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益寺

饒益寺

饒益寺,坐落於四川省射洪縣柳樹鎮西南二里的通濟山中。建於明正統八年(1443)。清光緒六年(1880)進行較大培修擴建。饒益寺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饒益寺
  • 地理位置:遂寧市射洪縣柳樹鎮
  • 氣候類型: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建造時間:1411
寺院簡史,建築特色,地圖信息,

寺院簡史

饒益寺坐落於射洪柳樹鎮西南二里的通濟山中,建於明正統八年(1443)。清光緒六年(1880)進行較大培修擴建。 該寺坐西向東,寺前為山門,次第為彌勒佛殿,大雄寶殿,藏經樓,觀音殿,右有廂房,左有戒堂,呈四合院布置。大雄寶殿建於明正統八年(1443),為明代木結構建築,抬梁式梁架,脊為鏤空花磚建造,二龍纏繞,龍身鑲嵌瓷片。藏經樓主樓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9),右樓為清光緒七年(1882)建,現有清代壁畫31幅,水墨淡彩,繪佛經故事及少量民間故事。人物傳神,帶有濃郁的民間風味。該寺布局合理,結構嚴謹,線條明快,斗拱古樸大方,脊飾壯觀。

建築特色

射洪縣城南下20公里,便是中國名酒沱牌麯酒的總部所在地柳樹鎮。鎮南通濟山半山腰上,綠蔭掩映中,一大片殿、閣、樓、坊等古建築若隱若現,朝暉夕陰,紅牆碧瓦,古意盎然,這便是川中著名的開放寺廟,禪林勝地饒益寺。
出柳樹鎮,從通濟山麓沿數百級石階而上,有高六米的四層青石字型檔,原有龍紋磚砌牌坊,牌坊兩側有對聯:“彼岸向北流,有白鶴玉珠,左輝右映;斯山即西土,共青堤榆柳,日新月異”。西邊側門上有“龍盤”、“虎踞”二字,字型遒勁,為宋代名人手書,牌坊圖案文飾皆極精美,特別是龍形花紋,雲霧纏繞,曲繞盤桓,飛動流暢,堪稱絕品。可惜此難得之物竟在文革中被毀。
從牌坊上行20米,為一石砌月台,月台前圍以青石雕花欄桿,左右各一株榕樹,蔭翳蔽日,夏日涼爽異常。榕樹後面便是大山門,門前原有乾隆年間雕刻的古石獅二隻,已被毀。山門上左右各有行書木匾一道,曰“是禪林”、“金栗林”,字型恬淡雍容,筋骨內涵,傳為明代書畫家董其昌手筆。山門飛桅翹角,備極精巧。
從大山門進入,曾有天王殿,有木匾對聯一副:彌勒佛笑眾生,何日得了;釋迦尊悲群迷,幾時才休。天王殿左右各有走樓,走樓外有鐘鼓樓,有大鐘高約四米,重二噸多,鐘面文字甚多,當年饒益寺鼎盛時期,清悅的鐘聲柳樹全壩皆聞。
天王殿再前行是一個院壩,院壩後面,便是饒益寺的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九檁歇山,檐下施七踩單翹重昂斗栱。構架為抬梁式結構,明間前金柱間屋內額下有“維大明正統八年歲次癸亥……”墨書題記,與清嘉慶二十四年所修《射洪縣誌》記載的建造年代吻合。檐下斗栱有角科4攢,柱頭科8攢,前檐明間平身科4攢,後檐明間平身科3攢,兩山中進平身科各2攢,次間平身科各1攢,外檐斗栱共31攢。殿內裝有現代添加的天花板,五架隨梁以上情況不明。屋脊為磚胎灰塑脊,中堆為五層寶珠,二龍繞圍屋脊,中堆和龍採用嵌瓷工藝。殿內有佛像三尊,左右排列十八羅漢,兩壁原有壁畫,人物高達兩米,可惜毀於十年浩劫。饒益寺大殿是射洪縣為數不多的明代建築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大殿右側,有殘碑一塊,記載了饒益寺的建築沿革和興廢經過。
饒益寺大殿正面饒益寺大殿正面
大雄寶殿後面為玉皇樓,此樓為明萬曆二十六年所建,全樓占地200平方米,原有壁畫68幅,內容多取材於《封神榜》,文革中部分被毀,現存有37幅;樓上所有抬梁枋均著彩色花紋圖案,十分精美。
玉皇殿右側又有觀音殿,占地亦為200平方米,屋脊中間聳立著一塊鏤空七層陶磚牌坊,高180厘米,兩龍背上騎坐陶塑像四個,較大佛殿製作更為精美。觀音殿前天井內,有桂樹兩株,樹齡已近百年。

地圖信息

地址:遂寧市射洪縣柳隆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