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陽山賦

首陽山賦

《首陽山賦》是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阮籍創作的一篇借古抒懷賦。此賦先寫作者棄官出門後的孤立無依,再寫仰望首陽之弔古情懷,反孔子的“求仁而得仁”的褒揚而發驚世之語,否定伯夷與叔齊的隱居態度而提出“清虛以守神”的處世思想。全賦情感真切,起伏自然,格調清逸,哀婉動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首陽山賦
  • 創作年代:三國時期魏國
  • 作品體裁:賦
  • 作者:阮籍
  • 作品出處:《阮步兵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作品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首陽山賦1
正元元年秋2,余尚為中郎3,在大將軍府4,獨往南牆下,北望首陽山,作賦曰:
在茲年之末歲兮5,端旬首而重陰6。風飄回以曲至兮7,雨旋轉而瀸襟8。蟋蟀鳴乎東房兮9,鶗鴂號乎西林10。時將暮而無儔兮11,慮悽愴而感心。振莎衣而出門兮12,纓委絕而靡尋13。步徙倚以遙思兮14,喟嘆息而微吟。將修飭而欲往兮15,眾齹齹而笑人16。靜寂寞而獨立兮,亮孤植而靡因17。懷分索之精一兮18,穢群偽之射真19。信可寶而弗離兮20,寧高舉而自儐21
聊仰首以廣頫兮22,瞻首陽之岡岑23。樹叢茂以傾倚兮25,紛蕭爽而揚音25。下崎嶇而無薄兮26,上洞徹而無依27。鳳翔過而不集兮28,鳴梟群而並棲29。颺遙逝而遠去兮30,二老窮而來歸31。實囚軋而處斯兮32,焉暇豫而敢誹33?嘉粟屏而不存兮34,故甘死而採薇35。彼背殷而從昌兮36,投危敗而弗遲37。比進而不合兮38,又何稱乎仁義39?肆壽夭而弗豫兮40,競毀譽以為度41。察前載之是雲兮42,何美論之足慕43?苟道求之在細兮44,焉子誕而多辭45?且清虛以守神兮46,豈慷慨而言之47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首陽山:此指洛陽城北之首陽。伯夷採薇之首陽山,傳說中有多處,難以確定,而洛陽城北蓋不可能。但傳說有之,藉以抒懷,亦無不可。
  2. 正元:三國時期曹魏高貴鄉公曹髦年號。
  3. 中郎:秦漢宮廷侍衛諸郎之一。魏晉及南北朝諸王公府軍府多置從事中郎為僚屬。此處指從事中郎,嘉平四年(253年)阮籍為大將軍司馬師從事中郎。
  4. 大將軍:指司馬昭,時進位為大將軍。
  5. 末歲:指末一季度。
  6. 端:正。旬首:上旬。重(chóng)陰:陰雨連綿。
  7. 飄回:指大風飄搖迴旋的樣子。曲至:遍布,周到。
  8. 瀸(jiān)襟:雨水打濕衣襟。瀸,浸濕。
  9. 蟋蟀:一種昆蟲。東房:堂屋中央正室東邊的房間。
  10. 鶗(tí)鴂(jué):杜鵑鳥。
  11. 儔(chóu):伴侶、同類。
  12. 振:拂拭、抖擻衣服。莎(suō)衣:即蓑衣,防雨之具。
  13. 纓:指箬笠的帶子。委絕:此指風雨交加,帽子被遺棄、丟失。靡尋:無法系住。尋,纏繞。
  14. 徙倚:徘徊。
  15. 修飭(chì):指打扮齊整。修:裝飾,整治。飭:整頓,整治。
  16. 齹(cī)齹:笑時露出參差不齊的牙齒的樣子,猶齜牙咧嘴的樣子。牙齒參差不齊貌。
  17. 亮:坦誠、正直。孤植:獨立不群。植,立。靡因:沒有依憑,缺乏支持。指沒有同道的朋友。因,依。
  18. 分索:離散。索,散。精一:純正。一作“情一”。
  19. 穢:厭惡。射:譏刺。
  20. 信:確實。寶:以……為寶。
  21. 寧:寧願。自儐:自棄,謂離開官場。儐(bìn),通“擯”。
  22. 聊:暫且。仰首:抬頭。頫(tiào):同“眺”,視,望。
  23. 瞻:仰視。岡岑(cén):小而高的山岡。
  24. 傾倚:傾斜相依。
  25. 蕭爽:高敞超逸。揚音:風聲。
  26. 崎嶇:山路不平的樣子。薄:草木叢生處。
  27. 洞徹:透明。
  28. 集:棲。
  29. 梟:俗名貓頭鷹,舊傳梟食母,故以喻惡人。
  30. 颺(yáng):指鳳鳥高翔。
  31. 二老:此指伯夷、叔齊。窮而來歸:伯夷、叔齊二老是逃難而來投靠西伯的。
  32. 囚軋:囚禁和遭刑。軋,古代碾碎骨節的刑法。
  33. 焉:哪裡。 暇豫:安閒逸樂,指二老在周養老之事。誹:非議。
  34. 嘉粟:好穀子,指好的食品。屏(bǐng):同“摒”,棄去。存:存想,思念。
  35. 採薇:採集薇菜。薇,一種莖葉皆似小豆的蔓生野菜。
  36. 彼:指伯夷、叔齊。背:背離。昌:周文王姬昌。
  37. 投:離棄。遲:遲疑。
  38. 比:及,到。進:指二老歸周之舉。不合:指伯夷與周武王之政見不同。
  39. 稱乎仁義:指伯夷以不孝不仁來指責周武王之事。義,通“儀”,禮。
  40. 肆:放任。壽夭:生命。豫:考慮。
  41. 競:追求。毀譽:名聲。度:準則。
  42. 察:考察。前載:前人的典籍記載。是云:就是這樣說的。
  43. 美論:指孔子和孟子等人對伯夷的讚美之論。慕:欽敬。
  44. 苟:假如,如果。細:細微明晰。
  45. 子:指伯夷、叔齊。誕:誇大,誇耀。多辭:謬妄之辭,猶多嘴多舌。
  46. 且:暫且。清虛:清靜寂寞。守神:固守精一之道。
  47. 豈:哪裡。慷慨:不得志而有所激憤。

作品譯文

正元元年的秋季,我尚為從事中郎,在大將軍府任職,獨自一人前往南之下,向北眺望首陽山,作此賦曰:
在這一年的歲末啊,恰為一旬之首而陰氣濃郁。冷風呼嘯而遍吹各處啊,寒雨隨風旋轉而打濕了我的衣襟。蟋蟀長鳴於東側房間啊,鶗鴂高啼於西邊長林。時辰將近日暮而沒有朋儔啊,心神悽愴悲切而感物傷心。揮振蓑衣而走出門戶啊,系帶全部斷絕而無處找尋。行步徘徊而遙想遐思啊,喟然嘆息而微聲低吟。將要整飾衣容而意欲前往啊,眾僚屬露齒參差而嗤笑本人。沉靜中寂寞無聊而獨自站立啊,的確是煢然孤單而無靠無依。胸懷著超脫俗世的精粹純情啊,鄙視那眾多虛偽的影射淳真。我的心志確實是值得珍重而不能拋棄啊,寧可高舉遐飛而自棄俗塵。
聊且挺身抬頭而廣視遠眺啊,瞻望首陽山的山岡高岑。樹木叢聚繁茂而相互傾倚啊,枝葉紛紜蕭諷而隨風揚音。山的下部崎嶇不平而沒有深草啊,山的上部通達寬敞而無所憑依。鳳凰飛過此山而不降落休息啊,鳴梟結隊群飛而並身止棲。鳳凰高飛遙逝而向遠離去啊,伯夷叔齊二老窘迫窮困而來此附歸。實在是囚拘受罪而處於此地啊,哪有閒情逸緻而敢於輕言是非。美好的穀物被摒棄而不復存在啊,所以伯夷叔齊甘願餓死而採食野薇。他們背棄殷商而隨從文王姬昌啊,投奔危敗之主而不遲疑。此時武王進軍而不與之應合啊,又怎能稱之為奉行仁義? 他們聽憑自己的生命長短而無所猶豫啊,卻爭逐於詆毀和讚譽並以之為人生的標準與法度。細省前代的這些記載啊,有何美好評價足以敬慕?如果道之所求在於微賤無聞啊,為什麼二子放誕妄談而多有言辭?姑且清淨虛無而靜守精神啊,何必情緒激昂而論述評說!

創作背景

此賦作於正元元年(公元254年)秋。此年九月,司馬師將其政敵李豐等夷滅三族,廢黜齊王曹芳,其時作者正在司馬師府為從事中郎,親歷了這場事變。十月,立曹髦為帝,改元正元。阮籍被封為關內侯,徙官散騎常侍。此賦即為作者徙官之後望首陽山感發而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賦批評了伯夷、叔齊既背殷而投周又與周不合的不稱仁義,以及既想隱居又不務清虛、誕而多辭的不稱守神,表面上句句評伯夷、叔齊,實際上是借伯夷、叔齊的事跡曲折地表達了作者心中出仕與歸隱的矛盾情感,同時也暗寓作者對司馬昭借“名教”統治天下的不滿。
該賦首先表白了冷靜而獨立地追求真理,反對“群偽射真”的決心,然後描繪了首陽山這一荒蕪醜陋而鳳翔不集、鳴梟並棲之所,為伯夷、叔齊的人格評價定了調子。蟋蟀、鶗鴂的鳴叫,誘發了作者無限的感慨。然而,面對“齷齷笑人”、“群偽射真”的趨炎附勢之徙,作者實在無言以訴。懷著超脫穢氛舒緩情感的願望,作者來到南牆下眺望首陽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隱身自潔的伯夷和叔齊。在作者看來,伯夷、叔齊二人是不安性命、不順自然、有恩不報、誹謗他人、顯示自己的逐名之徒。“肆壽夭而弗豫兮,競毀譽以為度”就是對二老的結論,而“焉子誕而多辭”一語,更是帶有激憤的指責了。雖然得出伯夷、叔齊二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至於怎么做,作者尚未想妥。於是筆鋒一轉,還是清虛守神,不必情緒激昂而論述評說,“豈慷慨而言之”而加以平息心中的激憤。其中所含的消極自守思想直接源自魏晉之際黑暗政治的高壓,視其為消極避世言固可,視其為激憤反諷語亦無不可。
全文情感真切,起伏自然,格調清逸,哀婉動人,而又不敢直抨時政。

名家點評

明·陳德文《阮嗣宗集》:“嗣宗當魏晉交代,志郁黃屋,情結首陽,託言於夷、齊,其思長,其旨遠,其辭隱。”
河北美術學院教授王利鎖《阮籍研究》:“借對夷、齊的評價, 對自己仕途出處進行深刻的反思。其中包含阮籍深沉複雜的自悔、自怨、自責之情。在《首陽山賦》中,阮籍對夷、齊的看法與傳統見解卻不相同。渴望司馬懿重振朝綱,安撫天下。”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史教研室副教授趙乃增《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分類集成》:“全賦運用隱喻、象徵、寫景、弔古多種方式抒情議論,重在表現作者自我之精神、感受,而淡化現實矛盾的描述,帶有某種隱曲、玄遠之色彩。”

作者簡介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阮瑀的兒子,建安七子之一,“竹林七賢”之一。博鑒嗜學,慕老、莊之學,崇尚自然,不拘禮俗。善於五言詩的創作,主要有五言《詠懷詩》82首,同時工巧於文。曾為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原有文集,已散佚,後人輯《阮步兵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