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性

食肉性

食肉生物分食肉動物和食肉植物兩種

哺乳綱的1目,俗稱猛獸或食肉獸。牙齒尖銳而有力,具食肉齒(裂齒),即上頜最後1枚前臼齒和下頜最前1枚臼齒。上裂齒兩個大齒尖和下裂齒外側的2大齒尖在咬合時好似鍘刀,可將韌帶、軟骨切斷。大齒異常粗大,長而尖,頗鋒利,起穿刺作用。

犬科、熊科、浣熊科、鼬科、靈貓科、貓科和鬣狗科,大熊貓,僅分布於中國西部3省;靈貓科只分布於舊大陸;浣熊科幾乎集中分布於新大陸;其餘各科的分布均較廣泛,除大洋洲外,可見於世界各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肉性
  • 外文名:zoophagy
  • 學科:生態環境
  • 種類:食肉動物和食肉植物
  • 特點:自然現象
食肉目,食肉性巨蜥,食肉性恐龍,食肉菌,歷史,病症,病例,危害,治療及預防,食肉植物,

食肉目

哺乳綱。體型一般較大。門齒小;犬齒大而尖;臼齒有銳利的齒鋒,其中上頜最後一前臼齒和下頜第一臼齒特別發達,上下嵌合適於撕裂,稱裂齒。四肢發達,行動敏捷,指(趾)端具銳爪。食肉性,除個別種類以植物為食外,大多數以其他脊椎動物為食。多數種類為陸棲,少數營樹棲或半水棲生活。分布幾遍世界各地。現存250種,中國有55種。許多種類毛厚密,為貴重的毛皮獸,主要有犬、狼、豺、狐、貉、熊、小熊貓、大熊貓、鼬、貂、水獺、獅、虎、豹等。

食肉性巨蜥

科莫多巨蜥(學名Varanus komodoensis),又名科莫多龍,是已知現今存在種類中最大的蜥蜴。科莫多巨蜥兇猛,成體吃同類的幼體,有時吃其他的成體。能迅速運動,偶爾攻擊人類;但主要以腐肉為食,每天出洞到幾千米以外的地方覓食。
科莫多巨蜥已瀕臨滅絕,野外僅存不到3000隻,印度尼西亞已在科莫多島上建立國家公園,以使科莫多巨蜥的家族壯大。無亞種分化。科摩多巨蜥是已知存在的體型最大的蜥蜴,平均體長2至3米。
重量:雄性:50—80千克:雌性20—45千克,最高紀錄的圈養個體為108千克。雄性體型較大,但在外型上和雌性幾乎沒有區別。幼崽皮膚顏色是綠色、黃色和黑色。成年的巨蜥全身呈黑褐色。
它們皮膚粗糙,身上長滿了隆起的疙瘩,無鱗片,粗厚的硬皮可讓它們在獵蛇時防止被蛇咬傷,有長長的舌頭,堅硬的爪子。科莫多巨蜥的尾巴十分有力,粗壯的大尾末端的尾鞭可掃倒敵人,尖爪則可以輕易地將獵物撕成碎片。頭上有和耳朵的圓形的開口,頭骨是靈活而尖銳,牙齒為鋸齒狀。它們敏銳的舌頭能夠像蛇一樣起到收集到氣味顆粒的作用,可以察覺1000米範圍內食物的氣息。它撲食動物時,兇猛異常.奔跑的速度極快,下顎前部有巨大的毒腺管,而且口腔滋生大量細菌、病菌,會讓被其咬傷的獵物血壓降低進而流血不止然後感染而死。
分布範圍:科莫多巨蜥多集結於印尼小巽他群島(科莫多島、林卡島、莫堂島、弗洛雷斯島)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食肉性恐龍

肉食性恐龍:迅猛龍 ,恐爪龍,南方巨獸龍,鯊齒龍 ,異特龍,蠻龍,霸王龍 ,特暴龍 ,棘龍 ,達斯布雷龍(懼龍) 草食性恐龍:劍龍類,角龍類,甲龍類,腫頭龍類,蜥腳類。

食肉菌

食肉菌,又稱為噬肉菌。食肉菌並非單一細菌,而是指會引起壞死性筋膜炎的一些混合病菌,是對於鏈球菌或者能造成肌肉組織損壞的菌類總稱。諸如A型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能夠通過患者的表皮傷口、淋巴等感染患者的皮膚組織。食肉菌非常可怕,一旦遭到感染,人的皮下組織、皮膚和筋膜都會出現壞死。據報載,早在公元前5世紀,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已曾描述食肉菌的症狀。

歷史

奪命食肉菌並不是什麼新菌種,據報載,早在公元前5世紀,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已曾描述食肉菌的症狀。
1884年,法國病理學大師巴斯德再進一步發現一名女性身上出現食肉菌的蹤跡,成為現代同類文獻的先驅。1924年,中國協和醫院就發現了20多例的“食肉菌”患者。
美國2002年拍攝的恐怖片《屍骨無存》,講述的就是病人在短時間內被這種可怕細菌“吃”掉的恐怖情景。

病症

食肉菌早期的病徵和流感相似,包括發熱、肌肉酸痛、咽喉疼痛等等。跟著,患者皮膚的傷口會越來越痛,體溫會越來越高,肌肉和身體組織開始受到破壞。血壓可能下降,影響血液循環,進一步使身體組織壞死

病例

“食肉菌”病例在世界各地均有病例報告。
食肉菌僅在美國一地,一年就會奪去1500個人的生命,在中國,20世紀70年代也有不到100例的記載。
2010年8月10日,據香港《文匯報》網站報導,美國馬里蘭州一名36歲的母親於2005年開始遭到“食肉菌”感染,(又稱壞死性肌腱筋膜炎),脾臟膽囊盲腸、部分胃部和腸臟被侵蝕一空,病情初期,她甚至可看見自己暴露在外的內臟。為對付食肉菌,她與病魔搏鬥了5年,估計醫療金額高達500萬美元,終於戰勝了病魔。

危害

食肉菌的可怕之處就是毒性太強,抵抗力差的人根本無法抵禦。它在人不經意時就襲擊到人的體內,可能是你在花園裡割草時不小心劃破傷口的時候,也可能是在你洗蝦子,被蝦鉗戳了一下手的時候,甚至是被一些微小昆蟲叮咬,食肉菌都可以從這些小小的傷口進入人體吞噬著生命。
這種病菌非常容易在海鮮上出現,垂釣潛水或是在街市買海產,都有機會感染食肉菌,但在眾多感染途徑中,吃生蚝風險最高。如果不小心被買回來的海鮮弄傷了手,記住記住,要馬上用消毒藥水清潔,不可隨意處理,這種病菌會侵蝕你的肌肉,嚴重的話可能會在24小時之內將你致命。
此外,人感染“食肉菌”,未必就會出現嚴重病發。患者的皮膚及脂肪可能只會出現所謂“蜂組織炎”,病情一般較輕,但若病情拖延,病人可患上“壞死性筋膜炎”。病人患病的嚴重程度,往往取決於個人體質,若本身免疫力較差,譬如有肝臟問題或糖尿病,易出現比較嚴重的感染。

治療及預防

治療方式
1、使用抗生素治療;
2、動手術切除壞死的身體組織;
3、在痊癒後用物理治療幫助患者的肌肉恢復力量。
預防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專家指出,食肉菌可由不同的細菌引致,最常見的是甲類鏈球菌,創傷弧菌也可以引致壞死性筋膜炎。
創傷弧菌通常存在於溫暖的海水中。環境性因素,如溫暖的海水,能增加貝殼類海產(如蚝、蜆及青口等)內創傷弧菌的數目,但很少引起人類皮膚發炎感染。不過,免疫力低下的人,如糖尿病患者、慢性腎病患者及肝病患者等則要小心,若被這些海產刺傷皮膚,致病菌可從傷口入侵。
所以,如在處理海鮮時弄傷手,應即時以清水沖洗傷口。如出現受感染的病徵,如皮膚紅腫、疼痛、發熱等,應立即求醫。

食肉植物

食肉植物是一種會捕獲並消化動物而獲得營養(非能量)的自養型植物。食蟲植物的大部分獵物為昆蟲和節肢動物。其生長於土壤貧瘠,特別是缺少氮素的地區,例如酸性的沼澤石漠化地區。1875年,查爾斯·達爾文發表了第一篇關於食蟲植物的論文。這種能夠吸引和捕捉獵物,並能產生消化酶和吸收分解出的營養素的食蟲植物分布於10個科約21個屬,有630餘種。此外,還有超過300多個屬的植物具有捕蟲功能,但其不具備消化獵物的能力,只能被稱之為捕蟲植物。某些豬籠草偶爾可以捕食小型哺乳動物或爬行動物,所以食蟲植物也稱為食蟲植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