餶飵

餶飵,指吃麥粥。

,本義:古代的一種蒸餅,以面做成。宋代,寒食清明之際,有食棗餶及插棗餶於門楣之俗。
zhā,本義:吃麥粥;麥粥;蒸熟;餎。
山東省有的地方,民間有把餃子稱作餶飵,也有把疙瘩湯稱作餶飵。
比如,膠東掖縣(今萊州)有諺語“入伏餶飵,立秋面,誰要不吃拉(肚子)半年”,這裡的餶飵指的就是水餃。濰坊市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岞山街道西惺惺村,當地民風淳樸,村民生活富裕。日常主食為大餑餑,水餃稱作餶飵。諸城市將水餃叫做餶飵,疙瘩湯叫做餶飵湯。棲霞婚嫁迎娶習俗,上轎時就吃餶飵(乾糧或點心),淄博市張店區四寶山鎮有的村,麥地里有一種野菜,叫“餶飵頭”,後來改在大棚里種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