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日下午17時,“2010首屆中國社工年會” 在北京隆重舉行,年會以“傳播社工理念,弘揚社工精神”為宗旨,首次系統盤點年度社會工作,致力於讓社會更加了解和關注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提升社會工作整體形象和影響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首屆社工年會
- 宗旨:傳播社工理念,弘揚社工精神
- 舉辦時間:2010年2月2日下午17時
- 地點:北京
2010年首屆社工年會,活動背景,主辦單位介紹,
2010年首屆社工年會
2010年2月2日下午17時,“2010首屆中國社工年會” 在北京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司馬義·艾買提、中國社會工作協會會長徐瑞新、民政部副部長孫紹騁、國務院僑辦副主任任啟亮等領導出席年會。
年會以“傳播社工理念,弘揚社工精神”為宗旨,首次系統盤點年度社會工作,致力於讓社會更加了解和關注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提升社會工作整體形象和影響力。中國社工年會還評選出包括“首部《中國社會工作發展報告》發布”在內的“2009年度全國社會工作領域十大事件”,推選出蔣正華、郭長江、馬伊里、劉京等“2009年度中國十大社工人物”。
年會上,主辦方舉行了“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項目啟動儀式和北京愛晚中心啟動揭牌儀式,向長期支持和參與社會工作的明星和企業家頒發了“榮譽會員”證書。
“2010首屆中國社工年會”由民政部指導,中國社工協會主辦,公益時報社承辦,是一場由全國各地社會工作協會參與、各大公益組織支持、各大媒體高度關注的中國社工領域年度盛事。黨和國家領導人、民政部及有關部委領導、全國各社工組織機構代表、著名公益組織和國際組織代表、地方政府領導和社會名流等400多人出席了年會。
呂麗萍、孫海英、江珊、任靜、付笛生、高敏、楊凌、保劍鋒等熱心公益的文體明星也出席了年會,並為年會助陣,群星合唱《讓世界充滿愛》。
蔣正華領銜“十大社工人物”
為團結全國社工隊伍和社工人才,盤點年度社會工作,讓社會更加了解和關注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提升社會工作整體形象和影響力,表彰中國社會工作發展進程中的優秀、先進代表和創新人物,中國社工年會首次推選了“年度十大社工人物”,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因長期關注和參與社會工作而被推選為“2009年度中國十大社工人物”。與蔣正華一同當選的還有徐祥齡、陸士楨、劉京、喇英才、李國強、劉曉、郭長江、高潤霖、馬伊里等。
徐祥齡老先生在香港做過30多年專職社工,是香港地區第一個研究並實踐“外展社工”的先行者,素有“香港外展社工之父”之稱;陸士楨在2009年4次參加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組織的專家組赴四川地震災區調研和督導,提出了“培育一批民辦社工服務組織、培養一批社會組織職業經理人、建設一個社工組織聯盟”的構想,並對災區試點社工服務中心進行具體指導,在社工理論與社工實務,尤其是社會工作介入災後重建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劉京2001年創辦中國首份公益主題的報紙——公益時報,長期致力於對公益和社會工作的深入研究,從“中國慈善排行榜”到“企業公民實務”,從《公益時報》到“中國公益新聞年會”,從《中國慈善捐贈發展藍皮書》到《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報告》,他從多重角色以社工的職業性、專業性,在理論研究、科學實踐、理念傳播等多個緯度上,推動著中國社工事業的前行;郭長江作為中國紅十字總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領導者,他是中國公益事業發展過程中的先鋒,以其特殊的技能和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為社會領域的改革和發展開創了先河。同時,在社工理論研究,社工理念推廣,用自身的能力和優勢發揮著積極作用。
十大社工事件揭曉備受關注
全國範圍內的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登記工作開始、“社會工作服務組織試點工程”得到國務院和民政部領導的高度關注、首部《中國社會工作發展報告(1988~2008)》藍皮書出版發行、“兩岸四地社區服務工作實務論壇”召開、北京在全國率先實施“大學生社工計畫”等10個事件被評為2009年度全國社會工作領域十大事件。
全國範圍內的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登記是內地社會工作職業化的有一里程碑性的舉措,為及時掌握社會工作人才狀況和用人單位聘任和使用社會工作人才提供客觀、有效的依據。2009年5月19日首部《中國社會工作發展報告(1988~2008)》藍皮書正式出版發行,全面描述和分析了1988~2008年20年間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並對社工領域中存在的問題及今後的發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在我國相關領域產生重要影響; “2009兩岸四地社區服務工作實務論壇” 於2009年11月14日在廣東東莞舉行。此次論壇標誌著社區服務實務建設受到政府、社會組織、企業的共同關注和相互聯動,對促進兩岸四地交流,發展我國社區服務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步長為“共鑄中國心”捐1億元
“2010首屆中國社工年會”上舉辦了全國範圍內的救助項目“共鑄中國心基金計畫”的啟動儀式。步長集團總裁趙濤現場代表公司承諾在未來10年每年捐贈1000萬元,總計捐贈1億元人民幣為“共鑄中國心”項目的可持續開展保駕護航。
“共鑄中國心基金計畫”是由《公益時報》與步長集團聯合北京市紅十字會,在原來“愛心2008”和“共鑄中國心”項目基礎上,在相關部委指導、中國社工協會管理下,為繼續開展貧困家庭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救助工作,聯合發起的全國範圍內的救助項目。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於2005年啟動的“愛心2008”貧困家庭病殘兒童救助項目,截至目前,已救助4100餘名貧困家庭病殘兒童。據協會負責人介紹,“愛心2008”貧困病殘兒童救助項目,通過四年執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救助程式和長效的合作機制,已經具備了長期可持續開展項目的所有條件。步長集團聯合北京市紅十字會,在2009年6月啟動了“共鑄中國心”西部地區先心病患者救助行動,共組織約1100人次首都醫務工作者赴西部寧夏固原市開展義診、贈藥、業務培訓、篩查先心病患者等活動。
此次項目啟動儀式的舉行,標誌著兩個項目未來在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救助領域的資源整合,從善款募集、社工理念、醫務救助等多方位探索新型救助模式。“共鑄中國心基金計畫”貧困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救助項目的啟動,無疑會在貧困家庭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救助的領域,探索和建立公益資源配置之間互動協調的機制,實現公益領域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思路的創新。
北京愛晚啟動是愛晚工程的里程碑
2010年2月2日,全國最大的社會化養老服務示範工程——“愛晚工程”在北京啟動世紀愛晚(北京)置業有限公司成立暨北京愛晚中心揭牌儀式。世紀愛晚(北京)置業有限公司揭牌標誌著“愛晚工程”布局全國進入關鍵階段。在此之前,哈爾濱、廣州、長春、上海、青島等地已陸續啟動愛晚項目,並且青島愛晚中心已經開工建設,世紀愛晚(北京)置業有限公司成立以後,以“北京愛晚中心”為核心的全國愛晚大格局已初具模型。
“北京愛晚中心”位於北京東北部地區,占地1000多畝,由世紀愛晚(北京)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服務於北京地區並能實現輻射全國愛晚項目的綜合性、社會化養老示範基地,規劃有社工培訓、醫療護理、養老居住、休閒度假、服務管理等五大功能區,積極引進國際領先水平的智慧型老年護理生活產品,建立一站式全方位老年醫療護理體系,讓老人充分盡享尊貴充實的晚年生活。“北京愛晚中心”從養老人群的實際需求出發,突出公益性和示範性,體現出愛晚工程設施現代化、服務人性化、管理規範化、發展持續化的建設理念,著力打造和諧養老社區典範。
愛晚工程於2008年1月23日正式啟動。目標是建立一個以“愛晚”為核心品牌的社會化養老體系,包括建立以“愛晚中心”為樞紐的輻射社區和家庭的全國社會化養老服務網路,通過共同的發展,相互促進,逐漸形成包括愛晚衷心、愛晚公益、愛晚產業及愛晚金融等協調互動的愛晚大格局。在直接參與社會化養老的同時,還將為政府提供決策依據,為業者提供實踐支持,規範、引領和促進社會化養老服務這一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
活動背景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要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重大決策,明確“社會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標誌著我國社會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新問題隨之出現:貧富差距和區域不平衡出現;生態環境惡化加劇;快節奏的市場經濟生活帶來的巨大壓力和亞健康;社會老齡化加劇……而社會工作就是為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協調社會關係、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之一。
時至今日,社會工作建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發展。社工隊伍正走向年輕化、高級化、專業化和職業化。國家也相繼出台相關政策以進一步推進社會工作及其人才隊伍建設。時代在呼喚社會工作,社會工作事業的好壞,事關和諧社會建設的大局。全民的參與,特別是社會組織、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更是和諧能否成功的基礎保障。作為“助人自助、專業服務”的新時代社會工作者,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要樹立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抓住機遇,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這場和諧社會建設的潮流中去。
社會工作:享受專業技能的雷鋒,強調助人自助的精神。
主辦單位介紹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是國家民政部直屬主管的全國性專業社會團體,是中國唯一代表從事社會工作的單位和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權威組織。
協會成立於1991年7月;1992年7月加入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成為正式會員。
工作委員會:福利企業工作委員會 理論宣傳工作委員會 城區工作委員會 鄉鎮工作委員會 社會公益工作委員會 社會名人工作委員會 康復醫學工作委員會 英烈紀念工作委員會 兒童社會救助工作委員會 社會化養老工作委員會 婚慶行業委員會 社區服務工作委員會 企業公民工作委員會 彩票工作委員會 志願者工作委員會 婚介行業委員會 國際科學和平促進委員會
專項基金:孤殘兒童救助基金 貧困家庭病殘兒童救助基金 成龍、楊受成公益慈善基金 甘泉工程公益基金 扶貧開發基金 防治乳腺癌專項基金 榜樣公益基金 太陽雨公益慈善基金
直屬單位:《公益時報》社 《中國民康醫學》雜誌社
合作單位:第一視頻通信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科技職業技術學校社工學院 世紀愛晚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