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七小福

香港七小福

香港七小福是京劇名武生于占元20世紀60年代在香港開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時所收的7位門生的總稱,是一個戲班。七小福由來源於于占元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洪金寶當時的藝名)、元樓成龍當時的藝名)、元彪元奎元華元武(本名周元俊)、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後來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於是藉此組成七小福戲班。

基本介紹

戲班來源,戲班終結,戲班成員,

戲班來源

七小福由來源於于占元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洪金寶當時的藝名)、元樓(成龍當時的藝名)、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後來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於是藉此組成七小福戲班,既讓徒弟增加演出經驗。 “七小福”戲班成員共有14人,除上述7人外,尚有元秋(唯一的女成員)、元慶(即袁和平)、元德、元俊(後改名為吳元俊)、元彬元振、元寶等。

戲班終結

1971年,由於戲曲觀眾大量流失,于占元中國戲劇研究學院解散,七小福各師兄弟只好各自謀生。

戲班成員

七小福包括:1 洪金寶 2 元奎 3 元華 4 成龍 5 元泰6 元德 7 元彪
于占元當年創辦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名字雖然取得唬人,但要論規模在香港眾多戲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敗,條件簡陋,所幸師傅並未誤人子弟,教得認真。學生拜師、學藝、簽生死約依足了舊式梨園行的規矩,父母一旦將孩子送入戲校,契約期內便要完全聽憑師傅的教導照顧了。其時香港的梨園行當還未被電影擊垮,尚有很多觀眾捧場,因此需要大批戲曲演員,于占元正是看此機會才辦起戲校來的,歸根結底還是為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而已。
七小福”是一出京劇,也是一個戲班,更是于占元這群得意門生的總稱。很多朋友都以為“七小福”指的是成龍等七個人,實際卻不止。原來於師傅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註:成龍當時的藝名為元樓,元龍則是大師兄洪金寶的藝名。待到後來,年長成龍五歲的洪金寶約滿先行出師闖蕩影壇時,成龍才頂了元龍之名),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便藉此組了個“七小福“戲班,既讓徒弟們多增加些演出經驗,又可賺些銀兩,正所謂“一箭雙鵰”了。
“七小福”戲班成員共有十四人,除去剛才提到的七人外,尚有元德、元俊、元彬、元振、元寶等人。只是隨著歲月流逝,如今再回看這群師兄弟,元俊、元泰、元武幾個在八十年代初期即銷聲匿跡;元振、元寶也只是混跡影壇,默默無聞;而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彬七人則成為當今香江影壇的赫赫人物,由此大眾眼中的“七小福”便順理成章地具體到他們七個身上。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七小福”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雖然發展重點不太一樣,比如成龍、洪金寶、元奎在好萊塢,元彪留守香港,元華轉投無線電視台做了電視劇演員,元彬則在內地混飯吃。但最終又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合作拍片了。洪金寶為成龍的《飛龍再生(highbinders)》擔任動作導演,元彪為成龍的《龍旋風》擔任動作指導,洪金寶在元彬導演的電視劇《斷仇谷》中擔綱主演,元彪則與洪金寶在《拳神》中再次聚首……也許“七小福”作為演員在銀幕前表演(尤其是成龍、洪金寶)已經開始老了,但他們作為動作指導對香港甚至世界類型電影所發揮的創造性作用卻越來越重要.
成龍於一九六一年加入中國戲劇學院。他的師父就是著名的京劇大師於 占元師父(于素秋的父親)。於師父為成龍起了一個名,叫元樓。其他 的師兄弟也是以元字為名。每天的操練包括腳上功夫、打鬥方式、特技 動作等。另外還有如拉筋、劈腿、翻 斗等動作。除了練功外,他們更 要做清潔、洗碗等的事務。成龍就是在每天接近十九小時艱苦訓練中成 長。 在一次京劇的表演中,於師父選了元龍洪金寶)、元泰元華元武元奎元彪和成龍,擔演一套京劇《七小福》的主角。從此人們 便稱他們為七小福,而成龍亦從此獲得很多舞台演出的機會,以後他們 就不斷在梨園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