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蟲動物(insectivore)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蟲動物
- 外文名:insectivore
- 所屬學科:動物學
- 公布時間:1996年
食蟲動物(insectivore)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
狐獴基本上是食蟲動物,也就是說它們的食物主要包括各種昆蟲。當然,狐獴也不會拒絕小型哺乳動物、蛇、蛇蛋、鳥、幼鳥、蛆,甚至是毒蠍-它們近乎完美的捕蠍技巧足以避開蠍子的毒液。每天的大部分時間裡,狐獴都在用嗅覺十分敏銳的鼻子搜尋...
蘭花螳螂主要是在蘭花上等待獵物上門,所以它們捕食的對象多半也是圍繞花朵生活的動物,可謂是動物界中最高明的掠食者之一。分布範圍 螳螂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大部分地區。繁殖方式 習性 常見的幾種螳螂,在華北、華東地區均為1年...
食蟲動物 食蟲動物(insectivore)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6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動物學名詞》第一版。
食蟲性是指動物主要以昆蟲為食物的特性,如鳥類、蝙蝠等。食蟲性鳥類 取食方式分類 1.空中兜捕昆蟲的鳥:如雨燕、夜鷹、燕等。2.追捕或攔截飛蟲的鳥:如鵲.3.啄食昆蟲的鳥:如鶯和山雀啄食細小昆蟲;黃鵬啄食較大昆蟲;啄木鳥啄食...
門名: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綱名:Insecta 昆蟲綱 亞綱名:Pterygota 有翅亞綱 目名:Diptera 雙翅目 亞目名:Brachycera 短角亞目 總科名:Asiloidea 食蟲虻總科 科名:Asilidae 食蟲虻科 影像分類:食蟲虻科 生活習性 人們通常對蒼蠅唯恐...
水老鼠是食蟲目鼩鼱科鼩鼱屬 動物,俗稱水耗子,水老鼠是自然界最大類的嚙齒類動物。其尾下、足下及趾緣有長毛為明顯特徵,軀體背腹面毛色迥然有別,頭部及背面呈棕灰色,腹部均為灰白色。水老鼠廣泛分布於亞洲及歐洲北部,喜近水棲息...
墨西哥食蟻獸(學名:Tamandua mexicana):是哺乳綱、貧齒目的食蟲哺乳動物。體重2-7千克,頭體長470-770毫米,尾長402-672毫米。總體呈淡黃褐色至褐色,最常見的顏色是棕褐色,背部和側面都帶有黑色的背心,但是也出現了均勻的棕褐色...
椿象是半翅目椿象科的昆蟲動物,全世界椿象科種類約有5000種。成蟲體呈扁長筒形,黑色,全身披淡褐色短毛;頭呈扁三角形;複眼白色而突出;前胸背板呈饅頭形,土黃色,上有黑色斑塊;有長翅型和短翅型兩種。遇到驚擾時會放出類似臭椿...
黑粉蟲是動物界中無脊椎動物的鞘翅目,擬步甲科的動物。實踐證明,蠍子長期適量飼餵黑粉蟲可滿足不同齡蠍子蛻皮時對營養的需要,同時黑粉蟲也是蜈蚣、蛤蚧、林蛙、蟾蜍、穿山甲等食蟲特種動物的首選天然飼料。通過對野生黑粉蟲的收集飼養...
常見的有狼蛛、水狼蛛、豹蛛和獾蛛。水狼蛛很多在水田或河邊能看到。豹蛛屬的擬環豹蛛為中國水田中的優勢種,食蟲量大,在消滅害蟲中起重要作用。分布在新疆的穴居狼蛛毒性大,對人畜有危害。分布範圍 穴居狼蛛在國內分布於新疆、...
外貌似大鼠,無刺針,但有粗毛,可起防禦作用;尾長;有惡臭。僅分布於亞洲東南部,我國南方也能見到,如拉氏鼩蝟Echinosorex gymnurus體長46厘米,尾具鱗而無毛,長30厘米,體重可達2千克,是最大的食蟲類動物。毛蝟亞科 海南新毛...
開放分類:昆蟲、雙翅目、動物、盜虻科中華單羽食蟲虻Cophinopoda chinensis Fabricius 分類地位昆蟲綱Insecat雙翅目Diptera短角亞目Brachycera盜虻科Aslidae 昆蟲,形狀像蠅而略大,體黑綠色,雄的吸植物的汁液,雌的吸人畜的血液。全...
肉齒目最初是由美國古生物學家科普於1874年提出的,用以代表一些上頰齒為三尖形的食蟲類和早期的食肉動物。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這個目的範圍曾擴得很廣,包括了熊犬類(arctocyonids)、中獸類(mesony-chids)和細齒獸類(miacids)...
溝齒鼩頭部最顯眼的特徵是其伸長的鼻子,這個鼻子裡有一根鼻骨支持。鼻孔位於鼻子的兩側。溝齒鼩的頭和許多食蟲動物一樣比較窄,拉長,眼睛比較小,耳朵部分區域沒有毛,從毛里伸出來。和其它食蟲動物一樣溝齒鼩的牙齒尖而銳利,最前面的...
因食蟲,對農業有益。物種簡介 體型纖小、肢短,狀如鼠而吻尖長。現生哺乳動物中體型最小的一種,一般體長3.5~18厘米,尾長0.9~12厘米。覆毛細短而密,多數呈褐灰色,有些體側有臭腺,繁殖季節味更濃。眼細小,視覺差,...
因食蟲,對農業有益。形態特徵 鼩鼱的體長僅4—6厘米,尾長4—5厘米,體重3—5克,可以說是世界最小的哺乳動物了。 鼩鼱等食蟲類的被毛比較柔軟細密,吻鼻延伸成靈活的吻突,具有五趾型附肢,並具鉤爪,多跖行性,足和尾上有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