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思遠

餘思遠

餘思遠,博士學位,畢業於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國際知名的集成光子學專家,曾擔任過歐盟重大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任職於布里斯托大學電子工程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餘思遠
  • 國籍中國
  • 職稱:教授
  • 性別:男
研究方向,主要經歷,學術成就,

研究方向

所在學科:光學工程、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擅長從基本物理原理的基礎上開發創新集成光電子器件及其在光信息系統中的套用。研究範圍跨越半導體光電子器件物理、光電子材料、微納加工技術、集成光學與集成光子器件技術和光信息系統/網路套用技術。

主要經歷

1984.07 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 工學學士學位
1987.07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工學碩士學位
1997.07 英國Glasgow University 光電子學哲學博士學位
1987.07-1993.09 華中理工大學光電子工程系 助教、講師
1996.10-2001.08 英國Bristol University Research Associate、Senior Research Fellow
2001.09----至今 英國Bristol University Senior Lecturer、Reader、Professor of Photonic Infromation Systems.
2011.04----至今 中山大學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學術成就

餘思遠是單片集成有源高速光開關陣列器件的開拓者之一。1999年報導了第一例磷化銦基全單片集成高速空間光開關陣列。此成果作為當時國際上集成度最高的光子晶片之一得到廣泛的關注。此器件演示的光網路功能極為廣泛和獨特。有關的論文共被引用超過130次,特別是在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ies(光波技術期刊)40周年紀念特刊(2006)的兩篇主要特邀文章中被分別獨立引用。該技術已接近實用化。
餘思遠是具有國際領導地位的微環半導體雷射器(SRL)專家。自1993年開始進行集成SRL的研究。1996年報導其首創的獨特雙飽和吸收器結構成為鎖模SRL的最佳結構。2001年申報了第一個基於SRL的超高速可調諧雷射器專利,該器件於2007年實驗演示了半導體雷射器迄今最快的亞納秒調諧速度。2003年首次報導了SRL的全光狀態控制,2005年3月在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 發表了關於SRL中非線性光學機制的文章,奠定了該領域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首先提出了利用SRL的光旋轉方向雙穩態構建通用全光二進制邏輯單元的思想。自2006年起擔任歐盟課題IOLOS總協調人,領導一個5個大學和3個公司組成的泛歐盟團隊取得了大量國際首創的成果,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所領導的團隊被歐盟評估為集中了世界上該領域最領先的人員專長和成果。其圍繞微環半導體雷射器的研究論文共被引用超過100次。
餘思遠教授在指導學生做實驗餘思遠教授在指導學生做實驗
餘思遠參與首創了世界第一例集成量子光學門,與JLO'Brien等人合作研製了此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器件。它的出現標誌著量子光學從分離元件走向集成的第一步,是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技術走向實用的一個重大步驟。此研究成果獲得SCIENCE雜誌封面報導,單篇引用已經超過100次,該工作並獲得了英國工程技術協會(IET,即原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IEE)2008年度創新獎。
餘思遠在國際上較早開展基於鐵電材料薄膜的納米光子器件研製工作。對納米鐵電材料薄膜的製備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明了利用等離子質子源進行質子擴散製作鐵電材料平面薄膜光波導的新技術。在納米光子結構加工方面,取得了國際上報導的質量最高的鐵電晶體薄膜納米光子結構加工技術。利用這一技術,在外延鈮酸鋰晶體薄膜內成功實現了高深比高達5:1的一階光柵、二維光子晶體等納米光子結構,並與合作夥伴一起實現了掩埋外延鈮酸鋰/鉭酸鋰光子結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在鐵電晶體薄膜材料上加工納米光子結構的例子之一。
“光旋風陣”示意圖“光旋風陣”示意圖
餘思遠還在其他相關領域,如集成光子技術在生物醫學的套用等方面取得了國際領先水平的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