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痛是指第一次進餐後到第二次進餐前,感覺飢餓時所發生的疼痛,是胃、十二指腸疾病的常見主訴。疼痛常有明顯的節律性,進食或服用抗酸藥後疼痛緩解,餐後1.5~4小時再發生,也可出現在夜間,考慮與夜間分泌胃酸有關。
基本介紹
- 別稱:飢餓痛
- 英文名稱:Hunger pains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常見病因:與胃液分泌以及胃充盈和排空等機械性功能運動有關
- 常見症狀:夜間痛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併發症,治療,
病因
飢餓痛的出現與胃液分泌以及胃充盈和排空等機械性功能運動有關。表現為胃酸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而引起疼痛,進食後胃液得到稀釋,從而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疼痛緩解。
臨床表現
飢餓痛與進食時間與規律有關明顯的飢餓痛變現為夜間痛,疼痛出現在就寢後1~4小時,患者常因疼痛發作而覺醒,持續達1~2小時或更長。疼痛位於中上腹部臍上方附近,比較局限,無放射痛。飢餓痛常見於十二指腸潰瘍,但不是十二指腸潰瘍所特有,也不是所有的十二指腸潰瘍都會出現飢餓痛。其他疾病如十二指腸球炎以及胃竇、幽門潰瘍也會出現飢餓痛。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4C尿素呼氣試驗可以檢測幽門螺旋桿菌,敏感性及特異性均高。
2.影像學檢查
(1)內鏡 胃鏡或腸鏡可以確定有無病變、部位及分期。
(2)X線檢查 主要做消化道鋇劑造影,出現龕影時,提示消化性潰瘍。
3.病理檢查
通常在內鏡檢查時取活組織做病理檢查,可以對引起飢餓痛的疾病做出確診。
14C尿素呼氣試驗可以檢測幽門螺旋桿菌,敏感性及特異性均高。
2.影像學檢查
(1)內鏡 胃鏡或腸鏡可以確定有無病變、部位及分期。
(2)X線檢查 主要做消化道鋇劑造影,出現龕影時,提示消化性潰瘍。
3.病理檢查
通常在內鏡檢查時取活組織做病理檢查,可以對引起飢餓痛的疾病做出確診。
診斷
節律性疼痛症狀是診斷飢餓痛的重要線索,可依靠X線、胃鏡及活組織病理檢查有助於確診相關的疾病。
併發症
如疼痛失去原有的節律性,則可能出現相應的併發症,如潰瘍穿孔、幽門梗阻等。
治療
1.一般治療
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禁菸、酒,避免辛辣飲食及對消化系統有刺激的藥物。
2.藥物治療
根據病因用藥,如胃、十二指腸潰瘍採用質子泵抑制劑、膠體鉍劑及抗生素治療。
3.手術治療
當發生急性穿孔、器質性幽門梗阻、難治性潰瘍、可疑癌變或經內科治療無效可採用手術治療。
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禁菸、酒,避免辛辣飲食及對消化系統有刺激的藥物。
2.藥物治療
根據病因用藥,如胃、十二指腸潰瘍採用質子泵抑制劑、膠體鉍劑及抗生素治療。
3.手術治療
當發生急性穿孔、器質性幽門梗阻、難治性潰瘍、可疑癌變或經內科治療無效可採用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