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龍光

饒龍光,原名饒龍昌,1896年出生於廣東大埔茶陽鎮太寧村。大埔傑出的農民運動先驅,大埔縣委首任書記、縣軍事委員會主席、工農革命政府主席。27歲創辦太寧公學,54歲因公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饒龍光
  • 別名:饒龍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大埔縣茶陽太寧村
  • 出生日期:1896
人物介紹,個人經歷,

人物介紹

饒龍光,原名饒龍昌,1896年出生於廣東大埔茶陽鎮太寧村的貧苦家庭。大埔傑出的農民運動先驅,大埔縣委首任書記、縣軍事委員會主席、工農革命政府主席。27歲創辦太寧公學,54歲因公殉職。 27年的革命旅程,將他的人生分為三段華章: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領導大埔工農革命轟轟烈烈蓬勃興起;國共合作失敗一年後,轉入地下情報工作;大埔解放以後,出任龍巖縣主任秘書,積勞成疾,因公殉職。

個人經歷

1923年秋,在俄國十月革命和馬列主義的影響和啟迪下,年僅27歲的饒龍光與堂弟饒炳寰及同村張高友創辦太寧公學和太寧書報社,組織進步青年學習共產主義理論,傳播馬列思想。接著,成立太寧自治促進會和鄉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鄉民糾紛,處理地主壓迫農民的訴訟事件,取得了農民的信任。
1924年1月,第一次國共合作宣告成立,加速了大革命的步伐,創辦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廣東等省的農民運動逐漸發展起來。翌年,大埔籍農民運動骨幹賴釋然從廣州農運講習所結業後,被委任為農運特派員返埔指導工作。期間介紹饒龍光、張高友入黨並指導其開展農民運動。
就是在第一次國共合作,農民運動在全國蓬勃興起的大時代背景下,大埔太寧村這個有革命覺悟的青年共產黨員,汲取先進思想的養料,堅信馬克思列寧主義,堅持走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道路,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領導大埔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系列工農革命運動——
成立農會,組建農軍,建立黨組織
1926年春,饒龍光、饒炳寰、張高友成立太寧農民協會,這是全縣最早的鄉農民協會。農會提出“一切權力歸農會”的口號,實行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開展減租減息,受到農民的歡迎和擁護,太寧村90%的農戶加入了農會。饒龍光在農民中享有很高威望,當選為農會主席,經常受邀到鄰村指導建立農會。太寧農會還編印《太寧月刊》,宣傳農運事跡和馬列主義。全縣先後成立幾十個農會,農民運動興起。
5月,賴釋然參加省第二次農民代表大會返埔,帶回《農民自衛軍組織法》, 即與饒龍光等著手組建農民自衛軍。1927年春節期間,饒龍光、饒炳寰、張高友組織舞獅隊向民眾拜年,通過攤派租場、發動捐款等方式籌集資金,購置槍枝等武器七八十支,成立約300人的太寧農民自衛軍,成為大埔第一支農民武裝隊伍,在戰火中得到淬鍊,成為大埔共產黨組織武裝鬥爭的核心力量。
在組建農民自衛軍過程中,建立了太寧黨小組,後擴大為支部,饒龍光與張高友先後介紹饒的堂弟饒炳寰、叔父饒壽田、堂弟饒福昌等入黨,其居住的“義訓堂”由此也成為太寧共產黨員聚集與活動的地方。後來,福建永定籍的張鼎丞也在饒龍光、張高友的介紹下入黨,並且在鬥爭中逐漸成長為閩西蘇區蘇維埃政府的主要領導人(建國後,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率領兩次暴動,力援起義軍
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大埔縣城籠罩著嚴重的白色恐怖。時任中共大埔縣部委書記的饒龍光審時度勢,果斷將縣部委機關從縣城養育堂轉移到國民黨力量比較薄弱的太寧住家義訓堂,及時保存了革命核心力量。義訓堂由此一度成為共產黨領導大埔農民運動和武裝鬥爭的中心。
6月5日,中共大埔縣部委發動工農民眾舉行茶陽武裝暴動,反擊國民黨右派的屠殺,暴動得到中共閩南特委書記羅明的指導。在各鄉農民配合下,饒龍光等率太寧農民自衛軍攻占了國民黨縣政府,並立即成立大埔縣政務委員會,執掌大埔政務,任政務委員會副主席。同時成立由饒龍光兼任主席的大埔縣軍事委員會,並將全縣農民自衛軍整編成農民自衛軍獨立一團,由饒龍光兼任團長與黨代表。
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兩天后,起義軍撤離南昌,南下廣東。中共大埔縣部委根據省委指示,決定再次舉行暴動,迎接起義軍入粵。9月16日,南昌起義軍先頭部隊進入大埔邊陲小鎮石下壩,擊潰國民黨一個營。饒龍光聞悉,即與饒炳寰等率太寧農軍,在張鼎丞率領的永定農軍配合下,攻克縣城茶陽。縣長劉職超等聞風而逃,農軍占據縣城,並成立大埔縣人民革命政府。南昌起義軍進駐縣城後,起義軍前委李立三、彭湃等出席縣部委擴大會,宣布成立饒龍光任主席的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
隨後,南昌起義軍主力離埔下潮汕,留朱德率部分兵力駐守三河壩,阻擊尾追之敵。饒龍光一方面指揮大埔農軍參與作戰,一方面組織宣傳隊、擔架隊、運輸隊等配合起義軍的軍事行動,自己則與饒壽田、張鼎丞率大埔農軍第一連守衛縣委、政府所在地茶陽,防備閩西敵軍偷襲起義軍腹背。10月1日,三河壩戰役打響,大埔農軍配合起義軍戰鬥,順利完成了阻擊任務。
太寧農民運動的蓬勃開展,引起了國民黨政府和地主豪紳極大的的恐慌和仇恨。南昌起義軍離埔後,肖雨史商團軍立即勾結國民黨政府軍進剿太寧,饒龍光率大埔農軍第一連(由太寧農軍和40多名永定農軍組成),三次粉碎敵軍進攻,擊斃敵連長等多人。後依省委指示,將大埔農民自衛軍整編為工農革命軍東路第十五團,饒龍光兼任團長與黨代表。此後,饒龍光與饒壽田、李西亭等率第十五團轉戰於閩粵邊,參加了百侯、平和、橫溪和永定等地暴動。
一輩子革命旅程,共產主義在心中
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後,大埔革命一度處於低潮。饒龍光與賴釋然等遠赴南洋,參加馬共,從事共產國際運動。1933年回到上海,參加了新華分社和反帝大同盟工作。不久因王明路線,上海黨組織受到破壞,饒龍光被迫打入江西、廣東多地國民黨政府內部開展地下鬥爭,從事情報、策反工作,掩護和營救了大批地下黨人,幫助和接濟了許多革命同志。他時常誡勉家人:“有一碗粥,分半碗同志們喝。”
期間,饒龍光曾受陳毅秘密召見,指示其長期隱蔽開展工作,並為新四軍運送食鹽、藥品等軍用物資。後在擔任國民黨大埔縣政府主任秘書期間,為共產黨做了大量情報和統戰工作,為和平解放大埔、全面接管大埔縣政作出了貢獻。長期的地下黨潛伏工作期間,饒龍光克服重重困難,堅守心中的共產主義信仰,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這個時期,潛伏成為饒龍光革命的主基調,但是難掩其革命光芒。
大埔解放後,閩粵贛邊區黨委調任饒龍光為龍巖縣主任秘書。任職期間,任勞任怨、積勞成疾,於1950年7月因公殉職,年僅54歲。龍巖縣人民政府追認其為革命烈士。1983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重新為其頒發了革命烈士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