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北京及周邊地區水、土環境污染機理與調控原理

《首都北京及周邊地區水、土環境污染機理與調控原理》是由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擔任主要完成單位,黃懷曾,李家熙,劉曉端,成杭新,陳明,陳鴻漢,謝學錦,王亞平,黃冠華,嚴光生,葛曉立,汪雙清,徐清,許虹,袁紅莉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首都北京及周邊地區水、土環境污染機理與調控原理
  •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
  • 主要完成人:黃懷曾,李家熙,劉曉端,成杭新,陳明,陳鴻漢,謝學錦,王亞平,黃冠華,嚴光生,葛曉立,汪雙清,徐清,許虹,袁紅莉
  • 等級:一等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0-1-05
  • 獲獎序號:20100005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項目首次以水-土-氣環境污染綜合觀測為目的,在北京近郊區開展了大面積、多介質樣品採集、鑽探試驗。建立了北京近郊區水、土、氣環境污染綜合資料庫及各類城市地球化學環境污染評估、預警平台。 首次發現了①北京1100km2區域內水-土-氣環境污染異常空間分布及其污染“強信號”特徵,②發現城市地下水與土壤相關的“污染鏈”及其城市不同功能區潛在的突發環境污染危險,③提出水庫富營養化“磷素激活”的活化磷轉化機理,④建立了城市土壤重金屬、地下水污染遷移、轉化模型,⑤提出烴類持久性污染控制、生物基因、微生物修復和光降解原理,⑥“緩變型地球化學災害”理論及其調控途徑,⑦樹木年輪重建土壤重金屬污染史新技術。 項目建立的水庫三維水質模型,污染場精細結構解析方法與數值模式預測、預警技術,技術成果被國家地質、環保、農業等部門和城市規劃(八市)、鹽漬地、礦產資源及重金屬土壤地球化學災害預測和風險評估等套用。成果編入環保等部門、行業區域水環境地球化學評價與導則、密雲水庫綜合治理、北京能源結構調控等領域。 共發表學術論文220餘篇,其中 SCI收錄29篇,EI收錄37篇,被SCI引用397次。獲取的29種污染治理新降解菌株已被國際生物網站GenBank命名與序號登錄認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