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饒平土樓
- 保護級別:第四批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
- 所處時代:明-清
- 地理位置: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境內北部山區
- 編 號:3-11
歷史沿革
建築特點
文物遺存
綜述
鎮福樓
南陽樓
新彩樓
潤豐樓
道韻樓
文物價值
歷史文化
保護措施
參觀信息
- 地理位置
- 開放時間
- 交通
饒平土樓,位於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境內北部山區,建於明清時期,是客家先民建築奇觀。饒平土樓分為樓房和平房兩種,造型有圓形、方形、八角形、背椅、蟹形等,土樓具有通風采光好、隔熱保溫等許多優點,適應山區環境,具有鮮明的地方建築...
土樓,指主要分布在福建西南部一種適宜大家族居住的、具有很強的防禦性能,在廣東潮州市饒平縣也保留了大量土樓民居遺產。以土、木、石、竹為主要建築材料,利用未經焙燒的土並按一定比例的沙質黏土和黏質沙土拌合而成,用夾牆板夯築而...
潮汕土樓主要是在饒平縣北部地區,饒北僅環形土樓就達656座。潮州地區的土樓興建年代,大多數在明代萬曆至清代乾嘉年間。這與當時多山賊海寇侵擾的歷史背景有密切的關係。潮汕土樓的外觀有圓形、八卦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幾種式樣,圓形土樓...
客家土樓,屬於庭院式住宅,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堡壘式住宅。主要有福建客家土樓、廣東客家土樓和江西客家土樓,分布在福建的永定、龍巖、南靖、平和、詔安,廣東的梅州、饒平、深圳和江西贛南等地。客家土樓的建築工藝和風格,源於古代中原...
泰華樓位於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饒洋鎮東南部藍屋畲族村,建於清嘉慶甲子年,該樓屬方形圓角樓,坐東向西,占地 3 畝多地。該樓構造獨特,其方形圓角造形在饒平客家土樓中較為罕見。樓門額的狗頭龍身圖樣是畲族的圖騰。被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饒平地區土樓現狀不完全調查。一些關於廣東饒平地區土樓的拍攝,非學術,非藝術,非攝影教程。僅僅是記錄。作者張寒衣 類別攝影 / 中短篇集 大小30MB 首次發表於 豆瓣閱讀 上架時間2015年06月 導言 一些關於廣東饒平地區土樓的拍攝,...
元埔土樓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揭東縣西部白塔鎮毗鄰龍尾鎮的元聯行政村,因座落地元埔自然村境內,故稱“元埔土樓”。屬客家特色的建築形式,“元埔土樓”是清代的客家建築文化遺存。相傳它是由清初從饒平弦歌都(今三饒鎮)遷來並繁衍的...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屬饒平縣上饒區石北鄉,縣上饒公社;1973年,屬饒平縣饒洋公社;1986年至今屬饒平饒洋石北行政村。風景名勝 介祉樓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客家土樓。樓內共有42間:樓門間1間,眾廳占三間之寬,樓內兩側各有19間。
這座土樓有四個特點:一是曾為無名樓。張璉起義失敗後,居住在此樓是張氏易姓為莊。樓也隱名。二是俗稱“速成樓”。在饒平土樓建築史上速度最快。張璉一聲令下,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就建築成三層大圍樓。三是唯一的御封土樓。...
郭氏祖先郭西庵由大埔石盤上遷海陽縣弦歌都嶺腳社善霸莊西埔定居,子孫一支遷到此地。楊氏於明洪武年間,從現福建省漳州市九峰鎮遷移至現廣東饒平縣上饒鎮康貝村,明末,從饒平縣上饒鎮康貝村遷移至此地。客家土樓東泰樓位於康東村城下...
該樓為傳統客家土樓形制,樓牆為黃土澆築,樓圍為圓筒形,2層土木結構,樓東西開門。現保存基本完好。現存宗祠1座,魁一公祠:始建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重建於1988年,占地面積370平方米,該祠為漁村王氏公祠。龍脊為木樑,石柱...
道韻樓,俗稱大樓,位於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北部山區三饒鎮南聯村,始建於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萬曆十五年(1587年)完工,占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 是迄今被發現的我國最大的客家土樓,有著400多年的歷史。道韻樓以“古、大、奇、...
里秀樓位於饒平縣三饒鎮南聯村太石自然村,建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建築信息 里 秀樓由貝灰三合土築成,灰砂牆體,灰瓦屋面,內埕均用鵝卵石鋪築,因而被當地人稱為灰樓。此外,門樓上方的嵌瓷,在土樓建築上也極為少見。里秀...
水井1口,門樓用青磚構築。石牆基,牆體均用田土壘築,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懸挑。現保存完好,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土樓建築的典型代表,對於近現代客家土樓建築,有一定的研究價值。2011年4月被饒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潤豐樓於2002年7月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該樓位於饒平縣新豐鎮豐聯區,處在新豐鎮往饒洋鎮的公路一側,是規模較大、較有特色的饒平客家土樓之一。背靠“背頭山”(省道柏豐線西),建於清道光年間,該樓呈圓形,坐北向南,面積...
饒平最大的土樓是上饒馬坑的“鎮福樓”,外圍直徑120公尺,總面積約1.13萬平方公尺,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最大的客家土樓。價值 鎮福樓饒平客區最大的土樓,現保存較為完好,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研價值。土樓的瓦磚是經土布包好,...
新彩樓,位於饒平縣饒洋鎮赤棠村,建於明萬曆年間(公元 1573 至 1620 年)。背靠“西岩山”(省道柏豐線西),呈圓形,座東偏南 23 度,建築面積 2769.8 平方米、直徑為 59.4 米、周長 186.59 米,該樓為四層圓形土樓,...
這座土樓有四個特點:一是曾為無名樓。張璉起義失敗後,居住在此樓是張氏易姓為莊。樓也隱名。二是俗稱 “速成樓”。在饒平土樓建築史上速度最快。張璉一聲令下,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就建築成 三層大圍樓。三是唯一的御封土樓...
潮汕地區的傳統建築以“下山虎”、“四點金”、“駟馬拖車”為主,筆者在饒平縣城黃岡鎮深處,發現一座防禦性民間建築德馨堡。據稱,這是黃岡鎮城內唯一留存的土樓寨。不僅如此,德馨堡設計不凡,獨具特色,和一般的客家圓形土樓大不一樣...
更為獨特的是,據說是由於內外樓建造年代的不同和主次之分,使之內樓高外樓低,這在潮汕地區土樓造型中實為罕見,可謂是明清建築之完美結合,潮汕土樓民俗文化之精粹,古建築之瑰寶。古寨於2003年被列為饒平縣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講和諧 睦鄉鄰 我上祖 建土樓 二十座 方或圓 勤耕種 工商精 居外地 大發展 育人才 不吝錢 大學生 數不清 修水利 築堤壩 礦工路 大橋連 搞經濟 設圩市 辦工廠 高水平 弘法寺 破土建 興佛事 心向善 溯祖源 修祖祠 眾鄉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