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點耳穴,耳穴名。位於耳朵靠臉的一側,突起處下方的凹陷部位,腎上腺穴與外鼻穴連線的中點偏下處,即新眼2穴至腎上腺穴連線的中間處,增音穴之下方。主治糖尿病,多食症,肥胖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神經性多食等。可用耳穴壓療法等。
基本介紹
- 隸屬:耳穴
- 分布:耳屏
- 穴性:平
- 功能:益精解肌
- 主治:糖尿病,多食症等
- 特殊作用:減肥要穴
- 操作:可用耳穴壓療法等
- 診斷作用:診斷糖尿病,多食症的參考穴
- 主要配伍:配渴點穴可治糖尿病和煩渴善飢者
診斷作用,功能作用,穴性,定位,主治,操作,功效,配伍,附註,
診斷作用
本穴為診斷糖尿病,多食症的參考穴。
功能作用
益精解肌。
穴性
平。
定位
位於耳朵靠臉的一側,突起處下方的凹陷部位,腎上腺穴與外鼻穴連線的中點偏下處,即新眼2穴至腎上腺穴連線的中間處,增音穴之下方。
主治
糖尿病,多食症,肥胖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神經性多食等。
操作
可用耳壓法等。耳壓法:用示指按壓飢點穴,或可用牙籤,米粒,磁石,棉棒等代替。
功效
本穴性質屬平,有偏陰之性,故有益氣解肌之功。可控制飲食量,用於治療肥胖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神經性多食,是減肥要穴,是抑制食慾中樞神經的穴位。
配伍
配渴點穴可治糖尿病和煩渴善飢者等。
附註
本穴與渴點穴都有治療糖尿病的作用。飢與渴是消渴病的兩種不同表現,屬於一種病的兩種表現形式。本穴功能偏於清瀉胃火,治療重點在中焦,以解除飢餓之症為主;而渴點穴功能偏於清泄肺胃,治療重點在中、上二焦,以制止消渴之症為主。兩穴雖然有所側重,但是對於中消的糖尿病和煩渴善飢者常常聯合套用,以加強治療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