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東涌位於大嶼山的北部,距離寶蓮寺不遠,主要景點有建於1873年的東涌炮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香港東涌
簡介
東涌,古稱東涌口,位於大嶼山北岸中央,一面臨海,三面環山。大嶼山有很悠久的歷史,而東涌在明代已是大嶼山的一大聚落,並且有汛兵巡邏。及後在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實行邊界,限定沿海五省居民向內地邊界五十里,令當地居民歷盡流離之苦。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批准復界,該區居民亦陸續返回,人口日多。而當中亦有不少客籍的居民,由江西、廣東及福建等地限至。
這裡有一座建於1873年的東涌炮台,是用以堵截鴉片貿易和海盜侵略的城堡,曾有400多名駐軍,並由五艘軍艦巡航,現仍遺有6枚清朝古炮。
沿炮台右邊的小經走,步行約20分鐘即到達候王廟,廟宇建於1765年,用以供奉與宋末君主一同犧牲的寧相楊候王。在東涌以北的赤臘角便是新機場的所在,在東涌炮台可清晰遠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