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動物
哺乳綱的1目,俗稱猛獸或食肉獸。牙齒尖銳而有力,具食肉齒(裂齒),即上頜最後1枚前臼齒和下頜最前1枚臼齒。上裂齒兩個大齒尖和下裂齒外側的2大齒尖在咬合時好似鍘刀,可將韌帶、軟骨切斷。大齒異常粗大,長而尖,頗
鋒利,起穿刺作用。
犬科、熊科、浣熊科、鼬科、
靈貓科、貓科和鬣狗科,大熊貓,僅分布於中國西部3省;靈貓科只分布於舊大陸;浣熊科幾乎集中分布於新大陸;其餘各科的分布均較廣泛,除大洋洲外,可見於世界各地。本目動物反應迅速,動作靈敏、準確、強而有力。不論體型粗壯的熊類或小巧的黃鼬以至家貓、家犬等均具發達的大腦和感覺器官,嗅覺,視覺和聽覺均較發達,例如警犬的靈敏嗅覺和家貓適應光照強弱的可張可縮的瞳孔都是人們所熟知的。食肉類體型矯健,肌肉發達,四肢的趾端具銳爪,以利於捕捉獵物。生活方式為掠食性,獵物多為有蹄類、各種鼠類、鳥類以及某些大型昆蟲等。捕殺方式多種多樣,或隱伏要路等待,或嗅跡跟蹤、潛伏靠近,憑藉利齒和銳爪為武器進行突然襲擊。另一種攻擊方式是長距離的追逐捕殺。狼和豺等動物更發展成類似集體分工的圍獵方式。貓類和鼬類是以肉為主食的典型食肉獸;犬類和靈貓類次之,除肉類外尚包括部分植物果實;熊類和浣熊類進食植物性食物的比重增大,近於
雜食;鬣狗類的捕食成果經常被獅子搶奪,需要以腐肉補充,縞鬣狗則以螞蟻為主食;素食者為
大熊貓,以嫩竹和竹筍為主食。絕大多數食肉動物單獨生活,每個成體往往占據一定面積的活動區域,作為獨自尋食的遊獵區,並竭力守衛自己的“領地”。不少種類均具較為發達的分泌腺,北美臭鼬類的分泌物氣味強烈,可使人一時昏厥。分泌腺既是自衛的武器,又是通訊聯絡和標記領域的手段。食肉動物多晝伏夜出。
類別區分
在物種的劃分上屬於主要以肉為食物的動物,比如獅子,老虎等.
下面分別介紹幾種陸地肉食動物(按兇猛程度排序):
1.老虎:老虎頭及身體全長:1.4至2.8米;尾長:0.6至0.9米。西伯利亞虎是現存體積最大的貓科動物:雄性體重約180至306千克,雌性體重約100至167千克。 2.:北極熊也叫白熊,是熊類中個體最大的一種,其身軀龐大,體長可達2.5米以上,行走時肩高1.6米,體重可達半噸,最大的北極熊體重可達900千克。 3.棕熊,伸長可達3.25米,直立身高達2.7米,肩高1.50米,體重雄性180~500千克,雌性90~270千克,平均壽命30年,4~6歲性成熟,毛長約6厘米,毛色隨季節變化大,是世界上第二大熊科動物。 4.雄獅和母獅:獅是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獅的體型巨大,公獅身長可達180cm,體重190千克,母獅也有160cm,體重130千克。 5.黑熊:黑熊的體型只能算中等,頭至軀幹約120-180cm高,母熊的體型比較小,可能只有公熊的一半。 6.金錢豹:美洲豹又叫美洲虎,但它既不是虎也不是豹。美洲虎在大貓(豹亞科)中體形次於獅虎排名第三,體長1.5~2.3米,尾長60~90厘米,肩高75~90厘米,體重45~114千克之間。金錢豹,又稱花豹,體型與虎相似,但較小,為大中型食肉獸類。體重45-90千克,體長在1.4米以上,尾長超過體長之半。 7.美洲獅\雪豹:美洲獅是最大的貓亞科動物,體長1.3~2米,尾長約1米,肩高55~80厘米,體重35~100千克,最大的美洲獅體重221磅(100千克)。雪豹體長110~130cm;尾長80~90cm,體重38~75千克。 8.鬣狗\狼:斑鬣狗身長約125厘米,肩高80厘米左右,體重50-80千克。基奈山狼是狼中體型最大的,體長1.3-2米,肩高0.9-1.1米,體重80千克。 9.獵豹\猞猁:獵豹的軀幹長是1米到1.5米、尾長是0.6米到0.8米、肩高是0.7到0.9米、體重一般是35到70千克。外形似貓,但比貓大得多,體重18-32千克,體長90-130厘米。 10.狗:大型犬體重在70-80千克身長90-150厘米 11.雲豹\豺\狐狸:雲豹體重一般也只有20多公斤,最大的也不過30公斤。豺一般體長95-103厘米,尾長45-50厘米,肩高52-56厘米,體重13-20千克左右。成年公狐體長45—75厘米,尾長25—30厘米,體重6—10千克,母狐體長55—75厘米,尾長25—30厘米,體重5—7千克。
1.老虎:老虎頭及身體全長:1.4至2.8米;尾長:0.6至0.9米。西伯利亞虎是現存體積最大的貓科動物:雄性體重約180至306千克,雌性體重約100至167千克。 |
2.:北極熊也叫白熊,是熊類中個體最大的一種,其身軀龐大,體長可達2.5米以上,行走時肩高1.6米,體重可達半噸,最大的北極熊體重可達900千克。 |
3.棕熊,伸長可達3.25米,直立身高達2.7米,肩高1.50米,體重雄性180~500千克,雌性90~270千克,平均壽命30年,4~6歲性成熟,毛長約6厘米,毛色隨季節變化大,是世界上第二大熊科動物。 |
4.雄獅和母獅:獅是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獅的體型巨大,公獅身長可達180cm,體重190千克,母獅也有160cm,體重130千克。 |
5.黑熊:黑熊的體型只能算中等,頭至軀幹約120-180cm高,母熊的體型比較小,可能只有公熊的一半。 |
6.金錢豹:美洲豹又叫美洲虎,但它既不是虎也不是豹。美洲虎在大貓(豹亞科)中體形次於獅虎排名第三,體長1.5~2.3米,尾長60~90厘米,肩高75~90厘米,體重45~114千克之間。金錢豹,又稱花豹,體型與虎相似,但較小,為大中型食肉獸類。體重45-90千克,體長在1.4米以上,尾長超過體長之半。 |
7.美洲獅\雪豹:美洲獅是最大的貓亞科動物,體長1.3~2米,尾長約1米,肩高55~80厘米,體重35~100千克,最大的美洲獅體重221磅(100千克)。雪豹體長110~130cm;尾長80~90cm,體重38~75千克。 |
8.鬣狗\狼:斑鬣狗身長約125厘米,肩高80厘米左右,體重50-80千克。基奈山狼是狼中體型最大的,體長1.3-2米,肩高0.9-1.1米,體重80千克。 |
9.獵豹\猞猁:獵豹的軀幹長是1米到1.5米、尾長是0.6米到0.8米、肩高是0.7到0.9米、體重一般是35到70千克。外形似貓,但比貓大得多,體重18-32千克,體長90-130厘米。 |
10.狗:大型犬體重在70-80千克身長90-150厘米 |
11.雲豹\豺\狐狸:雲豹體重一般也只有20多公斤,最大的也不過30公斤。豺一般體長95-103厘米,尾長45-50厘米,肩高52-56厘米,體重13-20千克左右。成年公狐體長45—75厘米,尾長25—30厘米,體重6—10千克,母狐體長55—75厘米,尾長25—30厘米,體重5—7千克。 |
食肉植物
食肉植物
carnivorousplant
也稱食蟲植物(insectivorousplant)。
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食肉植物多數能營光合作用,又以消化動物蛋白質,能適應極端的環境。其誘捕機制多為葉的變態。半數以上的種屬於玄參目(Scrophulariales)狸藻科(Lentibulariaceae),其特點是花兩側對稱,花瓣融合。
其餘的食肉植物屬豬籠草目(Nepenthales,包括
茅膏菜科〔Droseraceae〕和豬籠草科〔Nepenthaceae〕)及瓶子草目(Sarraceniales)的
瓶子草科(Sarraceniaceae),花輻射對稱,離瓣。豬籠草科及瓶子草科植物總稱瓶子草類,捕蟲葉瓶狀。茅膏菜科植物的捕蟲裝置能活動。茅膏菜科含貂藻屬(Aldrovanda)、捕蠅草屬(Dionaea)、
茅膏菜屬(Drosera)和腺葉菜屬(Drosophyllum),約100餘種。茅膏菜屬最大,幾乎遍及世界各地。貂藻是漂浮的水生植物,有時栽培於水族館。捕蠅草屬僅捕蠅草(Venus's-flytrap,學名D.muscipula)1種,捕蟲反應迅速。腺葉菜屬也只有腺葉菜(D.lusitanicum)1種,產葡萄牙。瓶子草科分布於新大陸,
瓶子草屬(Sarracenia)原產於北美及南美東部,有15種,其中8種已被廣泛研究。豬籠草科的
豬籠草屬(Nepenthes)約70種,原產舊大陸。澳大利亞西南部的澳大利亞瓶子草(Cephalotusfollicularis)形似虎耳草,捕蟲葉似小型瓶子草,屬虎耳草目(Saxifragales)澳大利亞瓶子草科(Cephalotaceae)。狸藻科含5屬250多種。多屬狸藻屬(Utricularia,分布最廣的食肉植物屬)。生於古巴和南美的Biovularia屬有2種,產於澳大利亞的Polypompholyx屬有2種,均與狸藻(bladderwort)相似,也是利用高度特化的氣囊捕捉小動物。Genlisea屬有15種,為熱帶微小的水生植物,有捕蟲的瓶狀結構。
捕蟲堇屬(Pinguicula)有45種,葉形如捕蠅紙,有黏性,用以捕蟲。
無論水生或兩生,食肉植物均有相似的生態特點。
瓶子草屬、
茅膏菜屬及捕蟲堇屬等2∼3屬的種常生活在同一地點。大部分食肉植物都生長在潮濕荒地,酸沼、樹沼、泥岸等水分豐富而土壤酸性氮素缺乏的生境,只有腺葉菜生於葡萄牙和摩洛哥的乾燥亂石山丘上。大部分食肉植物是多年生草本,高不超過30公分(1呎),常僅10∼15公分(4∼6吋),但即同一屬內,高度差異亦大,
豬籠草屬有些種為大灌木狀藤本。茅膏菜屬高數公分至90公分以上,最小者常隱藏在水蘚沼澤的地衣中。
什麼是食肉植物
這種植物能藉助特別的結構捕捉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小蟲分解,然後吸收其養分。已知食肉植物約有400種。這類植物多為綠色植物。
怎樣“捕食”
食肉植物的誘捕工具多為葉的變態。半數以上的食肉植物,其特點是花兩側對稱。有些食肉植物幾乎遍及全世界。其中捕蠅草(圖即為捕蠅草正在將一隻昆蟲封閉起來)的反應最為迅速。食肉植物的捕蟲機制有的是利用產生的粘性液體粘住獵物,有的是用像瓶子似的葉子誘獵物進入後再封口等等。
怎樣“消化”
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個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氮的化合物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食肉植物多數能進行光合作用,又能消化動物蛋白質,能適應極端的環境。
食肉植物的共性
大部分食肉植物是多年生草本,高不過30厘米,常僅10至15厘米。個別種類有長至1米的,最小的可以隱藏在沼澤中,如蘚類中的水蘚。大部分食肉植物都生長在潮濕荒地、酸沼、樹沼、泥岸等水分豐富而土壤酸性缺乏氮素的環境。無論水生、陸生或兩棲,食肉植物均有相似的生態特點。
參考文獻
食肉動物https://baike.baidu.com/view/372268.htm
食肉植物https://baike.baidu.com/view/23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