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信息
學校簡介
首都師範大學創建於1954年,是一所包括文、理、外語、藝術等專業的綜合性師範大學,是北京市重點投入建設,進入“211工程”的北京市屬重點大學。
學校規模
學校占地約900畝,建築總面積為566941平方米。學校教學、科研條件優良,教學科研用儀器設備14638台件,擁有各類實驗室61個,其中,納米光電子學實驗室、學習與認知實驗室、資源與信息系統實驗室是北京市首批認定的重點實驗室。學校建有數字校園建設中心等,連線7個校區近3000多台計算機的校園網已全面開通。此外,還建有國家級標準塑膠運動場、羽毛球館、游泳池、籃球場、網球場等體育運動場地。校圖書館收藏文獻72萬餘種,220多萬冊(件),其中外文圖書22萬多冊,館藏基礎雄厚,是全國文獻資料骨幹館之一。
師資力量
全校有37個碩士點,10個博士點,2個
博士後流動站、1個項目博士後,1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個國家體育與藝術師資培養培訓基地,1個全國省屬高校
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範大學建校48年來,共培養、培訓合格師資7萬多名,畢業生占北京市普通中學具有本科學歷教師總數的57%,是為北京市基礎教育輸送合格師資和培養其他現代化建設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校下設文學院、歷史系、政法學院、外國語學院、音樂系、美術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初等教育學院、
成人教育學院、國際文化學院等17個院系。學校開設了37個本科專業。各類在校生總數2.4萬餘人。其中全日制本、專科學生9110人,研究生(包括碩士生和博士生)865人,成人教育學生13747人,外國留學生292人。
研究院信息
創辦
首都師範大學書法
藝術教育專業是在著名學者、書法家
歐陽中石先生倡導和主持下創立的。 1985年首先創辦了成人書法專科班,面向全國招收學員93名,此舉受到了學術界和書法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祝嘉、李長路、王遐舉、歐陽可亮、劉九庵、張充和、柳倩、葉秀山、楊臣彬、裘錫圭、高明、沈鵬、李鐸、劉炳森等先生先後來校認教講學。首屆畢業生在學識和藝術修養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北京、香港兩地舉辦的畢業匯報展受到了廣泛讚譽。在成功舉辦專科班的基礎上又開辦了續本科,使高層次成人書法教育形成了完整系列。
在創辦成人
書法教育專業的同時,歐陽中石先生又把書法教育進一步推向高層次。1991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3年經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博士學位授權點。1998年經
國家人事部批准設立書法項目博士後,首位博士後已入校開展研究。為了拓寬書法教育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渠道,為更多的書法理論、教育工作者和書法家提供進修提高的機會,書法研究所還舉辦了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班,碩士研究生
同等學歷班、同時廣泛接收訪問學者和進修生,招收國外博、碩士留學生。為了保證人才選拔和培養的質量,堅持
公平競爭原則,專門成立了博士生考試諮詢委員會,聘請金開誠、馮其庸、史樹青、沈鵬、吳小如、王學仲、蔣維崧、陳大羽、姚奠中、衛俊秀等著名學者組成。書法所還聘請饒宗頤等著名學者擔任研究所顧問,指導教學科研工作,主持博士、碩士生
畢業論文答辯。
特色
歐陽中石先生作為學科帶頭人,為首都師大書法專業確定了辦學方向和基本思路。首先,從書法的特殊性出發,以更廣闊的視野進行審視,擺脫狹隘的藝術性,把書法作為一種文化現象開展更廣泛深入的研究。書法是中國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蘊藏者豐厚而深刻的文化內涵。特別是書法作為一個學科,如果僅僅局限於藝術的範疇,無異於作繭自縛,只會限制自身的發展。要使書法真正成為一門學問,必須深入挖掘它的文化內涵,逐步建立起完整科學的理論體系,才能把書法的學術水平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真正找到在現代學科建設中的位置。其次對於書法的研究不但要深入挖掘書法自身的文化藝術價值,探索書法內在發展規律,而且要建立起書法與相關學科的聯繫,尋求學科邊緣的交叉點,形成雙向互動交融的關係,從其他相關學科中汲取營養,在多學科的交叉中確立書法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從而確定書法在現代學科建設中的坐標。在這一基本思路的指導下,逐步建立起完整科學的書法學科教育體系,明確研究的領域和方向,確定培養目標,制定教學計畫,安排課程。在學科建設不斷完善和深化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使書法研究所成為我國書法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基地之一。
教學
書法研究所在隊伍建設上堅持精幹高效原則,組成了一支老、中、青結合,職稱、年齡結構比較合理,學歷層次較高的教學科研隊伍。在學科帶頭人歐陽中石先生的帶領下,學科建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在教學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以《
書法與中國文化》為核心,以《書法史記》《書法理論史》《書法實踐研究》《漢字研究》《書法美學研究》為骨幹,構成書法學科建設的基本框架,形成學術研究的重點。在歐陽中石先生的主持下,編寫出版了各級各類書法教材四十餘種;先後承擔部委省市級科研課題和國際合作課題十餘項;出版學術著作、工具書、古代書法資料集二十餘種。
在教學過程中堅持識、藝並舉共進的方針,注意書法與相關學科的兼容並包。強調基本理論的紮實系統,注意書法基本功的訓練和藝術深度的追求。把能力的培養和全面素質的提高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使學生的學識修養和藝術水平,研究能力和書法能力雙向互補、協調發展。在學術和藝術上克服浮躁心態和急功近利的思想。立足長遠,注意發展的潛力和後勁。
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所的發展壯大是在學術界書法界前輩的不懈努力的基礎上取得的,體現了國家對書法學科的重視和關懷。在書法建設過程中,我們也經常不斷地走出去,向兄弟院校學習,向學術界書法界的前輩請教學習,得到學術界書法界同仁們的廣泛支持和垂愛。可以說,首都師範大學書法學科的發展離不開各個方面的關心和扶持。反觀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著很多缺憾。我們衷心希望能夠繼續得到學術界書法界的幫助和支持,同時也願與學術界書法界的朋友們共同努力,攜手並進,為書法藝術教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發展和成績
經過十幾年的苦心經營,在各方面的支持幫助下,首師大在我國高校建成了從博士後、博士、碩士到本科、專科完整的高等書法教育體系,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使書法教育納入到我國現代學科建設的體系之中,成為文化藝術中的重要門類,在高等教育體系和學術領域中站穩了腳跟。首師大書法專業自建立以來,在書法高層次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成人教育系列畢業生800餘人,碩士畢業生16人,博士畢業生6人,研究生班畢業80餘人,招收國外博、碩士留學學生8人。接受訪問學者和進修生20人。
。。。。。。。。。。。。
——備受關注的中國唯一國家級書法藝術最高獎——第三屆
中國書法蘭亭獎2009年11月4日揭曉,我院副院長王元軍教授的專著《
漢代書刻文化研究》喜獲理論獎一等獎。全國獲此殊榮者僅5人,這是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繼歐陽中石先生獲得首屆蘭亭獎教育
終身成就獎以來,所獲得的最高獎項。
中國書法蘭亭獎是中宣部批准的唯一國家級書法藝術最高獎,本屆蘭亭獎下設藝術獎、理論獎、教育獎、編輯出版獎、終身成就獎和堯山杯蘭亭新人展入展六個獎項。
王元軍教授為我國第一位書法博士後,獲獎專著為《漢代書刻文化研究》(2007年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就是在博士後出站報告基礎上完成的。漢代距今年代久遠,材料龐雜,成果少,一向被書學研究者視為畏途。作者知難而進,以
文化社會學和系統論為理論參照,試圖說明“書”在漢代社會中的形態、作用和地位,闡釋其發展的社會文化根源。作者從漢代書刻文化中抽繹出14個專題,將龐雜的材料統貫一體,既對各專題間的關係和與整個文化系統的關係做了共時性研究,又理清了各種現象、制度的歷時性演進過程,形成了縱橫交錯的網狀敘述結構,給讀者以清晰的時空感。本書具有開闊的研究視野,即使“道教與書寫”、“裝飾性文字”等邊緣問題,也納入研究視野。本書還有相當的深度,對漢代的書寫教育、字書、官文書的書寫、吏的擇取、名謁書、鴻都門學、名物制度等諸多問題都有透闢的分析,具有明顯的開創性。該書出版後就受到了學界的廣泛好評。
此次蘭亭獎,我院學生也同樣喜獲豐收。在讀學生共獲得5個獎項:鐘全昌(2008級藝術碩士)為藝術獎入展,郭淑慧(2007級碩士生)、劉大川(2007級碩士生)、馬龍(2009級博士生)、汪得洋(2008級碩士生)堯山杯新人展入展。已畢業的歷屆學生共獲得10個獎項,楊軍、吳慧平獲理論獎二等獎,龍開勝獲藝術獎二等獎,李放獲理論獎三等獎,崔勝輝、李潔冰、楊劍鋒、於謀勇“藝術獎”入展,宋德楨、王獻傑、徐曉玲“堯山杯”新人展入展。
在全國書法最高獎中,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師生一舉獲得16個獎項,規模實屬空前,在全國兄弟高校中也鮮有其匹,充分體現出書法院在書學研究和書法實踐上的雄厚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