港島北岸居住區的最西端。堅尼地城南面背靠摩星嶺,北面前臨卑路乍灣,西面與大小青洲隔著硫磺海峽,東面與石塘咀相連。它的範圍包括西寧街至卑路乍街與皇后大道西交界位。堅尼地城地區行政上屬於中西區。它是香港最早期被開發的地區之一,是維多利亞城的一部分。在香港最初劃定的四環九約中,堅尼地城為其中一環及一約的範圍之內,即西環和第一約(由堅尼地城至石塘咀)。
根據港英政府1886年8月26日《憲示三百三十一號》,該地原寫作堅利德城,及後寫作堅彌地城,直至近年才簡寫成堅尼地城。而堅尼地城最西的部分,例如西環邨附近,又被俗稱“西環尾”,意即西環的盡頭。
歷史
堅尼地城來自香港第七任總督堅尼地。他任內積極開闢土地,填築了西區岸邊土地。這片沿海的新填地稱為堅尼地城。早期港島北面海邊的街道英名多為“Praya”(Praya是英語從葡萄牙語吸收的辭彙),中文稱“海旁”,因此堅尼地城沿海的一路叫做為堅彌地城海旁。“海旁”和“praya”都是指海濱一塊條狀土地。而於香港日治時期,堅尼地城曾被改名為山王台。
由於堅尼地城處於香港島北岸最西陲,地緣因素使該區在二戰後的發展較同是北岸的中上環區、灣仔、銅鑼灣和北角都要緩慢。堅尼地城一直被視為港島區之中較為偏僻的住宅區。而且,很多較為擾民的社區和工業建設,如焚化爐、水泥廠、屠房、殮房和廢物轉運站等。
直至1990年代末,由於大多數港島北岸的發展土地耗盡,政府在堅尼地城卑路乍灣填海。再加上由於社區團體的反映,政府將部份擾民設施遷移,例如關閉焚化爐,使堅尼地城在公元2000年起開始有高級住宅發展。
西區概況
西區是香港昔日的一個行政區劃,範圍包括現時香港島的中西區的西部及南區的西部。
1969年,政府推行民政主任計畫,香港被分為多區,其中香港島被分為西區、中區、灣仔區及東區四區。西區與中區之間以急庇利街為界,範圍包括般鹹道及堅道以北的西營盤、石塘咀及堅尼地城,還有摩星嶺、薄扶林、香港仔、黃竹坑、深水灣、淺水灣,至南灣為止。
1981年,香港島重新分區,原來的西區範圍中,摩星嶺以南的地區給予南區,剩下來的西區則與中區合併為中西區。
值得留意的是,現時香港警務處仍沿用“西區”的分區,現時南區西部仍屬於“西區警區”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