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蟲性是指動物主要以昆蟲為食物的特性,如鳥類、蝙蝠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蟲性
- 外文名:entomophagy
- 定義:是指動物主要以昆蟲為食物的特性
- 食蟲性鳥類:大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等
- 食蟲性蝙蝠:巨耳蝠科等
- 學科:動物學
食蟲性鳥類,取食方式分類,取食昆蟲類型,食蟲性蝙蝠,
食蟲性鳥類
取食方式分類
1.空中兜捕昆蟲的鳥:如雨燕、夜鷹、燕等。
2.追捕或攔截飛蟲的鳥:如鵲.
3.啄食昆蟲的鳥:如鶯和山雀啄食細小昆蟲;黃鵬啄食較大昆蟲;啄木鳥啄食樹皮內的昆蟲,蟻鴛、鴨、旋木雀也繞樹食蟲,掏取縫內昆蟲。
食蟲鳥類消化道特點是腺胃細長,肌胃大,壁厚度變化大(8.7%一77.8%),盲腸退化或消失,腸甚短,約為體長1.5一2倍(1.59一2.06倍)。由此觀之,飼養食蟲鳥類,一方面需供給含蛋白質較高的,易於消化的飼料;另一方面,不能以含纖維素較多的葉菜來補充維生素,只能用水果。在管理上不能較長時間的斷食、斷水。
取食昆蟲類型
食物分析中,取食鱗翅目蛾、蝶等幼蟲和成蟲的鳥類有四聲杜鵑、普通夜鷹、三寶鳥、畫眉、斑姬啄木鳥、大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黑枕黃鸝、大山雀、灰眶雀鶥、紅嘴相思鳥、灰喜鵲、樹鷚、黃眉柳鶯等;
取食鞘翅目銅綠金龜子Anomala corpulenta、大黑金龜子Holotrichia diophalia、葉甲Ambrostoma sp.淡足青步Chlaeuius pallipes、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雲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rus、黃螢Luciola terminalis、叩頭蟲Corymbites pruinosus等昆蟲的鳥類有紅腳、紅、斑頭鵂、普通夜鷹、三寶鳥、戴勝、灰頭綠啄木鳥、大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樹鷚、粉紅山椒鳥、虎紋伯勞、牛頭伯勞、紅尾伯勞、棕背伯勞、發冠卷尾、八哥、灰喜鵲、褐山鷦鶯、褐頭鷦鶯、烏、壽帶鳥、紫壽帶鳥、暗綠繡眼鳥等91種。
取食同翅目蚱蟬Cryptotympana atra、黑尾葉蟬Nephotettix bipunctatus、桃粉蚜Hyalopterus amygdali等昆蟲的鳥類有金眶、雲雀、綠鸚嘴鵯、虎紋伯勞、棕背伯勞、黑卷尾、發冠卷尾、絲光椋鳥、八哥、北紅尾鴝、黃眉柳鶯、暗綠繡眼鳥、大山雀、黃腹山雀、黃雀等計17種。
取食直翅目大黃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螻蛄Gryllotalpa africana、蟋蟀Grylluluschinensis、油葫蘆Gryllus testaceus、蚱蜢Acrida Chinensis等昆蟲的鳥類有赤腹鷹、斑頭鵂鶹、戴勝、灰、虎紋伯勞、牛頭伯勞、紅尾伯勞、黑卷尾、發冠卷尾、絲光椋鳥、松鴉、八哥、喜鵲、畫眉、矛斑蝗鶯、壽帶鳥、紫壽帶鳥、栗、三道眉草等30種,占食蟲鳥類總數的25.21%。
取食膜翅目天目扁葉蜂Cephalcia tienmu、姬蜂Acropimpla sp.、斑胡蜂Vespa mandarinia、普通黑蟻Iasius niger、黃蟻Oecophylla smaragdina等昆蟲的鳥類較多,計53種。
取食雙翅目伊蚊Aedes albopicltus、淡色庫蚊Culex pipiens、蠅Atherigona atripalpis、虻Tabanus sp.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等昆蟲的鳥類有家燕、金腰燕、綠鸚嘴鵯、黃腹樹鶯、冠紋柳鶯、黃腹鷦鶯等22種。
食蟲性蝙蝠
翼手目動物的食性很廣泛,有食蟲、食肉的也有食果的。翼手目(Chiroptera) 是哺乳綱的第二大目,分為大蝙蝠亞目( Megachiroptera) 和小蝙蝠亞目( Microchiroptera),前者又稱狐蝠, 後者也叫蝙蝠,或兩者統稱為蝙蝠。
食蟲性蝙蝠種類最多,約有80% 以上的蝙蝠種,類吃蟲或兼吃蟲子。小蝙蝠亞目中除吸血蝠科(Demodontidae) 的3種外,其他17個科都食蟲,但是,巨耳蝠科(Megadermatidae) 的蝙蝠兼食肉,兔唇蝠科(Noctilionidae)的蝙蝠兼吃魚,葉鼻蝠科(phyllostomatidae)的種類既吃蟲也吃肉和果。蝙蝠所食的蟲子主要是雙翅目、鱗翅目和鞘翅目昆蟲。
蝙蝠多以昆蟲為食,在消滅農林害蟲方面,與鳥類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蝙蝠夜晚飛出覓食,與鳥類在時間上互補(占據了不同的生態位),從某種意義上講,起到了鳥類難以起到的作用。因此,蝙蝠在生態系統中占有與鳥類同樣重要的生態地位。研究證實,蝙蝠的經濟價值和環境價值不可低估。在世界各地,蝙蝠是那些毀壞莊稼和破壞森林、苗圃等害蟲的主要天敵之一。它們不僅幫助傳播花粉使作物增產,還有力促進農林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