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衛生事業,社會保障,歷史文化,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取清《縣誌》載“眉縣地處西岐之陽,成周首善之地”而得名。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於此築斜城,亦名雲川城。
唐初郇州治,武德三年(620年),為眉縣縣治,亦名首善城,後歷為縣治。
明為斜城社。清改名全善里。
民國二年(1913年),復名首善城,為眉縣縣治。
1949年5月,為郿縣第五區,轄6鄉。
1956年2月,設首善鄉,轄12個村。
1958年9月,改為紅旗公社首善管理區,同年12月,併入周至縣,設首善公社。
1961年9月,改沒城關公社,轄12個生產大隊。
1984年4月,政社分設,改為城關鎮,轄12個行政村。
2002年1月,第五村鄉與城關鎮合併改稱首善鎮,轄24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2005年10月,城西村併入西關村,下河寨村併入三寨村,蒲家莊村並人楊千戶村,水磨頭村併入王長官村,余官營村併入岳陳村。
2011年,首善街道轄2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首善街道轄迎賓、景賢2個社區,三寨、東關、西關、北興、任白莊、王家莊、王長官寨、段家莊、醋家塬、第五村、雙明、楊千戶寨、五坳、葫蘆峪、岳陳、紅東、新莊、張趙村、堯寺19個行政村;下設16個居民小組、13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首善街道下轄4個社區、12個行政村。辦事處駐美陽街91號。
地理環境
首善街道地處眉縣城區中部,東接
金渠鎮,南連
齊鎮,西與岐山縣
安樂鎮接壤,北臨
渭河與常興鎮相望。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1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4千米,總面積70.4平方千米。其中陸地69.2平方千米,占98.3%;水域1.2平方千米,占1.7%。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首善街道轄區總人口6.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300人,城鎮化率38.8%。另有流動人口4328人。總人口中,男性33579人,占50.9%;女性32436人,占49.1%;14歲以下10028人,占15.2%;15—64歲51281人,占77.7%;65歲以上4706人,占7.1%。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62954人,占95.4%。2011年,首善街道人口出生率6.7‰,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長率2.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37.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首善街道財政總收入0.187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0344億元,比上年增長10%。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17萬元,增值稅312萬元,企業所得稅152萬元,個人所得稅1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11%、8%、28.6%。人均財政收入283元,比上年增長21.4%。農民人均純收入7200元。
第一產業
2011年,首善街道農業總產值3.52億元,比上年增長7%,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2.8%。2011年,首善街道糧食生產1.8萬噸,人均272千克。其中小麥7388噸,玉米8435噸。2011年,首善街道蔬菜種植面積5249畝,產量9484噸。2011年,首善街道生豬飼養量2.45萬頭,年末存欄1.28萬頭;牛飼養量4397頭,年末存欄3363頭;羊飼養量1552隻,年末存欄1000隻;家禽飼養量14.44萬羽,上市家禽6.43萬羽。2011年,首善街道生產肉類1289噸,其中豬肉980噸,牛肉171噸,羊肉10噸;禽蛋514噸,鮮奶9853噸;畜牧業總產值1.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1.2%。截至2011年末,首善街道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3.93萬株,林木覆蓋率20.7%,活立木蓄積量18.6萬立方米。2011年,首善街道水果種植面積4.26萬畝,產量60861噸。2011年,首善街道大型農業機械0.175萬台(輛);綠色環保農產品有櫻桃、蓮藕。
第二產業
2011年,首善街道工業總產值18.1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3%。2011年,首善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家,職工418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19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中型工業企業17家,職工418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19億元,增長11.2%。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3家。縣級機械製造產業園區1個。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首善街道有商業網點184個,職工2156人。2011年,首善街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0.6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5億元,比上年增長4.5%。截至2011年末,5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支行和營業網點,各類存款餘額3.34億元,比上年增長10%;人均儲蓄5060元;各項貸款餘額2.6億元,比上年增長13%。
交通運輸
首善街道境內有縣鄉(鎮)級公路4條,總長19千米。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首善街道有電影放映單位1個,電影院1個,座位1200個,每萬人擁有20個,年放映310場次,觀眾達1.4萬人次;俱樂部1所,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20平方米;各類圖書室14個,建築面積250平方米,藏書3.2萬餘冊。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首善街道有幼稚園11所,在園幼兒1583人,專任教師114人;國小8所,在校生3812人,專任教師270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2所,在校生3249人,專任教師264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5124人,專任教師386人;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3000人。
科技事業
科技截至2011年末,首善街道有各類科技人才0.18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0.04萬人,經營管理人才0.02萬人,技能人才0.07萬人,農村實用人才0.04萬人。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首善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個,衛生院1個;病床51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7.8張,固定資產總值0.6752億元。專業衛生人員864人,其中執業醫師167人,執業助理醫師273人,註冊護士15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3人、執業(助理)醫師6.6人、註冊護士2.3人。2011年,首善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86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首善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65戶,人數1560人,支出277萬元,比上年增長38%,月人均147元,比上年增長1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13戶,人數2596人,支出298萬元,比上年增長35%,月人均95元,比上年增長2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2人,支出10.8萬元,比上年增長55%。
歷史文化
成山宮遺址
成山宮遺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眉縣首善街道,是秦漢宮殿遺址,於1981年被發現。遺址西臨斜水,與岐山五丈原夾河相峙;南端台原高起,宛若絕壁,橫扼斜谷;北去越過西(安)寶(雞)公路南線,是為渭河;東依台原,地勢舒緩,阡陌相連。遺址南高北低,西、南部由於人為取土與河水的沖刷,原面退縮很多。經調查,南起原邊往北約一千餘米,西自原邊東約六百餘米的範圍內,均有秦漢時期的遺蹟遺物發現,中心區域面積達三十萬平方米以上。
成山宮遺址對研究秦漢時期關中西部宮殿分布狀況及其特徵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2000年,寶雞市考古隊和眉縣文化館對遺址進行搶救性清理試掘,出土文物磚、瓦、瓦當、陶水管等建築材料和鐵器。
2013年5月3日,成山宮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淨光寺塔
淨光寺塔,位於今眉縣城平陽街西段路北的眉縣人民政府機關大院東側,建於唐代晚期。
淨光寺塔為樓閣式磚塔,平面呈方形,七層,實心,塔總高為22.05米,塔室可入。塔底層每邊長為4.46米,從二層逐次向內收分,每層檐部均疊澀出檐。塔身底層南面辟有券門,塔面樸實沒有修飾,塔剎用磚砌成寶瓶式剎身。
2013年5月3日,淨光寺塔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榮譽稱號
首善街道先後獲省級文明村鎮、省級生態鎮,市級平安鄉鎮、環境優美鄉鎮、統籌城鄉先進鎮等多項榮譽稱號,2013年、2016年、2018被評為寶雞市十強鎮(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