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東安門、王府井就是京城最繁華的商業區,有人民藝術劇院、東安市場、吉祥戲院等。要是晚上一散戲,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加上散戲後人們都願意吃點夜宵,在這裡挑燈賣餛飩的足有七八個攤兒,迎來北往的客人,有不少顧客專找餛飩侯的攤。當時人們對餛飩侯的評價有四:一皮薄、二餡細、三湯鮮、四人緣。就說他擀的餛飩皮吧,這個活十分辛苦,不用標準粉,而是特批定量供應的富強粉。和面醒面之後,要用一米多長的擀麵杖,擀成薄如紙、半透明的餛飩皮。
據說有一次郭沫若同志路過餛飩侯的攤,在品嘗過餛飩後,豎起大拇指連贊其好。郭老看到侯庭傑包餛飩的熟練程度不禁贊道:“包的這樣快,這么漂亮,可否告知這有個什麼講頭兒。”侯庭傑風趣地回答:“這可稱為‘魚兒蹦’。”此後,不少文藝界的名角常來光顧。“餛飩侯”的名聲也就不脛而走了。《旅行家》雜誌(1957年4月號)後來刊登金受申先生撰寫的《北京的夜》一文由來毓繼明先生畫的鋼筆速寫插圖,畫面前景一排人坐在木凳上吃餛飩,後景布棚內掛一布帳,帳上書寫“餛飩侯”三個大字。
到了1956年合作化、公私合營時,散落在東華門、菜廠、大紗帽胡同口兒上的七家餛飩攤:侯家、梁家、王家、陳家、聞家和兩位張家的餛飩攤成立起一個合作小組。大家推舉侯庭傑為組長。到了1959年,這七位攤主覺得老在外頭擺攤並非長久之計,決定開個門臉,在區商管會幫助下,選重德勝祥燒餅鋪(即現在的餛飩老房),合到一起賣餛飩。有了門臉得起個字號呀,大家一合計,侯庭傑精明能幹又是組長,乾脆字號就叫“餛飩侯”吧。於是申請註冊,找了個牌子,塗上白漆,上寫北京風味“餛飩侯”。從此,“餛飩侯”這個字號誕生了。本來是街頭小吃走進了店堂,深受北京人喜歡,買賣十分紅火。“餛飩侯”老職工陳寶增老人曾寫過一篇回憶文章《我為總理做餛飩》。那是在1960年年初,周恩來總理出訪印度,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邀請周總理品嘗了印度的餛飩。尼赫魯回訪中國時,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宴請,特意安排了一道地方風味小吃,即“餛飩侯”京味餛飩。
今日北京餛飩侯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餛飩侯”在“文革”中受到衝擊。創始人之一的張世蘭老人回憶往事時親切地稱侯庭傑為“侯兒”。說侯兒因為“餛飩侯”這個字號挨過批鬥,造反派說這個字號有“封存資修”色彩,把“餛飩侯”改名叫“四新”飯館,餛飩也不是主營了,改賣麵條、蓋澆飯和窩窩頭。顧客進店除了自己買票、端飯外,還要自己去洗碗。直到1980年才恢復了這個老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