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香器分類,早期香器,香具,香斗,臥爐,香插,香盤,香夾,香箸,香鏟,香匙,常識介紹,相關定義,歷史沿革,兩晉南朝,隋唐,宋元明清,香爐,博山爐,手爐,薰球,香囊,香筒,香篆,香盒,
簡介
這些豐富的香器種類,主要是為了配合各種不同型態的香焚燒或蒸薰的方式而產生。除了實際上的用途之外,基於美觀及裝飾的考量,香爐的型制、爐身的造型、色彩,更是
琳琅滿目,配合裊裊香菸,及美好的香味,讓用香的情境達到極致。
香器分類
1、香爐:是指可燃點盤香、沈香木塊、丸香及香粉的圓形香爐。
2、臥香爐:專門焚燒橫式線香,即臥香所用之香爐。
3、香筒:長筒式香薰,為直式線香所用。
4、立香香爐:是指專門焚燒有竹枝為柱腳的立香所用的香爐,大多以金屬或石材為爐身材質,用於祭禮時上香之用,避免香爐身溫度過高。
5、手爐:即一般所說的柄
香爐,以焚燒香丸、沈香木塊為主,方便上堂時以手持之。
6、薰球:為鏤空圓球,內放香品焚燒,無論球如何轉動,球內香品皆能保持水平不會傾倒。
7、香囊:指將各種香料、香品置入囊中,放在身上散發香氣的香具。
不同的香料,以不同的方式來散發香氣,也會造成特別的效果。一般而言大致可以分為燃燒、薰炙及自然散發等三種方式,而有不同的香器來配合使用。如,香草、沈香木及作成香丸;線香、盤香和香粉的合香,就必須以燃燒的方式;而龍腦之類的樹脂性香品,則必須用薰炙的方式;也就是將香品放在炙熱的炭塊上薰烤。而調和成香油的香品,就用自然揮發的方式來散發香氣。此外,各式各樣香氣濃郁的香草、香花,也被裝入花薰、香囊之內,讓其自然散發香氣。混合數種香的香粉,也常用薄紙包裹,裝入香囊。
隨著香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香器的樣式也不斷出奇翻新,從香器開始出現到現今,香器的演變,幾乎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藝術,讓人們無論是在用香或是供香時,在嗅覺及視覺的心靈意境上,都達到了美好的升華。
早期香器
在
佛教傳入中國用香的歷史非常悠久,而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同時大量引進各種重要的香料,及用香的觀念和方法,於是,香從生活中的附屬用品,一躍而成為皇室貴族,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場景。
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就已經有在室內薰香的習俗,焚燒的香料是以草本植物為主。其實薰香源自古人薰煙以趨滅蚊蟲,並消除穢氣。
在《
周禮》中記載:“剪氏掌除蠶物,以攻攻之,以莽草薰之,凡庶蟲之事”。古人燃香也可以說是清淨環境,中國在尚未產生專用的香器之前,先使用一般的銅炭爐來薰香。
中國人在室內焚香自戰國時代就已開始了,但是專門為焚香而設計的香具,卻遲至漢代才出現。
中國香爐的形制始於戰國時期銅爐,以後歷代出現各種式樣的香爐。材質有陶器、瓷器、銅器、鎏金銀器、掐絲瑵琺瑯、畫琺瑯、竹木器及玉石等,種類豐富。
在春秋時期,已出現專供室內取暖的銅炭的“王子嬰次爐”。而這類銅炭爐後世仍然沿用。
漢代開始,產生了一種特殊的香爐——博山爐。博山,相傳是東方海上的仙山。博山爐蓋上雕鏤的山巒之形,山上有人物、動物等圖案。當香爐中飄出裊裊香菸,就宛如神山盤繞終年的雲霧。博山爐盛行於神仙之說流行的兩漢及魏晉時期。
在漢代,專為焚香而設計的香薰已經出現。大理的薰香器從各地的漢墓出土,可以知道當時薰香習俗已經很普遍。漢代薰香的風氣,南方比北方更為盛行。廣州地區四百餘座漢墓中,共出薰爐一一二件。
在漢代蔡質所著的《漢官儀》中,就有關於香的文獻記載:“女侍史絜被服,執香爐燒熏。”
在廣州、長沙等地的西漢早期墓葬中已經出土了不少豆形薰爐,而中原地區出現得稍晚。從這種出土不少專為薰香而作的香薰看來,薰香的風氣是自南向北逐步推廣的,而許多高級香料也是從南海輸入中國。根據《
史記》《
貨殖列傳》的記載,西漢時龍腦香在廣州已非罕見之物。
漢通西域後,還從陸路自西方輸入蘇合香。《班固與弟超書》:“竇侍中令載雜采700匹,白素300匹,欲以市月氏馬、蘇合香”。這是漢代以雜絲、白素等布料,要買月氏馬及蘇合香。《
後漢書》“西傳傳”說大秦國“會合諸香,煎其汁以為蘇合。”
漢朝時樂府詩中也說:“行胡從何方,列國持何來,氍毹、(外毛內答)(外毛內登)、五木香、迷迭、艾蒳及都梁”。其中都梁香為古代著名的香草。
漢代的香品中,有乾燥的草木植物、樹脂類的龍腦香、蘇合香。草本植物的茅香乾燥之後就是可燃物,為了能充分燃燒,通常在爐身的底下會有通氣孔。有的設計爐身較淺,爐蓋隆起,而且在爐蓋上備有數層鏤孔。這類爐具的容積也較大。同時為了容納自進氣孔落下的灰燼,通常也設有承盤。
龍腦及蘇合香等樹脂類香品,必須放在其他燃料上薰燒,因此這類爐身較深,以便置燒紅的炭塊,有時加銀箔或雲母片,再放上樹脂之類的香品,使其徐徐薰燒。出土的漢代香薰中就曾留有炭料、香料。
香具
香具是使用香品時所需要的一些器皿用具,也稱為香器(嚴格說來,制香時使用的工具稱為“香器”,用香時的工具稱為“香具”)。除了最常見的香爐之外,還有手爐、香斗、香筒(即香籠)、臥爐、薰球(即香球)、香插、香盤、香盒、 香夾、香箸、香鏟、香匙、香囊等。造型豐富的香具,既是為了便於使用不同類型的香品,同時也是一些美觀的飾物。
香斗
香斗,又稱長柄手爐,是帶有長長的握柄的小香爐,多用於供佛。柄頭常雕飾蓮花或瑞獸。香斗在唐代已經很流行,敦煌壁畫中就經常出現香斗。香斗所燒的多為顆粒狀或丸狀的香品。
臥爐
臥爐,用於橫向點燃線香,也稱橫式香熏。類似於
香筒,但橫豎方向不同。
香插
香插是用於插放線香的帶有插孔的基座。基座高度、插孔大小、插孔數量有各種款式,以適用於長短粗細不同規格的線香。
香盤
香盤,又稱
香台,是焚香用的扁平的承盤,多以木料或金屬製成。
香夾
香夾用於夾取香品。
香箸
香箸即“香筷”,多為銅製。
香鏟
香鏟常用來處置香灰,多為銅製。
香匙
香匙用於盛取粉末狀或丸狀香品。
常識介紹
香是人類生命中最美好的感動,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也具有極大的意義,因此,早在西元前三千年,就有埃及人大量使用香料的記載。
想到香,我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花香、燒香、煮食的香味,化妝品的香味等,而這種種香味,大多伴隨著我們生命中美好的記憶。
從古老的文明開始,香就伴隨人類穿過時空的長廊,餘煙裊裊。
早在西元前三千年左右,埃及人就開始大量用香,如著名的金字塔是土坦卡門墓(Tutankhamen‘s Tomb),在墓內就存放了許多各種香料的瓶罐。
甚至古埃及許多戰爭,也是為了穩定香料來源而發動的。如女法老王海切舒特(Hatschepsut)的陵墓壁畫上,就刻滿了此類事跡。
而在古波斯文化中,香味也象徵著身份地位。當時富貴人家的花園裡,大多流行種植著種種珍貴的香花,如:茉莉、鈴蘭、紫羅蘭及紅玫瑰等。
而希臘用香的起源,則是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波斯之後,從波斯帶回來珍貴的香料。人們認為聞到香味時,必定有眾神的蒞臨與祝福。
相關定義
在《
說文解字》中說:“香,氣芬芳也”。而馨香的“馨”,也就是香氣遠聞之意。
一般的香,大多是指由富含香氣的樹皮、樹脂、木片、根、葉、化果等所製成的香之原料。常見的香料有旃檀香、沈香、丁香、鬱金香、龍腦香、薰陸香、安息香等豐富的種類,甚至也有動物的分泌物所形成的香,如龍涎香、麝香等。
香料大多出產於氣候酷熱的地區,由於熱帶地區人體容易產生體垢及惡臭,所以古來為了消除體臭,就將當地盛產的香木製成香料,塗抹於身上,稱為塗香;或是焚香料薰室內及衣服,稱為燒香或薰香。
隨著香料的不同,也要以不同的方式來散發香氣,才能造成特別的效果,用香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燃燒、薰炙及自然散發等三種方式,而配合不同的香器使用。如,香草、沈香木及作成香丸。線香、盤香和香粉的合香,就必須以燃燒的方式,而龍腦類的樹脂性香品,則必須用薰炙的方式;也就是將香放在炙熱的金屬或炭塊上,讓其散發香味。
佛教中對香的定義則更為廣泛,將鼻根所嗅的一切,都統稱為香。佛教並將人類生活中這種美好的經驗,重新詮釋,使香超越了原始的意義,而用香來象徵修行者持戒清淨的戒德之香,乃至聖者具足解脫、智慧的五分法身,可以說是解脫者心靈的芬芳。
例如,在《佛說戒德香經》中,佛陀就以香來比喻持戒之香,不受順、逆風的影響,能普熏十方。在《六祖壇經》中,也以香來比喻聖者的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由於香美好的特質,在佛教中就成了供養佛菩薩重要的供品之一,甚至以香為說法譬喻、修持方法,讓人依此而悟入聖道。
而香的氣味能薰染真物,使環境芬芳美好的特質,也被用來比喻念佛者以念佛的緣故,薰染如來的功德,這就是所謂的“香光莊嚴”。
由於香與鼻根的密切關聯,古德也有以聞香而悟道者,最著名的就是《
楞嚴經》中的香嚴童子。在書中介紹香的修持法門,祈願讀者以香入道。
焚香、裝香料的香器,展現了香的具體之美。也以成香的文化中頗為獨特的藝術。無論是在種類、材質、造型與色彩的顯現上,都為人類的視覺與嗅覺心靈帶來極大的喜悅。
在香器的種類上,除了最常見的香爐之外,還有香囊、香球、香筒、香盒等用香的器具。因此,在本書中也介紹了中國歷代的香爐,及各種不同類型的香器。
由於香美好的特質和飄渺瀰漫的香菸,而被視為能上達天聽,傳達誠心的供養之意給佛菩薩及天神等。所以香也是佛教中極為重要的供養,並發展出供香的儀軌、方法及真言、手印等。本書介紹金剛界法及護摩法中常用的供香手印、真言,以及日常供香的方法,希望讓讀者在供香時能有所依循。
由於香所象徵的美好意含,在佛教中不但以香為重要的供養,用香來代表諸佛清淨法身,或是以香來修持、說法。
歷史沿革
中國古代有非常悠久的用香歷史,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出現了各種香料,香道也隨之產生。香從生活附屬品一躍成為皇室貴族、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考古表明,直到漢代才出現專為焚香而製作的香器,此後歷代出現各種式樣的
香爐,如漢代的博山爐,魏晉的鳥形香熏,唐代的長柄香爐、多足香熏、熏球,宋代的折沿爐以及各個窯口生產的瓷質香爐香盒等,至明代,盛極一時的宣德爐更是將香器製作推向了另一個高峰。
兩晉南朝
東晉南朝士大夫中,以香沐浴,以香薰衣的風俗開始盛行。薰衣的風俗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在河北滿城中靖王劉勝墓中,發掘的“銅薰爐”和“提籠”就是用來薰衣的器具,湖南長沙的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為了薰香衣、被特製的薰籠。
三國的荀彧好薰香,文獻中記載:“荀令至人家,坐幕三日,香氣不竭。”由於荀彧經常讓自己的衣服薰上濃郁的香味,所以當他到別人家中之後,他坐過之處往往留下香氣,經過三日還沒有散去。在東晉時文人也以白旃檀的芬芳來比喻學養的淵博。
在兩晉南朝流行的香薰式樣之中,從三國吳到南朝晚期圓罐式及豆式有承盤的香爐式樣大略可分為四期:
第一期:孫吳中期至西晉末年(公元二五四——三一六年)
第一期的香薰,造型簡單,整體為罐形,侈口鼓腹、圈足,上腹鏤刻三排圓形鏤孔,沒有承柱和底盤。
第二期:東晉前期“東晉立國至穆帝昇平以前”(公元三一七——三五七年)第二期的香薰,薰體為短直口圓腹罐形,腹部有大三角形鏤孔,承柱亦為上下小大的圓柱體,承盤則為平底缽形器。
第三期:東晉後期至南朝劉宋時期(公元三五七——四七九年)第三期的香薰,醬油,罐形薰體,小口鼓腹,腹部滿布密集的長三角形鏤孔,圓柱形承柱,粗短而直,承座則為寬沿盤形。
第四期:相當於南朝中晚期“齊、梁、陳”(公元四八O——五八九年)第四期並未發現見香薰等器具。
隋唐
自東漢明帝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焚香禮懺在奉神明或祀天地祖的儀式中,幾乎經常可見。甚至,有在行道上以香鋪地,使香的需求量更大。在《
文昌雜錄》卷三中記載:“唐宮中每有行幸,即以龍腦、鬱金布地。”
唐代的香具,也開始有新興的式樣。如:多足
香薰、薰球、及長柄手爐,質地多為金屬器或鎏金銀器。唐代流行有提煉的金屬香球、香薰。唐代的多足帶蓋銅香薰十分獨特,也有附提煉者。
唐代帝室曾多次迎送釋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再送回法門寺。法門寺的文物中鎏金銀香薰、鎏金銀香球,是為皇室迎送舍利真身所專門製造的。
宋元明清
宋人焚香,常同時使用香爐及香盒。這點從宋代繪畫取香的動作中,可以看出來。添香者以食指、大拇指拈出香丸,放入堆滿白灰的爐具內。宋代也流行將香料壓成“香篆”,將粉末狀的香料模子壓出固定的形狀,然後點燃。
宋代曾大量進口香料,北宋時香藥是市舶司收入中最大宗的物品之一。真臘、渤泥、蒲端、安南等地其地盛產乳香、龍腦及棧香,朝貢品中也以香藥為主。部分的香品如乳香等列入禁榷物品,由政府專賣,民間不得私自交易。
宋代香藥輸入量雖大,但仍供不應求。宋人普遍用香,焚香用量大。祭祀慶典、官府的宴會、文武官考試及第後的同年宴、祝壽等場合,無不用香。
宋人還有所謂的“試香”,於幽室外焚香,有時在庭園內的“詩禪堂”試著燃點新制的合香,品評香的氣味、香霧的形狀和焚煙的久暫,是宋朝人生活情趣中重要的節目之一。
宋人對於合香的薰燒法特別講究,香品點燃之後,並不投入火中,香爐內鋪厚厚的有保溫作用的爐灰,揀一小塊燒紅的炭塊埋於正中央,再薄薄地蓋一層,灰只露出一點。用薄銀片隔火,香品放在薄銀片上薰烤,於是香氣自然舒發,沒有煙燥氣。講究一點的,炭塊就不只是用普通的木炭,而是精製的炭團。
此外,宋人也使用香篆。南宋杭州城的住宅區內的各種服務業中,就有專門為人“供香印盤”的服務業,他們包下固定的“鋪席人家”,每天去壓印香篆,按月收取香錢。
在宋代的香爐中,有許多特殊的造型,如現藏於芝加哥藝術館,宋影青鳥形香爐(十一——十二世紀),爐蓋有一隻似鴛鴦的水鳥蹲伏著,爐身貼了兩層蓮瓣紋,也有承盤。盤底有如意雲頭花式足。香爐就從鳥嘴逸出,爐身挖有小氣孔,而使香菸從上面的鳥嘴飄出。宋代另外流行一種豆形香爐,形如高足杯。
到了元、明、清代,則流行成套的香具,例如元代流行“一爐兩瓶”的成套香具。明代十六世紀的繪畫中就已出現“爐、瓶、盒”。這種組合式香具乃是為了方便作為儲放香箸、香鏟之用。
明朝嘉靖官窯也有所謂的“五供”,五供是一爐、兩燭台、兩花瓶的成套供器,使用於祭祀及太廟、寺觀等正式場合。明代盛行銅製香爐,這與宣德時期大量精製宣德銅爐有關。宣德年間,曾使用泰國進貢的數萬斤銅料,鑄制三千三百餘件的“宣德爐”。明晚期民間大量製作銅香爐,設計精良。銅香爐的盛行與當時盛行燃燒各種品級的沈香木塊有關。
香爐
香爐是最常見的燃香薰物器皿,其主要目的不只使香燃後的灰燼能有固定收集的場所,也為供養與祭祀的過程增添了無限靈性美感。
在香爐製作的原料上,大約有陶磁、石頭、金屬等類。
陶瓷製的香爐,一般而言,由於土的塑性極強,所以造形特多變化,多以圓形為主;或雕鏤花紋,或塑蓮花襯為底座等,適於使用立香、盤香、香粉。也有陶瓷製臥香爐,造形與色澤變化較少。
此外也有石制香爐,在製作上比陶瓷製的香爐費功夫,由於其雕刻必須一體成形,否則一處刻壞之後,就有可能前功盡棄。而在石材的選擇上,則有大理石、瑪瑙石等。
香爐與花瓶、燭台一齊供養於佛前,稱為三具足之一,其材質多為金屬、鍮石、磁、陶、紫檀等,形狀多樣化,大約而言可以分為四類:
1、置於桌上的置香爐,如博山形、火舍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香印盤形等。
2、持於手上的炳香爐,如蓮華形、獅子鎮形、鵲尾形等。
3、坐禪時所用的釣香爐。
4、灌頂時,受者跨越而以淨身之象爐。
古時,於佛前行禮拜供養之時,手擎香爐;後世的柄香爐,就是承襲此遺風而來。在新疆地方所發現的佛教遺蹟,其中壁畫,可推定為唐朝佛畫,圖中也有手持香爐,長跪禮拜者。而此香爐下部,附有稍高之台座。
此外,火舍也是香爐之一種,為密教用具之一,後世並列為佛前四具足之一。
焚香的材料和方式原與爐具的設計息息相關。自明朝晚期到清代,流行使用銅香爐,爐壁厚實不懼熱焰,而且造型變化多端,有竹節、松乾、古銅器及獅象等造型。所使用的香品為沈香木塊。木塊直接在燭火上引燃,然後插在爐內的爐灰中。爐灰的成分是燒過的香,灰其作用為保溫和透氣。
其他材質的香爐,也有爐底放置隔熱砂如石英砂之類,作用是防熱,以免爐壁過熱而炸裂。而銅香爐,尤其是厚胎的銅香爐,則較少過熱炸裂的顧慮,可以不斷地添插點燃的沈香木塊。現今所見的銅香爐,大多用來點直立的線香,在眾人祈福祝禱,香火鼎盛的場面,銅香爐是較為安全的,而一般居家與書齋所用多為小香爐,一般的銅製香爐,大多作為大型祭祀之用。
博山爐
漢代由於受到神仙方士思想的影響,出現了
博山爐,晉代出現了
青瓷薰爐,是室內薰香除穢的器具。博山爐的爐蓋裝飾著神山、異獸、珍禽和仙人,代表漢代流行神仙思想。
這類博山爐爐頂多半站立了一隻鳳凰。博山爐中有的設計奇特,例如有設計成一騎異獸的胡人,手托著博山爐爐身,人與獸成為基座,爐身的蓋面為仙山、四靈獸“青龍、白虎、玄武、朱雀”和其他異獸及仙人等。爐中的香爐就從鏤空的孔洞飄逸出來。博出爐的蓋面上,一般都有山峰禽獸和神仙故事。
像這種在爐蓋上裝飾連綿的山巒,異獸與仙人點綴其中的博山爐,逐漸設計成熟、定型,爐蓋飾以仙山、飛鳥等,具有濃厚的神仙思想。
例如雲崗第二洞的樓閣式浮圖,七、八、九、十洞的龕楣,飛檐、博山爐,做為裝飾花紋的
蟠龍、
饕餮、朱雀、白虎等等。在第十洞有北魏時期所雕的飛天,四天飛天捧一博山爐,爐式為有山巒起伏的蓋子、高足豆式的器身,器身兩側有S形耳。
手爐
手爐是行者以手持之長柄香爐,用以供佛的香爐。
在《
法苑珠林》中,有記載天人黃瓊說迦葉佛香爐:“略云:前有十六師子白象,於二獸頭上別起蓮華台以為爐,後有師子蹭踞,頂上有九龍繞承金華,華內有金台寶子盛香,佛說法時常執此爐,此觀今世手爐之制,小有仿法焉。”
在湖南長沙赤峰山二號唐墓曾出土一件銅香爐,底座作覆蓮形,中有小柱與香斗通,柱柄柄頭有一鎏金小獸。出土時香爐中滿儲香料餘燼,為供佛之用。
同墓葬品中還有一件銅香薰,球形爐身,爐蓋呈圓錐狀,底座為喇叭形。出土時已殘破。同樣式的手爐在各處唐墓也曾出現,這說明了手爐在唐代相當流行。雖然唐代的焚香器中還有博山爐、香球及香薰,但是在佛窟壁畫中所出現的焚香器以手爐和博山爐為主。
敦煌莫高窟畫中,常可見到供養人像手持手爐的景象。例如大英博物館的收藏中,就有敦煌之唐代設色絹本引路菩薩圖,圖中菩薩即手持銅手爐。
在古畫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的羅漢畫及禮佛圖之中手持手爐方式。我們可以看出長柄的手爐與香盒搭配使用,而且所用的香品呈顆粒狀或小丸狀。也就是常被稱為香丸的丸狀的合香或是呈小塊的龍腦。
在《
清嘉錄》卷八有“燒斗香”條中說:“香肆,以線香作斗,納香作斗,納香屑於中,僧俗鹹買之,焚於月下,謂之燒斗香。”
尤崧鎮斗詩香詩:拈將香線勻兼細,長短編成斗樣同;祇合靈檀和木屑,豈宜旨酒薦瓊宮,佳人撤帳腰頻折,處士占星柄自空,吳俗中秋傳韻事,滿庭馥杜桂正臨風。
薰球
香器中有另一種造型特殊的薰球,非常特別。薰球的出現,始於唐代武則天到玄宗時期(公元六八四——七五五),大致流行於陝西西安地區。這種薰球多呈圓球狀,有長鏈,球體鏤空,並分成上下兩半,上下兩半球體以鉚接的葉片狀卡榫連線。球體內有小杯,以承軸懸掛於中央,小杯可隨時保持水平。因此無論薰球如何轉動,小杯始終保持水平,而杯內正在焚燒的香品則能隨時保持平衡,不致於傾倒。
薰球又名香毬,可以放在被中薰香,而香菸不會熄滅,明田藝蘅《
留青日札》卷二十二“香毬”條中說:“今鍍金香毬,如渾天儀然,其中三層關,輕重適均,圓轉不已,置之被中,而火不復滅,其外花卉玲瓏,而篆煙四出。”正倉院所藏唐代薰球即是被中香爐。
宋代的皇家儀隊就有執香球者。根據文獻記載,淳熙十三年,太上皇八十大壽,孝宗至德壽宮問安,文武百官服朝服隨行,除了法駕五百三十四人之外,另有大樂四十八人,架樂正樂工一百八十八人,還有儀仗鼓吹,儀仗有二人各執一香球。香雲自香球中逸出。而宋代婦女乘車出行時,也有丫鬟手持香球,貴婦袖中自持小香球,於是車過駕經之處香菸如雲,塵土皆香。
甚至南宋杭城人迎親的隊伍也有用至香毬,即薰球。首先由男家選定時辰,令“行郎”各持花瓶、香球、花燭,沙羅洗漱、妝合、照台、裙箱、衣匣、百結、清涼傘、交椅及花轎(花檐子)、鼓吹等,前往女家迎娶。
香囊
將各種香料、香品置入囊中,可以放在身上,隨身攜帶,散發香氣的香具。佩帶用的香囊在宋代記載中處處可見。南宋於端午佳節,后妃諸閤、大璫近侍獲賜翠葉、五色葵榴、金絲翠扇、真珠百索、釵符、經筒、香囊、軟香龍涎佩帶,及紫練、白葛、紅蕉之類。道宮法院多送佩帶符篆。一般市民在家門口“各設大盆,雜植艾蒲葵花,上掛五色紙袋,排飣果粽。雖至貧者亦然。”六月六日顯應觀崔府君誕辰,熱鬧的廟會也有“關撲”,即擲錢賭勝而贏得獎品或彩金獎品有香囊、畫扇、珠佩等。
香筒
香筒是一種燃點直式線香的香具,又稱為“香籠”,以便與插香的小筒有所分別。明清兩代所流行的香筒,其造型為長直筒,上有平頂蓋,下有扁平的承座,外壁飾鏤空花樣。通常在筒內有一枚小插管,這樣就很容易插穩線香。這種線香是不含竹木籤心的。
明清時代的香筒,其質材有竹、玉及象牙。故宮展出的明清香筒有明雕竹人物香筒、明白玉龍鳳鏤空香筒、清象牙雕梅雀香筒及作為插香用的清青花小香筒。在江西南城明益定王朱由木墓中也曾發現一件鏤空蟋螭玉香筒。明益定王墓中的玉香筒,質地為白,玉圓筒外壁鏤空梅花、螭紋,蓋面鏤刻盤螭。
香篆
一般的香粉,為了便於香粉燃點,合香粉末可以用模子壓印成固定字型或花樣,然後點然,循序燃盡,這種方式稱之為“香篆”。印香篆的模子稱為“香篆模”,多以木頭製成。《百川學海》“香譜”條中說:“鏤木之為范,香為篆文。”這是說香篆模子是用木頭雕成,香粉被壓印成有形有款的花紋。
古時禪寺中常燒香篆以測知時間。也有燒香篆以修密法者,在《觀自在菩薩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眾生薰真如法》,並有將香印作成種子字、紇利字之香印,並將香爐觀想為法界,紇利字妙香印代表大悲拔苦,當香印依次焚燒時,則顯現真實之理,當燒盡時,則代表萬法歸空之理。以此觀法修持者,能獲觀世安稱、無有障礙之福報,如同微妙蓮花一般眾人愛敬。
香篆又稱香印,在焚香用香爐內鋪上一層砂,將乾燥的香粉壓印成篆文形狀,字形或圖形綿延不斷,一端點燃後循線燃盡。由於取用的香是呈鬆散的粉狀,點燃之前才以模造成綿延不斷的圖形,而且移動模子時很容易碰壞圖形,因此使用時並不方便。
在宋人的筆記中有印香的記載。“印香”很可能就是壓印香篆。《蘿梁錄》卷十三,“諸色雜貨”條云:“且如供香印盤者,各管定鋪席人家,每日印香而去,遇月支請香錢而已。”可見北宋末有僱請專人印香焚香的習俗。
為了使香粉的使用更為順利,宋人又制香餅,有作成心字形的“心字香”香餅、環形及指形的“冰環玉指”香餅。宋人李居仁“天香詞”中有“幾度試拈心字”的句子,說明心字香餅是可用手指拈起的,類似現代使用的盤香。
香盒
香盒是指盛香之容器。又作香筥、香合、香函、香箱。通常為木製加漆,亦有陶製與金屬制。常見的形狀為扁平圓形。香筥有大香筥、小香筥之別。原來是供佛的法器之一,後世則用於茶席等之用,其造形也和以往不同。
除了香盒之外,還有香盤也經常可見。香盤是指焚香之盤,又作香台、常香盤。以木或金屬作成之方形台,盤中盛香作梵字形,常點火焚之。
此外,元、明、清時,流行成套的香具,大多為“爐、瓶、盒”的組合,即香爐配上香盒,而瓶則是為了放置在香粉的香鏟及持香的香箸用的。
這種種豐富多姿的香具,讓用香成為更美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